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偏信「養胎不養肉」,孕期需要做兩件事,很多人做錯了

母嬰期刊 發佈 2020-01-06T05:24:17+00:00

寶媽小玉在孕期一直沒有孕吐,胃口也很好,她幾乎什麼都吃,加上胎兒的體重,她重了40-44斤。生完孩子後,通過一年的產後瘦身,又瘦回到產前的樣子。甚至給小孩吃自助餐,允許他挑選自己喜歡的吃,她認為這樣可以給寶寶充足的營養。你認為這樣對嗎?

寶媽小玉在孕期一直沒有孕吐,胃口也很好,她幾乎什麼都吃,加上胎兒的體重,她重了40-44斤。生完孩子後,通過一年的產後瘦身,又瘦回到產前的樣子。甚至給小孩吃自助餐,允許他挑選自己喜歡的吃,她認為這樣可以給寶寶充足的營養。你認為這樣對嗎?

醫生強調,孕婦如果只胖14斤和只胖20多斤而言,後者相對比較危險,如果孕媽胖到BMI身體指數超過30或體重超過180斤,出生的小朋友的智商低於平均值5個分,認知功能同樣會下滑,或許無法通過單一的原因去解讀,或許是因為上面小玉吃了自助餐,該吸收的吸收,吸收不了的就吐出來,可是身體沒有這麼智能,有些時候該吸收的吸收,不訪吸收的也會吸收,因此,身體內的熱量與營養來源並不是特別穩定;也可能是由於體重超標,身體長時間處在一個發炎狀態之下,大腦一直被發炎的症狀襲擊,或許會對胎兒的大腦造成傷害和破壞。

有一種「養胎不養肉」的說話,在孕媽們之間流傳,這也是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標。有的人會覺得沒關係,儘量讓自己瘦下來,可能會對母嬰好一些。孕媽需要注意的是,胎兒是否有養到。有一位醫生曾遇到一個很年輕的孕婦,頭胎生下來很健康,第二胎隔了很多年,已經到了高齡孕產的年齡,她去找醫院產檢,醫生看到她的樣子,都有些驚訝,「她真的很瘦!」孕媽食慾並不是太好,由於早孕反應吃不下東西。

可是到了孕後期,醫生也感覺奇怪,孕媽不長肉也就算了,也沒發現長胎,每次做超聲檢查,都發現胎兒的體重差了一些。醫生建議她儘量多吃一些,問題不在於媽媽的體重,而是胎兒體重沒增加,所以要儘快補充營養。果不其然,胎兒還未足月,在孕36周之前寶寶就發動出生了。

小朋友出生後,感覺很奇妙,Ta的肺並沒有那麼好。雖然沒有發覺小朋友有何問題,但是非常難以餵養,容易吐奶、厭奶等,甚至用鼻胃管來餵奶。小寶的體重、身高、智力等指標要低於普通小朋友。醫生也在尋找到底是不是小孩基因上的問題。寶媽想「養胎不養肉」沒有關係,但是你要確保在「養胎」的基礎上做到「不養肉」,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孕期檢查時,如果發現胎兒低於正常指標時,就要懷疑胎兒長大後像上面的寶寶的一樣養不大,一直處於3%之下,大多數指標都比普通小朋友落後。孕期體重增加14斤是最低標準,因此胎兒大約6斤,乳房孕期會出現腫脹,還有羊水,子宮也會增加,這些增加的重量加在一起,最後得到的數據是14斤是底限。

孕媽需要做兩件事

1、超聲檢查

孕婦在超聲波時,假設發現胎兒不長或有增加但低於當前孕周時,需要引起警惕。

2、孕期飲食

孕媽吃什麼也很關鍵,如果吃得不對,就會出現營養素失衡,同樣會影響胎兒大腦發育。

作為孕期的你或備孕的你,記住上面的內容了嗎?看你的想法留言告訴我們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