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娟:請給愛滋病患者多一些人文關懷

企業家日報 發佈 2019-12-16T17:42:58+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幾年前一名愛滋病患者,在50歲生日當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從他的家人知道他的病情起,就對他敬而遠之。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幾年前一名愛滋病患者,在50歲生日當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從他的家人知道他的病情起,就對他敬而遠之。在他住院期間沒有人來看望他,生日那天,他希望他的家人能來陪他一起過生日,畢竟在他的家鄉,五十歲是個大生日,一般人家都會擺酒席慶賀,那天他買了一個大蛋糕和病友一起分享,誰也沒有感受到他內心的脆弱,他在等待父母和孩子的到來,哪怕是一條簡訊祝福。但直到晚上,他也沒等到,他絕望了、崩潰了,他感受到了來自親朋的歧視,他發了一條輕生的簡訊給他的家人,然後從九樓一躍而下…..

感染HIV需要治療,也需要關懷

這件事給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娟主任的影響很大,她深刻意識到人文關懷對愛滋病患者治療的重要性。從此她建立了病友群,鼓勵病友之間互相關懷,彼此幫助,度過生病艱難的時期,在特別的日子裡互送禮物,給彼此家人般的溫暖。

「我曾經資助過一位20歲的愛滋病「孤兒」患者(父母不接受,失去了聯繫),在他生日時給他買生日蛋糕,科室醫護人員為他慶賀生日,他特別開心。看著他臉上的笑容,成娟深深的感受到「除了被愛滋病砸中,他們跟我們沒什麼區別。」「愛滋病患者的治療,家人的關懷真的很重要。」這句話成娟在採訪中表達過很多次。

對於孩子感染愛滋病,多數父母還是會選擇原諒。但對於父母長輩感染愛滋病,子女通常難以理解,拒絕去寬容。給成娟印象深刻的是,一位76歲的老人,感染了HIV,家人為其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託詞是方便看病。但從此老人很少再看見自己的兒孫,這種軟禁式的處理,對患者心理的打擊,有時候比愛滋病本身更可怕。成娟說,愛滋病在中國三十幾年,我們的認知不應還停在過去。如果身邊有親人朋友不幸感染了愛滋,請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關懷。愛滋病不是罪,即便是發生了錯誤的行為而感染。何況愛滋病現在發展到開始在普通人群中傳播,性生活會貫穿我們的一生,從青年到老年,我們不可能去禁慾。我們可以理解青少年的性衝動,也可以去接受老年人的「性需求」,客觀對待。我們用一生的時間成長,學著成熟,而成熟的標誌就是越來越寬容,可以理解的人和事也越來越多,包括我們自己最親近的人。

HIV感染是一個綜合因素

愛滋病是一種傳染病,主要經性、血液和母嬰傳播。目前血液及製品和母嬰兩大途徑已基本被阻斷。不管從獻血者的角度,還是從用血者的角度,國家都有嚴格的針對傳染病的血液安全管理措施,可以預防感染。在性傳播上,對於已經感染HIV者,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將病毒載量控制到檢測不到的水平。以目前檢測手段的靈敏度,檢測不到相當於沒有了傳染性(U=U)。這樣一來,即使伴侶一方是HIV感染者,只要正規抗病毒治療並在醫生的指導下,不僅可以正常的性生活,也能生兒育女。

發生高危性行為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感染HIV。因為HIV病毒的感染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包括感染源的病毒載量、感染菌株的感染性、接觸行為的時長、潛在被感染者的自身免疫情況等等。一般來說,完整的皮膚接觸,即使一方是HIV感染者也不會感染。HIV存在於精 液、陰 道粘液、唾液、汗液中,如果另一方無粘膜或者皮膚破損,感染幾率不高。成娟提到,「在高危性行為中,發生感染會有一個機率,一般男同高危性行為感染機率是百分之八;異性高危性行為中,女傳男大概是千分之一,男傳女大概是千分之二。男同感染率高主要是與男同性行為方式有關,相對陰 道粘膜,直腸粘膜更容易破損。萬一發生了破損處接觸到了HIV感染者的血液,儘快做一些處理,比如用肥皂水和流動水沖洗,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後服用阻斷藥物,就不會被感染。

目前報導的因為體外破損導致感染HIV的情況只有一例,加拿大一家實驗室的一名研究員在進行HIV病毒培養試驗後,不慎因傷口接觸到培養液而感染愛滋病。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於試驗用培養液中HIV病毒載量遠高於一般血液。

關於HIV在體外感染的問題,成娟經常會遇到各種諮詢。例如有人在醫院做了胃鏡後做怕感染,說是因為前一天做胃鏡的人是愛滋病患者。這種情況其實不需要擔心,因為醫院的胃鏡都要嚴格按照要求做消毒處理,HIV病毒,結構簡單,其蛋白外殼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溫度、乾燥度、pH值、紫外線、滲透壓等多方面的影響而變性,從而喪失生物活性,失去感染力。

