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何以成為權威

翰墨書道 發佈 2020-05-18T02:09:45+00:00

東晉初年,書壇上的大家是王羲之的叔父王廙,他稱名書壇時間很短,東晉立國第五年就故去了。在穆帝永和元年以後,王羲之成為了高門士族中第二代書壇大家。

東晉初年,書壇上的大家是王羲之的叔父王廙,他稱名書壇時間很短,東晉立國第五年就故去了。在書壇群龍無首的20年間,《東晉王羲之傳》中記載,王羲之的書法不勝庾翼、郗愔。而到了晉康帝建元年間,王羲之書名大盛,出現了朝野爭相效法王書的局面。在穆帝永和元年以後,王羲之成為了高門士族中第二代書壇大家。







梁武帝時,提倡崇鍾抑王。他認為二王書法不及鍾繇書法的古肥,極力倡導鍾繇書法。但梁武帝此舉只是針對二王書法在當時所產生的流弊,他並無心真正推翻二王地位。加之鐘繇的書跡在梁朝已是鳳毛麟角,當時很少有人附和崇鍾抑王之說。就連梁武帝本人也是收集了王羲之的大量傳世書作,還命人編寫了集王羲之字的《千字文》,作為習字的課本。王羲之書法地位不但沒有被貶抑,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確立。

到了唐朝,唐太宗又以帝王之尊來推崇王羲之。他專心摹學王書,並告訴世人,他寫字心慕手追者,王羲之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公元648年,太宗為《王羲之傳》寫了《傳論》,極力肯定了王羲之書法價值。從此,王羲之書法的權威性得以確立。

此後,歷代書家無不皈依王羲之。如五代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帝、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等。清代雖以碑學突破帖學的範圍,進而打破王羲之一尊的局面,但在雙轡(pèi)並行的過程中王羲之書法的權威性仍延續至今。在書法藝術百家爭鳴的今天,我們仍能在各類展賽中看到大量王書的影子。王羲之對於書法的影響仍不容小看,其權威性可見一斑。



(圖為王羲之《姨母帖》局部,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延展閱讀】

王羲之真跡不存於世的原因

王書真跡的集中毀滅,最初發生在5世紀的東晉末年。當時,桓玄操縱朝政,此人性貪鄙,好王書,收集了大量二王真跡。後來發生政變,桓玄南奔,在倉皇逃命之際,他將攜帶在身邊的二王法書盡投於江中。

梁朝時,武帝搜訪天下法書,其中得二王書跡78帙767卷,估計王羲之的書法就有一半。554年,西魏圍攻江陵,梁元帝見大勢已去,在出金城投降之前,將梁朝積五十年之力搜集的王書及其他書法全部燒毀。王書真跡,大多焚毀於此。

王書真跡在歷朝歷代的更迭過程中,數量越來越少。唐朝內府所藏,已不及梁世。及至北宋宣和二年,御府所藏的王書著錄於徽宗敕令編撰的《宣和書譜》,有243帖。靖康之難,北宋亡國後,宣和內府的王書真跡也就下落不明了。從此以後,王書真跡再難見到。













(圖為王羲之《游目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