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玲瓏分享:明孝陵藝術巡禮下篇

樂藝會 發佈 2021-09-20T15:39:22+00:00

明朝洪武十五年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諡「孝慈」,故名。



明孝陵藝術巡禮下篇

寶玉玲瓏分享


明孝陵坐落在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明朝洪武十五年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諡「孝慈」,故名。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於應天府崩殂,遂啟用地宮與馬皇后合葬。至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孝陵建成,歷時長達30餘年。




今天的明孝陵景區以明孝陵陵宮區為主,包括大金門、四方城、神道等附屬設施,以及周邊的下馬坊、梅花谷、梅花山、明東陵、紫霞湖等景區。明孝陵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3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審議通過,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孝陵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明孝陵作為中國明清皇陵之首,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


明孝陵經歷了600多年的滄桑,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有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築遺存。


神道向北18米的盡頭為欞星門,存石柱礎6個,已重新修復。從遺蹟看,欞星門應是三開間的建築。過欞星門折向東北275米,即到御河橋,也稱金水橋。








御河橋為石砌橋,原為5孔,現存3孔,橋基和河兩邊駁岸的石構件均是明代原物。通過御河橋向北,順緩坡而上,便是陵寢的主體建築。







文武方門是孝陵的正門,原為5個門洞,3大2小,中間3個為拱形門洞,兩邊2個為長方形門洞。廡殿頂上蓋黃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間改建為一個門洞,上嵌清石門額,陰刻楷書「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進行修復,恢復了明代時大門的原貌。現為五門,黃瓦、朱門、紅牆,正門上方懸掛長方形門額,豎書「文武方門」4個鎏金大字。正門東側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統元年(1909)所立,以六國文字書寫,警示保護孝陵的注意事項。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








六國文字碑


該碑是由清政府所立,意在對喜好在明孝陵「塗鴉」的外國遊客以警示,以六國文字書寫。


碑文的大概意思是「鑑於明孝陵內御碑及附近古蹟歷年破壞、毀損情況嚴重,端方總督大人下令豎立圍欄對其加以保護。有人越欄參觀或者可能對前述御碑及陵區古蹟造成損壞之行為,一律禁絕」。儘管如此,在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上,還是能看到疑似清末俄國人留下的刻字。













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中門,即孝陵門,原為5個門洞,後被毀。碑殿是清朝時改建的,是一歇山頂,三開間,紅牆小瓦建築,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立有5塊碑刻。根據《中山陵史話》等書籍記載,這裡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門,但毀於戰火,清代在中門的基礎上改建碑殿,並豎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










碑殿中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寬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御題。在「治隆唐宋」碑左右還有清朝乾隆皇帝詩碑各一塊,東西有臥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發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