HIV病毒在56°二十分鐘,75%的乙醇或0.5%碘伏進行消毒就會被殺滅,HIV在體外環境的生存力較弱。

所以,HIV病毒感染是一個多因素的綜合,了解了基於體液交換的相關條件,就不會再擔心擁抱、拉手、接吻、一起吃飯等行為的感染,而且即使是親密人有HIV感染,只要注意避開感染條件也沒有必要擔心。

感染HIV任何時期都有感染性

但成娟也強調,即便愛滋病傳播途徑整體上發生了變化,但仍然有明顯的高發地區或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做檢查,尤其是婚檢、孕檢。成娟說:曾經有一個寶寶白細胞、血小板下降,一直在兒科做檢查,但始終不見好。直到有一位醫生想給孩子輸注血小板時做了HIV檢查,才發現寶寶感染了HIV,給父母做檢查發現都是HIV感染者。如果能夠早日檢查就可以早日發現,然後做抗病毒治療,阻斷HIV病毒傳染給孩子。

所以,如果是HIV高危人群,一定要經常做檢查。對於普通人群,如果懷疑發生了高危行為,一定要在72小時內吃阻斷藥,阻斷率可以達到90%以上。由於HIV感染並不會被馬上檢測到,所以高危行為後立刻去醫院檢查無法判斷HIV感染,需要在窗口期後進行檢測。我國HIV窗口期是高危行為後的14-21天。但實際上,高危行為後一周左右就可以檢測核酸,二周左右可以檢測抗原,三周左右可以檢測抗體。

HIV感染後會經過一個急性期、無症狀期和愛滋病期,也有人無急性期,直接進入無症狀期。急性期一般是初次感染的兩到四周,感染者會出現發熱的症狀,伴隨咽痛、噁心、嘔吐、腹瀉、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但多數比較輕微,持續1-3周後就會消失,如果未意識到發生了高危行為,多數人並不會在意,因為這些症狀跟日常感冒症狀非常相似。無症狀期HIV病毒不斷複製,攻擊CD4細胞,致使免疫受損。持續時間一般為6-8年,具體時間跟病毒載量、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甚至生活習慣等都有關係。此時症狀不明顯,感染者會有淋巴結腫大輕微症狀。

無症狀期是一個人體免疫和HIV病毒相持的階段,免疫力受損嚴重後,CD4+T細胞計數少於200個 每微升,此時人體會出現各種併發症。經常會有人去醫院做併發症的檢查,最後發現是HIV感染的原因。「如果不進行抗病毒治療,感染HIV任何時期都有感染性。希望將HIV檢測納入到其他科室的常規檢查中,以便發現更多愛滋病患者,及早治療,同時將其傳染性降到最低。」成娟呼籲,「其實其他科室醫生也是愛滋病科普的對象,在我們的工作中會遇到愛滋病患者需要做手術的情況,比如心臟瓣膜置換,會有醫生恐懼不敢做,實際上如果做好保護,即使接觸血液也不會傳染,希望這一點手術醫生也要多多了解」。

成娟說,「在我們剛認識愛滋病的時候,了解不夠,那時候感染科醫生接觸病人會帶著防護服,甚至護目鏡也要帶上。現在不同了,我們對愛滋病的傳染性有了足夠的了解,現在再接觸HIV感染者,做普通防護就可以了」醫生對愛滋病了解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給大眾一個時間去認識和理解。

預防愛滋病進入最後一公里

自全球第一例愛滋病被發現已過去近40年,愛滋病已經成為一個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近年來隨著愛滋病相關知識宣傳的加強,主動篩查的人越來越多。2019年暴露前預防PrEP指南的出台,意味著愛滋病防治三個90%的目標、2030年終極愛滋病正在一步一步實現。但暴露前預防並不能完全預防HIV感染,目前我國還處在研究試點階段,尚未廣而推之。國家在系統防治方面,已經啟動了6個工程的全面實施工作。針對兩頭翹現象加強預防,將老年人列入易感人群加強教育宣傳;針對學生人群,將預防工作前移到中學和高中階段,分別增加6課時和4課時預防愛滋病教育時間,將預防置入高危行為之前,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率。

成娟表示,愛滋病是一種性病,也是一種心理病。有病要治,心理有問題也要安慰。極少部分被感染者會出現心理問題,容易產生報復心理。針對這樣的群體,我們要一點點做思想工作,逐步去感化,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願意接受正規治療。感染HIV可能會不被親朋理解,但醫生要去理解,要去治療,要去關懷。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如果說這是醫生的的職責,那親朋的職責應是需要去安慰,多一些理解。(江蘇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供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