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原來車企也講究品牌大作戰

中國汽車消費網 發佈 2020-06-14T01:32:08+00:00

說是同一款車也並不是完全相同,外形細節會根據兩家合資車企家族風格不同有所改動,配置和定價上也會有細小差異,但三大件、空間表現、內飾設計等等這些核心因素完全一致,本質上沒變,可認為是同一款車。

  對於任何一家車企來說,它們都會有自己的品牌戰略,比如大到如何定位自己的品牌,小到該推出怎樣的車型定位來布局市場等等,這說白了都是為了讓自身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本次我們就帶大家看看車市那些比較常見的「品牌戰略」。

  1.「雙車戰略」

  代表品牌:本田、豐田

  不少外資車企都會和兩家自主車企合資,比如說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就是本田在國內的兩家合資公司。拿本田舉例,「雙車戰略」的意思就是同一款車既在東本賣,也會在廣本賣。比如東本的CR-V和廣本的皓影;東本的UR-V和冠道等等,都是我們所說的同一款車的代表。


上圖為東風本田CR-V/下圖為廣汽本田皓影


  說是同一款車也並不是完全相同,外形細節會根據兩家合資車企家族風格不同有所改動,配置和定價上也會有細小差異,但三大件、空間表現、內飾設計等等這些核心因素完全一致,本質上沒變,可認為是同一款車。


上圖為一汽豐田奕澤/下圖為廣汽豐田C-HR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可以降低成本,無需在花費不必要的設計費用;同時可以很好的平衡兩家合資的自主車企利益,更重要的是能提升母品牌本田的銷量和影響力。「雙車戰略」只是在本田品牌上運用較早而且表現明顯,並不局限於本田,比如像現在的大眾、豐田其實也都是這種「雙車戰略」的代表。

  2.「題海戰術」
  代表品牌:大眾

  大眾的「題海戰術」其實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多生孩子好打架」。我們知道對於一個單一汽車廠商而言,在某一個細分市場基本只會投放一款車型來征戰市場。大眾不同,尤其是像合資緊湊車以及合資緊湊SUV這種大熱門市場,大眾會廣散網,多撈魚。


大眾朗逸

  比如在合資緊湊車市場,一汽-大眾就有高爾夫、速騰、寶來等車型;上汽大眾有桑塔納、朗逸、凌渡。也就是說在合資緊湊車這個單一市場,大眾就有6款不同的車型投放。這些車型肯定會有一些定位上的細小差異,但得益於家族設計以及共享平台/動力總成等原因,它們平攤下來的研發成本並不高。


大眾速騰

  敢有如此做法的品牌似乎僅大眾一家,勇氣自然是來自於大眾在國內的超強影響力。想想看在一個大熱門的細分市場,隨便推出一款掛著大眾標且研發成本並不高的車,就能獲得不錯的銷量,這事擱誰不干呢?

  3.「越級競爭」
  代表品牌:凱迪拉克、雷克薩斯

  簡單而言,「越級競爭」就是拿高一級別的車型來競爭低一級別的車型,而兩車價格還比較接近,這就會給消費者一個占便宜的心理:價位差不多的兩車,A車比B車定位更高,尺寸更大,買A車豈不比買B車划算?


凱迪拉克CT4

  採用「越級競爭」戰略布局最清晰的品牌就是凱迪拉克。目前凱迪拉克旗下轎車CT4、CT5以及CT6,其中定位中型車的CT4競爭奔馳A級這個這個緊湊車市場、CT5競爭奔馳C這個中級車市場、CT6競爭奔馳E這個級別,都是「以大欺小」、「越級競爭」的代表。


雷克薩斯ES

  「越級競爭」並不局限於品牌,在車型中非常常見,尤其是目前車市競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絕大多數車企推出的車型都會採用「越級競爭」的形式,比如像中大型車定位的雷克薩斯ES和沃爾沃S90競爭的都是寶馬3系這種中級車市場,甚至在不少國產車型上「越級競爭」也屢見不鮮。「越級競爭」或許並非是它們本意,可能由於車型大幅度優惠、原汁原味引入沒有進行本土化加長等都是造成「錯位競爭」的原因所在。

  4.自主推高端品牌
  代表車型:長城、吉利、奇瑞

  近幾年尤其是自主車企,似乎都熱衷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這其中像長城的WEY、吉利的領克、奇瑞的星途都是這其中的代表。當然,遠不止這三家,這只能看做一次燎原之火,未來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自主車企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


WEY VV7

  自主車企近些年都在大談「品牌向上」,說白了就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縱所周知,自主品牌旗下車型一直以來都是給人一種低廉、走高性價比路線的形象。相比於合資車型,品牌集體成為劣勢,也讓很多人在選車過程中對自主品牌行使了「一票否決權」。


領克01

  在母品牌的基礎上推出高端品牌是一個提升品牌形象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但路途並不好走。早年間,奇瑞就推出過瑞麒、觀致等高端品牌,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目前強勢的自主品牌比如哈弗、吉利已經有著不錯的影響力,它們的高端品牌WEY和領克也漸入佳境,得到消費者認可,這對於自主車企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勵,也是我認為為何日後自主高端品牌會越來越多的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