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距離人命關天

龍巖資訊 發佈 2020-05-10T02:15:48+00:00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胡善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近日指出,新冠病毒將與我們長期共存,控制疫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胡善聯

本報記者 雷 妍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近日指出,新冠病毒將與我們長期共存,控制疫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全球多個國家陸續採取了「社交隔離」措施對抗疫情。英國政府首席醫學顧問克里斯·惠蒂稱,英國至少在年底前仍需維持社交隔離措施,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專家在《科學》雜誌發文稱,間歇性社交隔離措施或需延長至2022年。

社交隔離切斷傳染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國在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舉國體制下開展了社交隔離。抗疫成果初現後,美國耶魯大學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援引相關研究結果稱,中國嚴格的社交隔離措施使新冠肺炎從1人傳染3.8人下降到0.32人。其原理在於,社交隔離可防止感染者與健康人群密切接觸,從而切斷潛在的傳染鏈。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表示,社交隔離措施有兩個層面。其一,停課、停工、封城等措施,讓大家儘量閉門不出,避免人群聚集。這主要依靠政府主導,能在大範圍內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其二,在不得已外出時與人保持安全距離。胡善聯解釋說,新冠肺炎與流感、結核病等呼吸道傳染病相似,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即患者通過說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將含有病毒的飛沫噴出,被周圍人吸入,從而引起感染。飛沫直徑一般在100~200微米,由於重力的作用很容易落到地面,噴射範圍一般不超過1米。因此,我國專家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比較合適。

目前,一些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認同社交隔離效果,並採取了相應措施,但尺度把握略有不同。比如,新加坡政府規定,所有公共場合的體育賽事、展覽、演唱會,或是超過10人的聚會都必須取消,人與人之間若未保持1米距離,將面臨最高6個月的監禁及1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萬元)的罰款;義大利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城」禁令,停止所有非必要的生產活動和商業活動,餐館可在6~18時營業,但顧客間要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在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居家令延長至5月15日,並要求民眾在無法保持6英尺(約1.8米)社交距離的公共場合佩戴口罩。不過,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上述文章中稱:「單純靠一段時間的社交隔離是不夠的。在計算機模擬的場景中,當社交隔離措施暫停,感染會再次出現。」文章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夏天基本會得到控制,但秋天很有可能會捲土重來,因此「僅僅一次干預措施不足以將新冠肺炎的患病率維持在美國的重症監護能力之內。」研究者認為,目前已無法追蹤和根除病毒,建議每隔20周對某些區域實行「間歇性隔離措施」,直到2022年,除非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開發出疫苗並全民接種。如果稍有好轉便取消社交隔離政策,只會推遲峰值的到來,導致疫情更加嚴重。

保持社交距離不會減少親密感

社交隔離對控制疫情擴散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也有人稱其會導致心理問題。日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長時間的社交隔離往往容易讓人抑鬱、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朱莉安娜·霍爾特·倫斯塔德表示,在實驗室研究中,即使短時間的社交隔離,也能觀察到人的血壓出現變化,壓力激素水平開始升高。「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她說:「如果缺乏社會接觸,大腦就會發出與戰鬥、逃跑相關的信號,整個人將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胡善聯則認為,我國目前的社交隔離政策應該不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影響,因為人類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原本就需要保持一定距離。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劃分為四種:1.公共距離,近範圍為3.7~7.6米,遠範圍在7.6米以上,一般適用於演講者與聽眾、極為生疏的交談及非正式場合。2.社交距離,1.2~3.7米,就像隔了一張辦公桌的距離。一般工作場合,人們多採用這種距離交流,體現出一種社交性或禮節上的較正式關係。3.個人距離,0.45~1.2米,一般伸手就能碰到對方,是非正式個人交談時最經常保持的距離。4.親密距離,人際交往中的最小距離,通常在15厘米之內,親人、很熟的朋友、情侶和夫妻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生活中,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在周圍劃定出一個「自我空間」,當有不熟悉的人「闖入」這個空間,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目前,我國已逐步復工復產復學,人們可以走出家門,進行適當的活動與交流,除戴口罩外,主要的防疫措施便是「與他人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這一規定與我們的心理舒適區其實是趨同的。只是在疫情出現之前,我國人口密度大,陌生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如排隊、購物、就餐等難以避免,而疫情恰恰給了我們改變現狀的動力。從長遠來看,拉寬人與人的社交距離是非常有益的實踐。同時,大多數人與家人之間的親密溝通並沒有受到限制,親密距離內的交流才是獲得親密感的主要途徑。胡善聯強調,保持社交距離並不意味著停止交流與溝通,即使不能與家人、好友近距離接觸,也可以通過通信軟體視頻互動。

保持距離應成為常態

疫情之下,我國各行各業都在建立新的社交秩序,這是培養新衛生習慣的良好開端。比如,一些已經開放的旅遊景點,入園人數定為高峰時期人數的30%,並且要分批進入,使得一定空間裡的人員密度大大降低;在課堂上,學生座位間隔增大;一些餐廳也主動增加了座位間的距離,有些還在餐桌周圍增加隔板,以減少飛沫傳播的機會。將於6月1日正式實施的《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立法的形式,將在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時要遮掩口鼻,患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時要佩戴口罩,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應當設置「一米線」等文明引導標識等寫入其中,目的就是引導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對於個人,胡善聯表示,在外就餐、戶外運動、工作、開會、上課等時,都要儘量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並戴好口罩。如果外部環境不盡如人意,就應主動創造「距離」,比如打包食物到辦公室工位就餐;戶外運動時看到有未戴口罩者要提前遠離;不得不開會時主動拉開與他人的距離,戴好口罩少交流等。

「保持社交距離也應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並長期堅持下去。」胡善聯說,在一些歐美國家,1米的社交距離是常態,「芬蘭式排隊」中,人與人的間隔更大,普遍在3米左右。這一方面提供給個人足夠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傳染病風險。胡善聯呼籲,疫情過去後,希望人們能在排隊、購物、就餐等社會活動中繼續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來源:生命時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