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糟了是心動的感覺!十堰一小伙炒的小龍蝦看一眼就流口水了

十堰生活 發佈 2020-05-16T08:08:47+00:00

在口味上,董偉非常細心,單是麻辣口味,就分為微微辣、微辣、中辣、麻辣和特辣5種,這大概是他一天能賣200多斤,生意火爆、口碑很好的原因之一。


汪曾祺曾說:「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逛菜市,要趕早!13日早7時,記者走進東嶽市場,魚肉腥氣、食物油氣、大白菜的泥土氣、滷味的醬香氣……各種氣味混合交融,生動鮮明。它們給人的啟示簡單明了: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位於東嶽市場213號的「董師傅懂大蝦」攤位上,一片忙碌的身影。兩口子一個刷蝦,一個炸蝦,配合默契,從開始只為養家餬口、賺點辛苦錢,到現在註冊商標,立志把品牌推廣到全國,他們一路奮鬥,過上了紅紅火火的生活。

多次創業 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

今年37歲的潘偉,老家在鄖陽區,之前在深圳打工,2012年認識了小一歲的丹江口小伙董軍,兩人回十堰結婚。

在做蝦之前,董軍創業多次,雖然都沒成功,但他一直堅信自己可以!靠著之前他在酒店干廚師的經驗,和媳婦任勞任怨的性格,2013年兩口子在東嶽市場紮根,冬天賣驢肉、牛羊肉、肥腸火鍋,夏天專做小龍蝦,辛辛苦苦慢慢積累,在市場附近買了房子,在十堰安了家。

凌晨4點多,兩口子就去老虎溝市場挑蝦。董偉對食材要求嚴格:「我們選用的蝦全部是鮮活的,而且個頭大。因此,必須趕早,越早可挑選的食材越多!」

「一天最多能賣200多斤小龍蝦。清晨五六點回到店裡,我開始刷蝦,一直刷到上午11點。說辛苦我沒感覺,習慣了。」潘偉笑著說,每逢節假日,常有十幾人排隊買蝦,4口鍋同時炒蝦。每次聽到大家誇他們家的蝦做得好吃,兩口子特別開心。

女兒今年6歲,白天自己在家學習,午飯時間到店裡吃飯。「我們都在店裡忙,沒空管她,好在她的自理能力還可以。」潘偉很欣慰,女兒年紀小,但非常懂事,理解父母的工作。

上午刷完蝦,董軍炒蝦,潘偉配料、打包、收錢,兩人配合默契,一直站著忙碌。下午1點到3點,菜場的人流量漸少,兩人才能稍微休息一會兒。下午4點又開始迎接晚市的食客,一直忙到夜裡10點多才能收攤回家。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食客不願出門,為此,董軍推出了外賣訂單,一天能接到幾十單生意。

註冊商標 力爭打造十堰美食品牌

說話間,已經快上午8點了,記者恰巧遇到本報一名發行員,將當日《十堰晚報》送到董軍、潘偉的蝦攤上。

「我可是你們報紙的老讀者,訂閱《十堰晚報》好多年了!」董偉告訴記者,最早做這個店,就是想養家餬口,賺點辛苦錢,現在通過每天讀書看報學習和食客的鼓勵,也有了長遠規劃。

去年7月,董軍註冊商標「董師傅懂大蝦」。為什麼要創立自己的品牌?他坦言:「之前有人冒充我在別處開店,所以我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品牌和口碑。」

還有一個原因,從十堰到武漢、北京和上海等地工作的人很多,經常有人聯繫董軍,要求把炒好的小龍蝦做成真空包裝,然後發快遞寄給他們解饞。董軍感覺到,他做的蝦不僅在十堰有市場,也可以銷往全國各地。有了自己的商標之後,董軍想把蝦球作為十堰特色美食推廣,發展連鎖加盟,將「董師傅懂大蝦」品牌店開到全國各地。

認真做蝦 精細化烹製贏得顧客

記者現場觀察到,潘偉刷蝦十分仔細,每一隻小龍蝦都要手工掰開,只留蝦尾,反覆刷洗肚皮和蝦背,然後一個個抽蝦線,再用清水沖洗三遍,過程繁瑣,但能保證食材幹凈。通常三斤半到四斤蝦,才能剝出一斤蝦尾。只賣蝦尾,是董偉堅持的特色做法。

清洗乾淨後,將所有蝦尾油炸一遍,高溫殺菌。記者現場看到,董偉將品牌桶裝油倒入油鍋,都是當天新鮮入鍋,不反覆使用。食客來後,安心挑選稱重即可,再根據自己的口味現場炒制,蒜蓉、麻辣、糖醋、五香多種口味供選。在口味上,董偉非常細心,單是麻辣口味,就分為微微辣、微辣、中辣、麻辣和特辣5種,這大概是他一天能賣200多斤,生意火爆、口碑很好的原因之一。

炸料、顛勺、翻滾、熬煮、入味……先大火下鍋,再小火燜熟,炒蝦的火候把控很關鍵,多一分肉老,少一分沒味。而且根據不同的季節,蝦的鮮嫩、成熟程度不同,炒制時間也有所區分。比如,3月,炒蝦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5月,炒蝦時間為15—20分鐘;7月,炒蝦時間在20分鐘以上。

出鍋後的小龍蝦色澤亮紅,湯汁濃郁。剝開一個蝦尾,蝦肉白嫩飽滿,輕咬一口,湯汁鮮美,肉質緊實鮮嫩,完全停不了嘴。

一位熟客稱了兩斤蝦,笑呵呵地告訴記者:「這家蝦乾淨、好吃,老闆人也好,我們全家都愛吃,尤其是小孫子,一頓能吃一斤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註:13807280110,報料電話:0719-811011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