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天皇雖然地位崇高,但是權力卻先後受攝關、院政限制

歷史朝代說 發佈 2020-02-26T06:37:40+00:00

而從日本歷史發展的階段來看,除了二戰結束之後,天皇的地位在日本國內始終無比崇高,再加上長期以來神國思想的影響,也使得天皇一度同天神對等,在古代,任何一個日本國民都不准也無法動搖天皇的地位,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要知道,儘管日本幕府時代極大程度上削弱了天皇的權力,但仍舊沒有哪位幕府大

引言:

日本天皇作為日本國現如今的國家形象的象徵,自二戰結束以後,其權力大多已被剝奪,但卻仍如英國女皇一般,受到日本民眾的擁護和追捧。而從日本歷史發展的階段來看,除了二戰結束之後,天皇的地位在日本國內始終無比崇高,再加上長期以來神國思想的影響,也使得天皇一度同天神對等,在古代,任何一個日本國民都不准也無法動搖天皇的地位,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要知道,儘管日本幕府時代極大程度上削弱了天皇的權力,但仍舊沒有哪位幕府大將軍敢取代天皇而代之。

民間有句俗語曾說:一億日本人都是儒教徒。由此可見,自我國傳入日本的儒學思想,對古日本思想文化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儒學傳入日本的過程中,卻有兩種學說和觀點是堅決不被日本國民所採納的,一種就是可以通過武力手段討伐君主,另一種則是儒家所宣揚的禪讓制。毫不誇張地講,在當時的日本只要有人敢大張旗鼓地宣傳這兩種學說,「凡大八州臣民皆可鳴鼓而攻之」。

但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雖然日本天皇的地位從未被撼動,可權力卻並非始終掌握在天皇手中,幕府時代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那一時期,日本天皇更像是一個表明正統的吉祥物,誰控制了天皇,誰就是正統的「大將軍」,擁有討伐不臣之民的權力。不過,早在奈良時代,天皇的權力就曾一度縮水,出現了如我國古代外戚專政的現象。這便是古日本攝關政治。至於院政,則是同天皇主動讓位太子後,對新任天皇權力約束的一種政治現象。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攝關政治標誌著外戚專政的開始

  • 與攝關政治密切相關的日本奈良時代

那麼,何為日本「攝關政治」呢?提及這一歷史名詞,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奈良時代的背景。西元710年,日本朝廷遷都至奈良的平城京,開啟了日本歷史上又一重要時期——奈良時代(即以平城京為政治中樞,持續時間為西元710年——794年)。之所以說奈良時代極為重要,則是因為這一時代是日本歷史上向大唐帝國全面學習的時代。正如筆者前面先前文章中提到的那樣,日本律令制的出現,正是受大陸政治文化的影響。

與此同時,日本朝廷除了完成在政治上的改革後,又在經濟領域鑄造了所謂的「本朝十二錢」(代指自西元708年開始鑄造的貨幣和同開珎,至西元958年發行的乾元大寶,期間共出現了十二種貨幣)。此外,為了促進經濟繁榮,日本朝廷又相繼頒布《關市令》,在最大程度上促進了古日本的經濟發展。也正因如此,日本史學家吉田孝才認為「和同開珎和平城京的出現,是日本作為律令國家的象徵」。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儘管奈良時代對日本歷史的進程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但也正如日本學者中村修也在《續日本紀的世界》一書中所敘述的那樣:

以正倉院寶物為代表的華麗的唐風文化這一現象的背後,該時代也是接連不斷的叛亂、謀反、政情不安和混迷的時代。

日本奈良時代共經歷了八代天皇,卻由於女子掌控權力的占比最大,因此也被人們戲稱為「女子掌權的時代」(如元明、元正和孝謙為女皇,在位二十五之久的聖武天皇雖然是男性,但實際的政治權利卻由光明皇后所掌控,而淳仁天皇則同樣受到了孝謙女皇的掌控)。順帶一提,古日本政治史上的女子掌權,是指女皇或皇后臨時掌權,並非是將天皇的權力完全剝奪。但正是由於這一時代下女子在政治領域的異常活躍,也為外戚勢力登上權力的舞台,創造了彌足珍貴的機會。

