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軍隊是否有戰勝英軍的可能

歷史大學堂 發佈 2020-01-29T18:25:47+00:00

公元1840年,大清王朝紀元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悍然對大清王朝發動侵略戰爭,史稱「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又稱「通商戰爭」。

公元1840年,大清王朝紀元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悍然對大清王朝發動侵略戰爭,史稱「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又稱「通商戰爭」。戰爭以大清王朝全面落敗,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而告終。這標誌著中國近代史開啟,也是中國最為動盪與危機時期的開始。

因為這場戰爭關係到中英兩國之命運,因此而被歷史學者們尤為關注。雖然歷史結果已定,但是,我們還是想要問一句,難道我天朝軍士們真的就是打不過英國人嗎?就此問題,結合當時情形,分析看看大清王朝是否有改寫歷史的可能。

上圖_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朝及周圍形勢


一、國家之間的戰爭,其結果由多因素決定。

客觀上最為重要的因素非軍事力量莫屬,而軍備力量即綜合國力的體現,而其它所謂天時地利之因素就其次了。

而主觀因素最為重要者莫過於將校的戰略戰術水準以及臨陣指揮的能力,還有就是軍士們的軍事素養。此外軍民一心也是主觀要因之一,此乃所謂之人和也。

至於客觀與主觀比較孰重孰輕,實際上二者並非有高低之差,換言之,只有二者優勢兼備,方有取勝的把握,然則無胸有成竹之說。

還有就是情報工作乃尤為重中之重,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現代戰爭中,情報工作到位與否,往往是會決定戰爭的最後結果,其作用甚至超過前述的客觀與主觀各因素。

上圖_ 清兵


二、先說客觀因素,也就是軍備力量。

  • 大清王朝方面

舉國軍隊總數號稱70萬之眾,但大清王朝疆域龐大,兵力比較分散,倘若真可能將全國之兵派調到一域,以當時行軍速度,沒個一年半載根本做不到。

更何況,清政府不會將各地兵力調集一域,因為這樣做,兵力被抽空之地,馬上就會出現治安問題,這一點在鴉片戰爭後期已經印證。如此看來,對於外國侵略,大清王朝能夠抵禦的兵力應該不會特別多,姑且算五到十萬吧。

武器配置,那簡直就沒法提了,基本上是以冷兵器為主,再配上幾把鳥槍。至於沿海炮台的大炮大部分以土炮為主,並且多年廢棄,年久失修。而所謂的水師戰船,基本上是停留在鄭和下西洋年代,數量是不少,但戰鬥力極差,至少還打不過海盜。總而言之,武器配置相對比較落後。

上圖_ 左圖為清朝的大型兵船,右圖為英國的兵船


  • 再看英國方面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投入用兵力,起初是四千人,後增至在一萬人以上,這些兵力之中除本土英國人(含愛爾蘭人)之外,還有一些印度和孟加拉人。武器配置方面,那與大清王朝相比,簡直是天地之差。英國皇家海軍,在當時絕對是世界上最牛的海軍,其配置在百門大炮的一級戰艦真是可以睥睨一切,但英國此次出征並未派出一級戰艦,而是派出了3艘配置74門火炮的三級戰艦,以及多艘配置46門火炮戰艦和運輸船等等,其戰艦均配有蒸汽動力裝置,行軍速度在當時也是堪稱頂級。

從軍事實力比較來看,儘管大清軍隊數量上絕對占優,但是戰鬥力確實遠遠處於下風。

.

