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知多少?

康骨之路 發佈 2020-04-16T04:22:32+00:00

骨關節炎有何表現?1、關節疼痛及壓痛初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時好轉,活動後加重,疼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寒冷、潮濕環境均可加重疼痛,晚期可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

認識骨關節炎(OA)


定義:骨關節炎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退變、纖維化、斷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動受限。


病因: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症、性激素、骨密度、創傷、吸菸及遺傳因素等有關。


病理特點: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等。


流行病學:中老年患者多見,女性多於男性。65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50%。好發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脊柱(頸椎和腰椎)、髖、踝、手等關節。



骨關節炎有何表現?


1、關節疼痛及壓痛


初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時好轉,活動後加重,疼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寒冷、潮濕環境均可加重疼痛,晚期可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關節局部有壓痛,在伴有關節腫脹時尤為明顯。


2、關節活動受限


在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及發緊感,也稱之晨僵,活動後可緩解。關節僵硬在空氣潮濕時加重,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常為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很少超過30分鐘。


3、關節腫大、畸形


手部遠端或近端指間關節腫大變形,可出現Heberden結節和Bouchard結節。部分膝關節因骨贅形成或關節積液也會造成關節腫大。


4、骨摩擦音(感)


由於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面不平整,關節活動時出現骨摩擦(感),多見於膝關節,常有患者自訴膝蓋行走時「咔啦」聲。


5、關節無力、活動障礙


關節疼痛、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軟組織攣縮可引起關節無力,行走時軟腿或關節絞鎖,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動障礙。



如何確診?


醫生根據關節腫痛的部位、時間、特點,體格檢查關節,以及X線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基本上就可以做出臨床診斷,一般建議做的檢查包括:紅細胞沉降率、風濕三項、抗CCP抗體、抗核抗體,腫痛關節的X片,必要的話可以做關節超聲波或者磁共振檢查。通過上述病史特點和檢驗檢查也可以和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其他關節炎鑑別。


治療和自我保健


治療目的:減輕或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或恢復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


治療原則:非藥物與藥物治療相結合,必要時手術治療,治療應個體化。結合自身情況,如年齡、性別、體重、自身危險因素、病變部位及程度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1、非藥物治療


對於初次就診且症狀不重的骨關節炎患者,這是首選的治療方式,非藥物治療是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的基礎。


(1)生活習慣:減少不合理的運動,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爬山,適量活動,避免不良姿勢,減肥可以改善關節功能。


(2)運動治療:有氧鍛鍊(如游泳、散步、騎自行車等),關節功能訓練、肌力訓練(這些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後進行)等。


(3)物理治療: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包括熱療、水療、超聲波、針灸、按摩、牽引等。


(4)行動輔助:減少受累關節負重,可採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可選擇平底、厚實、柔軟、寬鬆的、有減震作用的鞋,合適的鞋墊,避免穿高跟鞋,戴護膝。



2、藥物治療


如非藥物治療無效,可根據關節疼痛情況選擇藥物治療。


(1)局部藥物治療:對於手和膝的骨關節炎,可選局部藥物治療,可使用含止痛藥的乳膠劑、膏劑、貼劑等(例如洛索洛芬貼、氟比洛芬貼),可有效緩解關節輕中度疼痛,且不良反應輕微。


(2)全身止痛藥物:分為口服藥物、針劑以及栓劑。可選用口服非甾體抗炎藥(間歇或持續),例如雙氯芬酸、洛索洛芬、塞來昔布、美洛昔康等,平素有胃病者需要同時服用護胃藥,嚴重時使用曲馬多等藥。


(3)關節腔注射:如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可聯合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針或得寶松針。


(4)改善病情類藥物:如藥物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每日1500 mg,半年以上)、藥物型硫酸軟骨素(每日1200 mg)、雙醋瑞因、雙膦酸鹽類、維生素D等。此類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緩病程、改善患者症狀。


3、外科治療


主要有:① 關節軟骨修復術;②關節鏡清理術;③截骨術;④ 關節融合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終末期)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