直至朝廷遷都平安京(即日本京都)後,受奈良時代政治格局的影響,根據日本學者西山良品的觀點:

9世紀,王權確立了同其他貴族和王族隔絕的絕對權力。但另一方面也此形成了王權固有的特徵,即虛弱的天皇和幼帝接連登基。

如此一來,因王權這一固有的特徵,以藤原良房為代表的「攝關政治」,正式開了序幕。有關攝關政治的解釋,在現今的《日本史廣辭典》中有較為全面的介紹,但總結下來,就是指在天皇年幼時期,由作為天皇外戚的藤原氏代替年幼的天皇掌握中樞權力,直至天皇元服禮(日本武士12歲至15期間所舉行的成人禮,同樣受用於天皇,想要了解的朋友可參考《武士的家用帳》)成年後,便將以攝關為名的「攝政」,改為關白(政務公文在奏上、宣下前都要經由關白審閱),仍舊享有代擬詔書、任免官員等權力。所以,儘管關白和攝政的名稱不同,但都統歸於「攝關政治」。

而既然提到了以藤原氏為代表的攝關政治,不妨再為各位普及一些小的知識。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承和之變」,就是發生在西元842年(日本承和九年),以藤原氏為代表,利用立廢太子之舉來排擠和打壓政敵的一場政變。而這場政變的結局,則是當時的皇太子恆貞親王被廢,道康親王成功上位。但也正是因為道康親王的登基,也使得之後如仁明、文德、清和、陽成等諸多弱帝、幼帝接連登基,為身為外戚掌權的藤原氏提供了良好的政治舞台。更為驚人的是,作為藤原良房後人之一的藤原道長,甚至連續當了四代天皇的岳父,其政治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迄今為止日本民間第一大姓便是「佐藤」的原因,因為佐藤氏在當時就是輔佐藤原氏的一支堅定力量,得到了藤原氏的信任。

但直到冷泉天皇登基(西元950年)開始,攝政和關白才被確定為固定的職位,正如前文說的那樣,兩者除了名稱不同,職能基本相等。

院政掃清了外戚勢力,卻仍舊限制了天皇權力

至於「院政」,則是一種出現於平安時代後期的新型政治形態,而院政的出現也逐漸取代了以外戚為首的「攝關政治」。院政的由來,則是指在當時,如果有天皇主動退位讓位給皇太子,自己則當太上皇,但這種太上皇(如果天皇退位皈依佛門,仍舊行院政之職,則被稱之為「法皇」)的性質並非完全放鬆權力,而是仍舊會在院廳處理政治文書,統攬國家大事,這也就是「院政」一詞的由來(「院政」一詞的正式出現,是在江戶末期歷史學家賴山陽撰寫的《日本外史》一書中,在這之前,這種政治形式並沒有統一的名稱)。

而院政的出現最早開始於白河天皇(西元1156年7月,以後白河天皇的支持者源義朝、平清盛,和以崇德上皇的支持者源為義、平忠正為矛盾的「保元之亂」拉開序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院政的出現),雖然在名義上持續至江戶時代後期的光格天皇結束,但據後世史學家的考證對比,客觀上院政現象的結束,早在鎌倉時代末期的後宇多天皇時期,就已經基本消失,實際上只存在了約一百三十餘年的時間。

總結:

因此,從攝關政治和院政的對比上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凡攝關政治時期,天皇的權力及「候選人」,主要受到以藤原氏為代表的外戚勢力所操控。而在院政時期,太上皇或法皇則直接擁有任免權,雖然排除了外戚專政的隱患,但仍舊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實權。

但是,院政的出現雖然將藤原氏這一強大的外戚勢力所推翻,但卻為之後的武家政權的出現,埋下了禍根和伏筆,天皇的地位並沒有因此得到加固,甚至在之後進入了更為清冷的時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