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夜空,見證著我的成長,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三人隨筆 發佈 2020-06-03T04:45:48+00:00

#抬頭有星空 夜色更精彩# #第二屆今日頭條全國新寫作大賽# #vivo X50#我老家在湖北恩施,那裡山清水秀,天空蔚藍。特別是晴天的夜晚,密密麻麻的星星鑲嵌在天空里。有的大,像一盞遠處的燈,有的小,仿如螢火蟲一般,不仔細看,根本注意不到。

#抬頭有星空 夜色更精彩# #第二屆今日頭條全國新寫作大賽# #vivo X50#

我老家在湖北恩施,那裡山清水秀,天空蔚藍。特別是晴天的夜晚,密密麻麻的星星鑲嵌在天空里。有的大,像一盞遠處的燈,有的小,仿如螢火蟲一般,不仔細看,根本注意不到。

每到夏天的晚上,我們小孩子總不願回到屋裡。在沒有月光的夜裡,到處都比較暗,我們不敢亂跑,仰望夜空,成了我們樂此不疲的事情。有時一道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從空中划過,然後消失在了天邊。我們小孩不知道那叫「流星」,便用了一個很形象,但不太雅的說法——星星在拉屎。雖然叫「屎」,可我們一點也不嫌棄,總想著能追到天邊,看看星星拉的屎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邊大喊著「星星拉屎了」邊追著流星跑,但是,每次她都落到遙遠的天邊,怎麼也找不到。

外婆家住在高山上,在挖好的公路邊,我們偶爾會撿到透明的、細長的石頭。稜角分明,就像是用鋒利的刀切割成的一樣。這麼透明,這麼純凈,讓我們又想起了星星拉屎的事情來。所以,我們叫這種石頭為「星星屎」,估計也是覺得那個字有點不配這麼美的石頭,後來就叫「星星石」了,像星辰一般的石頭。

上學以後,我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數星星,看看誰能夠數得最多。有些星星很頑皮,眨著眼睛,讓你很難將它看清。所以,數來數去,總是數不准。每個人的數字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堅信自己的數字是準確的。這時也知道了牛郎織女的故事,我們爭吵著哪顆是牛郎,哪顆是織女。然後,在他們之間,總要找出一條路來,想像著他們相見時的情景。

這些星星為什麼會掛在天上?它們怎麼就能不掉下來呢?星星為什麼還會拉屎呢?有的說是有黑色繩子栓著在,有的說它們有看不見的翅膀,有的說它們是浮著在雲里。我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直到大人們的喊聲傳來,「再不回來我們就關門了!」我們才會慢慢騰騰地分開。臨走之前當然忘不了那句話,「明天我們還看星星啊。」

如果是月圓的夜晚,月光將大地照得如同白晝。月光和陽光完全不同,沒有那麼刺眼,不像是要穿透一切。月光下的小朋友們,全身都隱隱發著柔光,臉上五官不再稜角分明,就是身上穿著的破衣,也變得好看起來。月亮周圍的星星看不見了,但月亮上的陰影卻能看得清清楚楚。它毫不保留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桂花樹在哪裡,吳剛在哪裡,嫦娥還有玉兔在哪裡,就連吳剛手裡的斧頭,我們似乎全都看見了

第一次讀到李白「高樓危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詩句的時候,我真的能想像到「手可摘星辰」的樣子。也感嘆我們天天仰望著的夜空,竟然能夠如此地描寫出來,短短几句話,卻意味深長。總想著外婆家比我家住得高多了,她家會不會離星星近得多,伸手就可以摘到?但是,到了外婆家,發現它們還是遙不可及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讓我靜靜地望著月亮,竟然陷入了沉思。是啊,這個月亮是誰第一個見到它的呢?它照的第一個人又是誰?腦海中知道的人名紛紛蹦了出來,女媧?黃帝?後裔?商紂王?妲己?孫悟空?如來?也許就是和我一樣的無名之人?我也不知道答案

當我獨自一人靜靜地看著月亮的時候,李白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看著月亮,再看看地上我的影子,這不就是三個人麼?我手舞足蹈,影子也手舞足蹈,唯有月亮,靜靜地看著我們,好像大人看著孩子做著無聊的遊戲一般,有些不屑的樣子

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離開同學們,便不由得想起了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啊,為什麼月亮就不能一直是圓圓的,非要有圓有缺呢?人們為什麼不能一直在一起,非要有悲歡離合呢?生活想來就是如此,圓滿者少,殘缺時多。不過也不用過於悲傷,月亮缺了不就還會圓麼?人們離開了不是還有相聚的時候麼?

遠離家鄉之後,我還是喜歡仰望夜空,但是這裡的夜空好像不一樣了,星星沒有那麼多,月亮也沒有那麼近了。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確實說出了我的心聲。故鄉的月亮確實要明亮得多,而不像是我現在看到的,好像蒙了一層灰塵一般。平原的夜空,比山區的夜空要開闊得多,起伏的山巒沒有了。「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長江之水,在月光里,一直望不到盡頭。朔江而上,仿佛又到了大山裡的故鄉。

我從不懂事的兒童,變成了居住在外的中年人,仰望夜空成了我的一種習慣,今天的月亮好圓啊,咦,為什麼天空中沒有多少星星呢?我在變,夜空其實也在變。在夜空里,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有嫦娥,有詩人,有古人,有故人,有豪邁,有悲歡。地上的一切,其實在夜空里也在上演。雖然演員只有月亮和星星,但卻比地上更加精彩。

古人曾經仰望過夜空,我也仰望著夜空,我跟他們的距離好像變得很短了。張若虛、李白、杜甫、蘇軾,我們看到了同樣一個月亮,看到了同樣的星星。後面還會有人像我們一樣,也會不斷地仰望夜空,他們會想起誰?估計想不到我,甚至連我的名字也不知道。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的目光在夜空中也曾經交會過。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正如張若虛所說,一代又一代的人,看到的月亮其實是一樣的。老家有個說法,說人死了之後,會升到天空,變成一顆星星,一直掛在天上。但我不知道哪顆星是張若虛,哪顆星是李白,哪顆星是杜甫。我相信,他們一定是天上最亮的星星。在浩如煙海的夜空里,哪兒是我將來的位置?會不會有人看得見我?估計我是想得有點多了。

感謝夜空,讓我有了昂起頭的習慣,也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讓我的眼光越過了大山,超越了時空。有時我在想,夜空會不會是大地所做的夢?和現實完全不一樣,那麼安靜,那麼唯美。而我們,卻能看到這個夢,無疑是幸運的。腳下的路固然很重要,頭上的夜空也同樣精彩。想像如果有一天,我們看不見了漫天的星辰,看不見了月亮,生活得有多麼的無味無趣?給後人留下一片純凈的夜空,這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而故鄉的夜空,格外地靚麗,總是在吸引著我。我有多久沒有見過故鄉的夜空了?也許,我該回家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