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抑或東撤?1949年一位歷史地理學家的建議讓蔣介石痛下決心

中國網文化 發佈 2020-05-25T03:39:56+00:00

中正畢生從事國民革命,服膺三民主義,自民國十五年,由廣東北伐,以至完成統一,無時不以保全民族,實現民主,康濟民生為職志…

蔣介石

1949年對於蔣介石來說是不堪回首的一年。新年伊始,在內外交困的情勢下,他不得不於1月21日發布了第三次下野的文告:

中正畢生從事國民革命,服膺三民主義,自民國十五年,由廣東北伐,以至完成統一,無時不以保全民族,實現民主,康濟民生為職志……現戰爭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達到……身先引退,以冀彌戰消兵,解人民倒懸於萬一。

蔣介石還稱,他的下野還出於對台灣問題的考慮:

如果我不下野,死守南京,那台灣就不能兼顧,亦不能成為「反共抗俄」的堡壘。

從目前資料來看,蔣介石很早就對將台灣作為最後的落腳點作了周密的考慮。

歷史地理學家張其昀建議「東撤論」

1948年底至1949年初,經過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軍的戰略機動兵團不復存在,剩下的白崇禧、胡宗南集團只能艱難扼守中南和西南、西北,難有大的作為。國民黨上層認識到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的企圖,共產黨方面恐怕難以接受,大陸東南即將不保,兩廣也難以堅守。為此,國民黨高層曾就國民黨與國民政府的黨、政、軍、財、文中心撤往何方,進行過一場討論與爭論。許多高層人士憑抗戰時西撤的經驗,主張撤往大西南與大西北,利用中國西高東低的地理特點,取居高臨下防守之勢,負隅頑抗。但反對西撤的人認為,今日的形勢與抗戰初絕不相同,解放軍兵力充足,攻勢正盛,而且熟悉地形,與民眾聯繫較緊密,遠非當年兵力不足、地形民情不熟的日本侵略軍所能相比。因而國民黨軍若再重施故伎撤往大西南,並不能阻擋解放軍的凌厲攻勢。這時的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首要之舉是先躲避解放軍進攻的鋒芒,保存實力,靜待時機,以圖再舉;若退往西南,不僅不能躲避解放軍的進攻,而且將陷於全軍覆沒的絕境。

蔣介石畢竟有多年與共產黨打交道的經驗,因此很快就否決了「西撤論」,而接受了歷史地理學家張其昀的建議。

張其昀等「東撤論」者向蔣介石指出西撤川、康的不妥,然後說明東撤台灣的種種優勢:首先,台灣海峽海闊浪高,只有它才能暫時阻止沒有海、空軍優勢的解放軍的乘勝追擊。其次,把台灣作為「反共救國』』的復興基地,有著大陸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越之處:台灣地處中國東南部,北回歸線從台島穿過,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適合動植物的生長,物產豐富,全島土地利用率高,植被茂密,糧食等農產品基本可滿足軍民所需;台島內部交通便利,工業有日本殖民時代留下的基礎,若善於經營,經濟可望起飛;在軍事上,台島有海峽與大陸相隔,易於防守;台島位於太平洋西緣,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與美國的遠東防線銜接,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美國不會棄之不顧,若得美援,台灣防守將萬無一失;台灣居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活了50年,回到祖國懷抱後,會對中央政權有一種回歸感,這種心理正可用來穩定社會秩序;尤其是台島受「紅色污染」不多,中共組織與人員活動較少。未來即使社會稍有動盪,台島四面環海,呈封閉形,境內鐵路、公路四通八達,農村都已開發,政府極易鎮壓不穩定因素以穩定社會。因此國民黨若將黨、政、軍、財、文中心遷台,再帶來較多的資金和人才,必將建成穩固、強盛的復興基地,適當時機就可反攻大陸。

張其昀的「東撤論」對時局和地理的分析可謂恰如其分,透徹明了。蔣介石政權撤逃台灣至今60多年,的確是因為所述因素,從苟延殘喘到站穩腳跟,從軍事固守到經濟社會發展,從偏安一隅到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除了「適當時機就可反攻大陸」這一點未能達到。同時,「台獨」勢力也就像纏著台灣這棵大樹的藤蔓一樣,在國共兩黨「不經意間」發展了起來,一時將國民黨政權趕下了台。

3.7億美元的黃金白銀外匯秘密運往台灣

話說回來,從1948年底開始,蔣介石就開始著手準備退路了。 1948年1 2月24日,蔣介石命其親信、前參謀總長陳誠出任台灣政府主席,不久又任命他兼任台灣警備總司令。此時的陳誠由於指揮東北戰場上的戰事不利,剛剛從東北「剿匪」總司令兼東北行轅主任職位上被撤下來,蔣介石對其即委以重任,把自己的退路交由他辦理。 1 2月2 9日蔣介石又任命蔣經國為國民黨台灣黨部主任委員,協助陳誠總攬台灣黨、政、軍大權。蔣經國留學蘇聯回國後,曾任江西贛南行署專員,推行「贛南新政」,把贛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確有「經國治世之才」。後又作為委員長「特派員」,去上海整飭物價和金融秩序。蔣經國的能力、素質受到父親的充分肯定。

