做深「豆腐」文章 打響「豆腐」品牌

淮南網 發佈 2019-12-30T08:00:48+00:00

——2019淮南豆製品展銷會圓滿落幕自中國豆腐文化節停辦以來,一年一度的淮南豆製品展銷會就傳承了其衣缽,繼續做深「豆腐」文章,打響「豆腐」品牌,讓「淮南豆腐」城市名片越來越亮,讓「淮南豆腐」特色產業越做越大。

——2019淮南豆製品展銷會圓滿落幕

自中國豆腐文化節停辦以來,一年一度的淮南豆製品展銷會就傳承了其衣缽,繼續做深「豆腐」文章,打響「豆腐」品牌,讓「淮南豆腐」城市名片越來越亮,讓「淮南豆腐」特色產業越做越大。

12月25日至27日,由市政府主辦、市商務局等市直部門承辦的淮南豆製品展銷會打造了一場華麗的「豆腐盛宴」。「豆腐為媒」宴天下,四海賓朋雲集豆腐之鄉,分享豆製品行業發展新趨勢,探討豆製品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花開四度的淮南豆製品展銷會已成為海內外客商認識淮南乃至安徽的新窗口,成為國內外豆製品企業和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新橋樑。

以展會弘文化

千百年來,豆腐不僅成為中華美食中的一朵奇葩,其派生出的精神品質與哲理,更鑄就了內涵豐富的豆腐文化。

淮南作為豆腐的發祥地,已成為名揚天下的豆腐之鄉。2013年7月,「淮南豆腐」被列入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誌商標名錄。2014年底,由我市申報的「豆腐傳統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市成為全國唯一的豆腐傳統製作技藝國家級保護地區。2015年,我市申報的「八公山豆腐」列入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大典》的編纂範圍。2015年5月至10月的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上,「淮南豆腐」進入中國國家館展示,發源於淮南的中國豆腐工藝代表了中國農業文明、飲食智慧及技術創新。

我市從1992年起,已經成功舉辦了20屆中國豆腐文化節。2016年,經省政府批准同意,舉辦淮南豆製品展銷會。連續4年,淮南豆製品展銷會均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傳承和利用中國豆腐文化節品牌影響力,做好豆腐文化和產業發展的文章,吸引海內外客商和廣大市民積極參會,讓淮南的山山水水、成語典故、特色產品等走出淮南,走向全國和世界。這一盛會體現出淮南人民的創新精神和進取意識,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重要活動。

以展會擴開放

審視「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轉型發展」這一展會主題,盡顯以展會擴開放、以展會促發展的用意和目的。豆腐為媒廣交四海賓朋,客商雲集共商發展大計,今年豆製品展銷會,全國豆製品行業精英、全國知名企業家、100餘家全國各地廠商和採購商匯聚淮南,共襄盛舉。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豆製品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淮南特色經濟產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引導企業走「生產規模化、質量標準化、市場外向化、品牌統一化、產銷一體化」的路子,不斷推動豆製品產業做大做強。在此背景下,我市豆製品產業鏈不斷拓展,豆製品品質、品牌、品位同步提升。參展產品不僅充分展示淮南本土豆製品產業水平,同時吸引了省內外知名品牌企業積極參會。

山東惠民東方豆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種產銷一條龍、魯北地區最大的豆製品生產加工企業。今年攜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杜橋豆腐皮製作技藝」首次來淮參展,公司總經理馬先光告訴記者:「酒香也怕巷子深。淮南豆製品展銷會搭建了一座『豆腐橋樑』,通過這個平台拓展銷售渠道,互相學習借鑑,不虛此行。」

進口商品展是本次展銷會的一大亮點。展出的全是在今年世界進口博覽會上亮相的商品,美國啤酒、羅馬尼亞紅酒、韓國食品、斯里蘭卡紅茶、斐濟果汁等頗為吸睛,銷售代表對記者說:「希望藉助淮南豆製品展銷會,把更多世界知名品牌商品引進中國、引進淮南,擴大合作交流。」

以展會引投資

小豆腐,大文章。淮南豆製品展銷會作為中國豆腐文化節的延續,是現在安徽唯一與全國、世界豆製品產業的對接平台,也是安徽省重點支持的品牌展會,對於繁榮淮南經濟,加快安徽對外開放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屆展銷會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高度關注,吸引了眾多嘉賓和客商來淮參展和參加開幕式。我市把項目簽約與邀商工作緊密結合,共邀請來自廣東、江蘇、福建、河北、上海及省內合肥等地客商近60名。步森集團、江蘇綠威、惠州博朗能、江蘇綠港、安徽魯商、廣東海大等大企業代表參會,提高了客商層次與質量。

展會搭台,經貿唱戲。在重頭戲招商推介項目簽約儀式上,28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63.33億元。其中:合同項目23個,總投資56.89億元;協議項目5個,總投資6.44億元。項目主要涉及農產品、食品、豆製品生產加工、農產品物流園區、電子產品等領域。

從投資規模看,簽約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2個,分別是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鳳台縣投資10億元的安徽鳳台現代農業科技示範產業園、安徽魯商交投控股有限公司在淮南經開區投資15億元的皖北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冷鏈物流園項目。同時,惠州市博朗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淮南經開區投資2.5億元的石墨烯鋰離子電池項目、福建祥鷺建設有限公司在八公山區投資4億元的漢文化風情集市項目等也一錘定音。 (記者 周玲 通訊員 吳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