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歲月話郎酒,敢於茅台斗醬香,你知道關於郎酒的歷史嗎?

銘琪說歷史 發佈 2020-05-14T01:43:21+00:00

我不知道郎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多久,但我知道在瀘州老窖的強勢下,短短百年的歲月,它不僅僅異軍突起,還敢跟茅台斗醬香,郎酒是一個了不起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第一瀘州號酒城,以瀘州老窖為主,雖然也有其他酒,但是你能否認老窖在瀘州王者地位嗎?



我不知道郎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多久,但我知道在瀘州老窖的強勢下,短短百年的歲月,它不僅僅異軍突起,還敢跟茅台斗醬香,郎酒是一個了不起的存在。


為什麼這麼說,第一瀘州號酒城,以瀘州老窖為主,雖然也有其他酒,但是你能否認老窖在瀘州王者地位嗎?而郎酒比歷史可能比不過老窖,比群眾基礎,以前瀘州市區的人基本不喝醬香型的。第二就是在醬香型的酒當中,茅台又絕對是霸主地位,要想緊隨其後也並不容易,不要說貴州其他的醬香型酒廠,就是古藺還有潭酒與郎酒抗衡。



但是這些都不容易,人家郎酒就是闖出了自己的名堂,而且還處於一線酒的位置,所以我非常好奇。當然沽酒客不太了解這些年郎酒的發展軌跡和人家的營銷策略,這也不是我想探討的話題,不是這個行業人,最好不要談一些專業的事情,我倒是很想給大家聊聊,郎酒這一百來年的發展歷史,看看它是怎麼從無到有的,也不失為一件有趣的事情。


郎酒廠坐落在四川省古藺縣赤水河中游的二郎灘,地處川黔交界,與費州茅台酒廠隔河相望。是當年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地方。綠樹成蔭、碧波蕩漾。群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流淌。泉清水潔、味帶甘甜,人稱「郎泉」。取郎泉之水釀酒,故名「郎酒」。



郎酒屬醬昋型,酒液色清透明,酒質醇柔,口感似食鮮果之甜潤清爽,回味悠長,留香滯口,飲時四座生香,雖醉而不感頭昏口渴。實乃宴席佳品。


據查考清代末年,瀘縣喻寺商人鄧匯川從瀘州販來高粱酒,因暢銷而獲厚利。鄧在家曾烤過酒,發現郎泉之水宜於釀酒,且釀酒原料又就地可取,便下定決心,舉家遷往二郎灘,親友相助籌集資金,在後來的二郎小學處興建釀酒作坊,取名「絮志酒廠」(「老槽房」)。


按瀘州香型配方製作,勾兌試銷,獲利甚厚。繼而聘請江津人蘇登成為酒師,改烤香沙麯酒,更為暢銷。



時逢一瀘州商人運瀘州麯酒來此推銷,因用桐油卮子裝運,酒帶油味,顧客疑慮,只好求助於鄧匯川,鄧即廉價買回部分,兌以從民間收購來的普通燒酒,裝進陶瓷土罐,取生豬油泡在酒內,用肥泥加封下窖。數月後取出開罐,酒香噴鼻,酒味更佳,油味全消。


為擴大絮志酒廠名望,打開銷路,與其自產翻沙麯酒勾兌,宴請二郎灘鎮上頭面人物,席間開瓶,酒香四溢,赴宴者讚不絕口,有人提議:茅酒揚名全國,是以茅台鎮為名。此酒產於二郎灘,何不以「郎」字為名,以揚我地名望。故得名「回沙郎酒」。從此,名聲大噪,絮志酒廠因而紅火十餘年,鄧也發了大財。



1939年,當地商家雷紹清、蘇登成、古良成和胡澤美等人,見老槽房的回沙郎酒大有可為,於是集資合股擴大經營。租賃鄧賓如的住房為廠地(後為郎酒廠老車間處),取名「集義酒廠」,又稱「新槽房」。1933年,貴州茅台鎮三家釀茅酒作坊中最有名氣、酒質最好的陳義酒坊被火燒毀。


集義酒廠為改進釀酒技術,與老槽房的回沙郎酒爭雄,高薪聘請陳義酒坊的大師傅,按茅台酒製作方法指揮釀製。取郎泉之水,選用優質高粱、小麥作曲,兩次投糧(每容下料120石),八次加曲糖化;窖外堆積、窖外發酵,七次取酒;備存一年的釀酒工藝。



從此,集義酒廠按茅台酒生產工藝釀出的酒,大大超過原老槽房的回沙郎酒,成為與茅酒相似、別具一格的醬香型酒。「香、醇、甜、凈」四美俱備。正式定名「郎酒」。用土陶瓷罐包裝,售價兩斗米一瓶。


當時,不僅運銷遵義、貴陽、廣州等地,而且在香港、澳門、東南亞等地,也受到廣泛的歡迎。雖然「新槽房」戰勝了「老槽房」,但終究是土法手工操作,年產量只有四五十噸,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1935年,紅軍長徵到達二郎灘時,曾收購郎酒當酒精,供醫療消毒和飲用。至今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郎泉之水清喲,可以濯我腳,郎泉之水香喲,可以做我藥」;「赤水河呀長又長,手捧郎酒香又香,紅軍哥哥為窮人,獻給紅軍嘗一嘗。」


1936年,貴州陳義酒廠再遭火災(這個酒廠也有點背時,安全生產看來意識不到位,遭了一次遭二次。),求助於集義酒廠從二郎灘收郎酒母糟運去復烤,以恢復茅台酒生產。故有人說二郎酒胚胎里有茅酒的「基因」,茅酒的肌體中有郎酒的「血液」。把郎、茅二酒稱為「姐妹酒」。


1950年11月,古藺縣大村區稅務所因集義酒廠偷稅漏稅嚴重,將該廠查封,報川南行署稅務局核實處理。1951年9月6日,川南行署稅務局批覆:為照顧生產,罰款由一倍減為20%,專賣利潤部分准予免罰。照章應補稅14984萬元(舊幣),專利2809萬元,罰款2996萬元。允許分期繳納,並委託川南專賣公司拍賣推銷成酒,以此作抵稅、罰款,該廠從此停辦。這個段歷史就告一段落了。



1956年召開的全國名酒會議後,1957年成立了國營古藺郎酒。酒廠繼承傳統工藝,引進科學技術,質量逐步提高,年產量也由1958年的48噸上升到現在的450多噸;產值也增加10倍以上。固定資產由10多萬元上升到250多萬元。每年為國家提供稅利近200萬元。


郎酒廠左側的「郎泉水」,是從砂質岩層溢出的,明如鐿、潔如冰、碧如玉、甘如露。用來釀酒,具有甜、醇、凈的獨特風味。位於附近蜈蚣岩山腰的天寶洞、地寶洞,這兩個大溶洞,闢作酒窖。洞內冬暖夏涼,有利酒的老熟,提高酒質。這是郎酒得天獨厚之處。



1963年全省名優酒評選會上,郎酒首次被評為四川省名酒,榮獲金質獎。1979年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質酒。同年,又榮獲四川省和中商部優質產品稱號。


當然後來因為時代變革,郎酒也曾經一度陷入困境,不過當郎酒廠請到一位大神級別的人物,正好又遇到白酒的第三次高潮來臨,終於創造了郎酒的新時代輝煌,成為中國一線名酒,也讓瀘州自豪的開出出來瀘州老窖,另外一朵金花,當然這段歷史又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