上圖_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海上戰鬥場景


三、主觀因素,也就是將校兵士的水平與素質。

  • 英國方面

英國派遣主將名喬治-懿律(George Elliot),此人乃當時英國海軍頗有威望的一位將領,他在1837年就被任命為好望角艦隊總司令,也就是說,懿律此時應該是將軍級別將領,海軍指揮作戰水準毋庸置疑。

同時,將校士兵也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不說各個身經百戰,大部分也都是作戰經驗比較豐富。要知道,這隻「東方遠征軍」是被女皇伊莉莎白和首相麥巴尊寄予厚望,這兩位都是鷹派人物,此次戰爭能夠通過議會決議,此二人是「功不可沒」,所以可以說英軍此戰是志在必得,戰鬥意志十分堅定。

上圖_ 喬治·懿律(1784—1863),英國貴族,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擔任英國全權代表和英軍總司令


  • 反觀大清王朝方面,兵將水平與英國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首先,大清王朝就沒有一直真正的海軍,所有的將校士兵對於真正意義上的海上作戰認知就是零。之前所謂的海上作戰經歷,也就是水師對付海盜,實際結果連海盜都剿不滅。

既然沒有海戰能力,那麼陸戰水準又如何?

實際上,大清王朝軍隊是一支長時間缺乏軍事訓練的軍隊,軍隊士兵大多是以當兵為兼職而主要從事其他各種行業以養家餬口,軍官們則大多是想方設法以吃空餉和剋扣軍餉以中飽私囊,腐敗程度之深,簡直令人髮指。儘管在戰爭過程中,多數時候將士還是以視死如歸的精神頑強戰鬥,但是,巨大而慘痛的傷亡代價,並沒有換來戰鬥的勝利。

如此看來,即便是在戰鬥意志不弱於對手之前提下,但在巨大的兵將作戰能力落差之下,大清王朝的軍隊取得勝利可能幾乎沒有。

上圖_ 馬戛爾尼為首的英國使團覲見乾隆皇帝圖


四、最後我們再來比較一下雙方對各自對手的了解狀況。

大清王朝對於英國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這不單是對英國的軍事力量毫不知曉,甚至對這場戰爭的爆發大清王朝都毫無預知,更談不上做什麼提前應對。

反觀英國人對大清王朝的了解,可謂是了如指掌。常年的經商貿易往來,英國人早已經對大清王朝腐朽而落後的制度以及官民之間的不融合之關係都是一清二楚,對於大清軍隊的戰鬥和海岸布防以及地理狀況,早有所知。要知道,這項工作在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也就是乾隆時代,英國人就已經開始了,經過超越半個世紀處心積慮的準備,大清王朝在英國人那早已沒有了什麼秘密。

這也側面說明,所謂的閉關鎖國,只能鎖住自己人的心和蒙住自己人的眼,對於有目的的外國人,這把「鎖」根本就是形同虛設。所以,國家只有開放了才能有發展,緊閉國門的結果只能是自取滅亡。

綜上所述,當時的大清王朝與英國比較,無論是客觀條件,還是主觀能力,以及對對手的了解等方面都是全面落敗,這樣的實力對比怎能扭轉戰局,失敗的結果也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

上圖_ 第一次鴉片戰爭 示意圖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大清王朝以逸待勞可以與英國人打持久戰啊,英國人遠道而來且以海軍為主,時間久了拖也拖死英國人。實際上,戰爭伊始,道光皇帝戰鬥意志十分堅定,所投入之兵力不可謂不多,但是,就在前方與英國激戰之時,後方開始匪盜叢生,趁火打劫。對於大清王朝統治的穩定,孰重孰輕道光皇帝還是心裡有數的,快速求和成了他之後最必要的選擇。

此外,在海上飄著的英國人已然同大清百姓做起了買賣,必需的補給可以做到就地取材,如此看來所謂勞逸之分又有幾何?大家不要對當時百姓怒其不爭,別忘了人窮志短啊!

另外在鴉片戰爭時期,清朝百姓的國民素質真要與英國人相比,都不敢用「望其項背」這個成語形容,這也是大清王朝戰敗原因之一。

朋友們,我們要拋開民粹主義,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進而才能夠埋頭苦幹,揚長避短,最後方可鷹擊長空,睥睨群雄。

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中國近代史》 陳恭祿著 北方文藝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