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現新恐龍動物群 已命名兩個恐龍新屬種

華龍網 發佈 2019-12-16T06:13:26+00:00

雲陽恐龍一區化石牆發掘。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19時20分訊(記者 王瑋)今(16)日召開的重慶雲陽恐龍化石群保護與研究2019年度學術研討會上,經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王成善等11名全國知名古生物化石和沉積學專家的反覆論證、研究,認為重慶雲陽新田溝組為一新的恐龍動物群,並命名兩個恐龍新屬種「普安雲陽龍」、「磨刀溪三峽龍」。對這一新動物群的研究,將填補世界上早侏羅世晚期-中侏羅世早期恐龍時空分布上的一個空白。

雲陽發現新恐龍動物群

此次發現的重慶雲陽新田溝組恐龍動物群屬於早侏羅世晚期-中侏羅世早期,具有其獨特的特徵,對於弄清楚整個恐龍演化序列有著重要作用。

新動物群,是指一個在時代上(縱向)、區域上(橫向)明顯區別於比其時代更早或更晚的、有特定地理分布空間、組合種類多樣而獨特、有代表性新屬種的動物類群組合。此前,按照恐龍動物群的演化和資料,可以明顯地在我國劃分出五個時代不同的恐龍動物群:早侏羅世祿豐龍動物群、中侏羅紀世蜀龍動物群、晚侏羅紀世馬門溪龍動物群、早白堊世鸚鵡嘴龍動物群和晚白堊世鴨嘴龍動物群。

雲陽恐龍命名兩個恐龍新屬種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雲陽恐龍化石群化石組合類別豐富,這當中也命名了一種新的獸腳類恐龍為「普安雲陽龍」、一具新的新鳥臀類恐龍命名為「磨刀溪三峽龍」。對其他恐龍化石的發掘和研究也顯示,該區域動物組合種類多樣,與其他已知恐龍動物群有一定區別。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徐星表示,早侏羅世晚期-中侏羅世早期是恐龍演化的關鍵時期,許多亞類群的出現以及一些重要特徵的出現,比如恐龍巨型體型的演化,都發生在這一時期,但相對而言,在世界範圍內,這一時期的化石記錄都較為貧乏,其研究成果能填補世界上早侏羅世晚期-中侏羅世早期恐龍時空分布上的一個空白。

現世界級規模「恐龍化石長城」

自2015年雲陽發現恐龍以來,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開展了調查、發掘、保護和研究等工作。截止目前,已針對部分化石集中區開展了勘查及發掘工作,共發掘採集化石近萬件。已查明的化石露頭走向上長達18.2公里,分布範圍約54平方公里,呈多層位產出分布,時間上橫跨中侏羅世早期到晚期。化石多位於中侏羅統沙溪廟組與新田溝組地層中,共發現化石層17層。專家分析,重慶雲陽恐龍化石分布範圍廣、時代跨度大,可稱作「恐龍化石長城」。目前已在化石集中區一區發掘形成了長150米、高6~10米、展布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原址化石牆,化石牆表面出露化石近5000塊,為世界級規模的侏羅紀原址單體化石牆。

對於產生的新的恐龍動物群,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總工程師代輝表示,這一個動物群代表一個時代,即早侏羅世晚期-中侏羅世早期,經過初步研究,命名了兩個新的恐龍屬種,對於研究整個恐龍演化有重要價值、意義。但這一動物群組合的特徵、種類,以及古環境、古氣候等相關內容仍需要大量的研究。

普安恐龍公園預計明年開建

除了目前仍在進行的發掘和研究外,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為充分發揮雲陽恐龍化石資源的經濟社會效益,雲陽正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已完成普安恐龍地質公園市級審批,同時準備於明年在發掘區開始建設恐龍化石遺址館,在附近建設以恐龍為主題的遊樂設施、建設恐龍化化石博物館及科普研學基地,為市民提供更多親近恐龍、增進古生物知識的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