1049年1月10日,蔣介石讓蔣經國赴上海會見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命其將庫存共值3.7億多美元的黃金、白銀與外匯秘密運往台灣。接著又將抗戰時期從北平、南京轉移的文物5000多箱,分三批運往台灣。

1949年3月12日,《中央日報》遷至台北出版。

1949年4月下旬解放軍渡過長江後,蔣介石於5月遷往台灣。 7月1日在陽明山設立總裁辦公室,下設8組及一個設計委員會,成為實際上的國民黨最高領導核心。儘管這時國民黨政府先遷往廣州,後又遷往成都,但那都不是事實上的軍政核心。

6月2 1日,蔣介石以國民黨總裁身份親赴福州,召開駐閩部隊團以上軍官會議,一再強調說:大家應當知道台灣將是黨國的復興地,它的地位的重要性異於尋常。比方台灣是頭顱,福建就是手足。

會後他親自召見部分師以上軍官說:有我領導你們,有台灣在,即使大陸盡失,也可以復興。

6月底,蔣介石在台灣又召開東南軍政會議.強調確保台灣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要求集中可能集中的力量,鞏固東南防務和台灣外圍屏障。

7月1日,在台灣陽明山(時稱「草山」)正式設置國民黨總裁辦公室。

7月10日和8月3日,蔣介石分別飛赴菲律賓和南韓,組織「太平洋反共聯盟」,商討「發動遠東各國反共聯盟的具體步驟」,並為將來台灣失守、流亡海外做了準備。

8月16日,陳誠就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統一指揮台灣、福建等東南地區的軍事力量。

在作這些部署的同時,蔣介石還製造聲勢,營造「割據西南」的輿論。

由於第四野戰軍緊逼廣州,迫使國民黨政府於9月7日從廣州遷至重慶,並大造「防守大西南」的輿論,給世人以「遷都重慶,割據西南」的印象,藉此將我黨我軍的注意力與戰略重心引向西南。

但實際上,蔣介石部署「西南防線」,既信心不足,投入力量更不夠,充其量是把此防線作為一個戰略緩衝。胡宗南、宋希濂等西南地區的國民黨將領在重慶晉見蔣介石,陳述意見並要求蔣介石常駐重慶或成都指揮西南戰事。蔣「以情勢有所不便,只好婉言勸慰,告以不能久居」。

不久之後,第二野戰軍進軍西南,重慶告急。蔣介石裝模作樣地主持制定了「保衛大重慶」計劃,但他深知重慶失守是早晚的事。因此,他下令對關押在重慶的政治犯進行秘密處決,對一些重要的工廠進行破壞。

可見蔣介石並不把他的「基地」與戰略重點放在西南。

11月28日,我軍攻下江津,直逼重慶。行政院長閻錫山帶著幾大箱子的金條和古玩字畫飛往台灣。而蔣介石則一直到11月30日我軍解放重慶時才匆匆飛赴成都。

12月7日,萬般無奈的蔣介石不得不命令政府「遷台」:

命令政府遷設台北,並在西昌設大本營,統率陸海空軍,在大陸作戰。

此令。

蔣中正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七日

同一天,蔣經國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對於中央政府駐地問題,曾經數度研究。起初,擬遷西昌,俟機反攻,收復失土。到此乃知大勢已去,無法挽回矣。因於晚間作重要決定,中央政府遷往台北,大本營設置西昌,成都設方位司令部。

12月8日,蔣介石飛赴台灣。從此,他徹底告別了大陸。國民黨中央機關、國民政府結束了分居異地的歷史,再度會合於台北,這也為國民黨當局「西去抑或東撤」的爭論畫上了句號。

蔣介石退守台灣,原本意圖以此為基地作「反攻復國」的美夢。誰也不曾想到,這一夢就是一個甲子。

一灣並不寬廣的海峽,阻礙了具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偉大祖國的統一,造成了兩岸同胞60多年的骨肉離散。而深受傳統思想影響的蔣介石本人,更是再也沒有能夠返回浙江奉化老家掃墓。葉落當歸根而不得,這對蔣介石及其他國民黨元老來說,其內心焉能不感到巨大的悲慟?

我軍占領漳州、廈門後,金門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蔣介石一直認為「無金門便無台澎,有台澎便有大陸「,他急電湯恩伯一定要固守金門,同時不顧在廣州的李宗仁政府的安危,急調胡璉12兵團開赴金門增援。

金門戰役由此拉開了序幕。(摘自《絕戰:追思金門戰役》,王洪光著,江蘇教育出版社)來源:文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