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心血管疾病的「密友」,您有幾個?

藥師不姓黃 發佈 2020-06-03T07:45:57+00:00

心血管疾病發病隱匿、潛伏期長,常常是一體多病、一因多果、相互關聯,一種疾病往往會造成另一種疾病的發生。

來源人衛健康

心血管疾病發病隱匿、潛伏期長,常常是一體多病、一因多果、相互關聯,一種疾病往往會造成另一種疾病的發生。眾多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危險因素是行為因素,如高鹽飲食、高脂飲食、吸菸、酗酒、肥胖、缺少運動、心理壓力等。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把心血管疾病研究為生活方式病。

當然,心血管病的產生也有非行為因素,如年齡、性別、遺傳等,一般說來,年齡越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越大;男性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略高於女性。我國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以下因素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近年研究還發現一些新顯現的危險因素,包括炎症因子、新的脂質危險因素、促凝血因素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都與冠心病發病危險增高有關。此外,基因多態性和基因異常也直接影響脂蛋白、血糖和血壓的調控。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1. 年齡:男性>55歲,女性>65歲。

2. 性別:成年後的任何一個年齡段,男性危險均高於女性,但女性在絕經後危險性顯著增加,並逐漸接近男性。

3. 早發冠心病家族史:一級親屬如父母或同胞在50歲以前發生冠心病或周圍血管疾病者,其發生冠心病的相對風險比一般人明顯增高。

4. 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個人史:已發生周圍血管病、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險增加。

5. 吸菸:吸菸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菸草中的尼古丁和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對心臟、冠狀動脈、血液有明顯的影響,尼古丁可暫時增加心率和血壓,增加心肌對氧的需求;一氧化碳可阻礙血液氧氣的運輸和利用。吸菸還可增加血小板粘滯性,損傷動脈內皮,抑制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長期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6. 高血壓:高血壓病程長,可達10餘年至數十年,早期僅表現為心排血量增加和全身小動脈張力的增加,持續發展的結果可導致心、腦等重要靶器官缺血操作,同時,長期高血壓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及發展,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腦部小動脈硬化、血栓形成,並發腦出血等。

因此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研究已經證實,高血壓(治療或未治療)是冠心病獨立的危險因素,血壓升高與冠心病危險之間呈連續的相關性。

7. 血脂異常:研究表明血漿總膽固醇升高(≥5.72mmol/L或220mg/dl),低密度脂蛋白‐C(≥3.64mmol/L或14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C(<1.0mmol/L或40mg/dl)是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

8.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腦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險顯著增加。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危險性高於男性。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專家組第三次指南(ATPIII)中將糖尿病定為冠心病的惡等危症。

9. 超重及肥胖:研究表明,超重(體重指數≥24kg/m2但<28kg/m2)及肥胖(體重指數≥28kg/m2)是冠心病、高血壓發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可使患高血壓的危險增加2~6倍。其危險性的增加在青年人和中年人中最大,特別是腹性肥胖(男性腰圍≥85c m,女性≥80c m)者。

10. 缺少體力活動: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缺乏體力活動(指少於每周3~5天,每天少於30分鐘的鍛鍊)的人,其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的患病率明顯高於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不參加運動會增加並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缺乏體力活動是冠心病的獨立的危險因素。

11. 高敏C反應蛋白:≥3mg/L或C反應蛋白≥10mg/L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

12. 不合理膳食:有研究證實,血壓與鉀、鈣的攝入呈負相關,而高鹽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高鹽、低鉀、低鈣的膳食者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高鹽飲食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間接危險因素。

13. 酗酒:有研究表明,無論是一次醉酒還是長期酗酒都會增加出血性腦卒中。這是因為酒精可使血液中血小板數量增加,腦血流調節不良,進而導致高血壓、心率失常與高血脂。

14. 心理壓力:社會壓力、家庭矛盾、人際關係緊張等導致的長期消極情緒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因素;急性的情緒變化是心肌梗死發作的重要誘發因素。此外,A型性格者冠心病的發病率也較高。

15. 生物遺傳因素:有關研究結果提示:高血壓的遺傳度為60%,因此,遺傳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要特別注意預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