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客車指標配置調整是利益格局重新劃分

中國經濟時報 發佈 2020-06-08T02:47:12+00:00

自2020年6月1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公布以後,引起了北京市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優先解決無車家庭擁車需求最為核心。

本報記者 呂紅星

自2020年6月1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布以後,引起了北京市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優先解決無車家庭擁車需求最為核心。北京實施了近10年的汽車限購政策將迎來重要調整。

指標配置方式調整可以部分緩解問題

「以往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存在一些問題,有迫切用車需求的無車家庭無法滿足需求,或用車成本高、車牌成為稀缺資源後尋租現象頻發,此次指標配置方式調整是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劃分,是對既有問題的回應,能部分緩解這些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周毅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依據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官網公布的內容和這幾天網絡留言來看,民眾主要對以下三部分調整最感興趣。第一,在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普通指標搖號和新能源指標輪候配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第二,從設置積分規則和配額分配比例兩個方面,大幅度優先向無車家庭傾斜。第三,2020年下半年,擬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指標,全部向無車家庭配置。

北京市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政策優化方案確立了「每人最多可以保留1個指標」的原則。一人名下多車的,車輛所有人可以一直使用到車輛報廢,需要更新時只可選擇其中一輛申請更新指標。同時,允許名下有多輛車的個人向其符合一定條件的配偶、父母、子女轉移登記多餘的車輛,但受讓方與車輛登記所有人的親屬關係存續期須滿1年。

新政取消了申請更新指標的時限要求,但申請到更新指標以後,指標有效期仍為12個月不變。指標配置由現行每2個月配置一次,改為每年5月配置新能源指標,6月和12月配置普通指標。

北京市小客車搖號要求改革的呼聲一直很高。今年兩會期間,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共北京市昌平區委常委王燕慶在《關於解決京籍市民購車出行問題的提案》中提出:京籍無車家庭,第一輛車無需搖號,直接分配購車指標;非京籍已不在北京工作人員的京牌,應該收回等。

「讓有真實用車需求的家庭都能滿足需求的出發點是好的,需要先摸清京籍無車家庭有多少存量、是否都需要車輛、有無可能分配指標後再淪為尋租工具等,還要考慮到道路交通和環境承載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可能影響社會公平的因素,之後才能科學判斷。」周毅表示。

探討創新其他車牌配置方式的可行性

通過梳理網民的意見,記者發現,儘管多數人對搖號新政普遍持歡迎態度,但在一些人看來,搖號新政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有網友表示,新政策規定如果有家庭自願組成家庭單位參與搖號後,無論是搖號還是新能源積分排序,只要中籤,之後的10年內,家庭戶所有成員不得再次參與到搖號系統中,其中包括新能源排隊輪候。

為了防止因此導致的高額離婚率,該政策規定如家庭戶中籤後發生離異的,無京牌一方10年內不得參與搖號,禁搖期長達10年或許不太公平。再加上積分排序給的只是新能源汽車,正常的市區代步或許還可以,但是路程只要稍微延長一點,新能源車就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在該政策的影響下,部分家庭很有可能保持現狀不變,全家人繼續參與普通小客車指標搖號,部分人口較少的家庭可能會參與積分排序去獲得新能源車牌,進而導致搖號人數減少,那麼個人申請者的中籤幾率就會隨之提升。

有網友指出,2萬個新能源指標還是太少,應該再增加一些。在周毅看來,此次指標配置方式調整尚處於公開徵求意見階段,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很正常,新政是否合理取決於在總體層面能多大程度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加劇了問題還是減緩了衝突。宜兼顧效率和公平,完善車牌退出市場的機制,探討創新其他車牌配置方式的可行性。

北京作為首都,此次調整小客車指標分配,既是環保題、經濟題,同時也是民生題。搖號政策的調整,不是簡單的加法與減法,更不是一腳踩到底的「油門」和「剎車」,應該是動態的,在保環保、促銷費、穩民生設計方面綜合考慮,最大限度地平衡三者之間的關係才是最佳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