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團結報黨派e家 發佈 2020-06-13T04:37:37+00:00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主場城市有關活動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舉行。

貴州省納雍縣昆寨民族中學的學生表演滾山珠

今天(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主場城市有關活動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

那你知道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這與民主黨派成員的努力分不開呢!一起來和團結妹看看這其中的故事吧!

1

在漫長的歲月中,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包括以物質形態存在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等;也包括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世代口頭傳說、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和手工技藝等,其種類之繁多、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為世界少有。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關注文化遺產保護的民進中央原副主席馮驥才就提出:希望中國也像歐洲一些國家那樣,確定一個「文化遺產日」。

馮驥才是中國當代作家、畫家、文化學者和教授,被評論界稱為「現代文人畫的代表」。近二十年來,他投身於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和民間文化搶救。倡導與主持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並致力推動傳統村落的保護,對當代中國社會產生廣泛影響。

馮驥才

在2004年和2005年的兩會上,馮驥才提交了《關於建議國家設立文化遺產日的提案》。

2005年7月,鄭孝燮、宿白、謝凝高、黃景略、李伯謙、吳良鏞、舒乙、徐苹芳、傅熹年、常沙娜、謝辰生(排名以倡議信上的簽名為序)等11名專家學者聯名致信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倡議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

這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吳良鏞是民盟盟員,他從事建築教育及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曾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吳良鏞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吳良鏞

2005年12月,國務院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這對於加強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進先進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物工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9月,國務院批覆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此外,從2009年國家文物局創設主場城市活動機制以來,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國家文物局都選取一座城市舉辦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

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的維摩鄉白沙坡村女子在進行彝族非遺刺繡

歷年活動主題

  • 2006年: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

  • 2007年:保護文化遺產,構建和諧社會

  • 2008年:文化遺產人人保護,保護成果人人共享

  • 2009年:保護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發展

  • 2010年:非遺保護,人人參與

  • 2011年:文化遺產與美好生活

  • 2012年:文化遺產與文化繁榮

  • 2013年:文化遺產與全面小康

  • 2014年: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 2015年:保護成果全民共享

  • 2016年: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 2017年: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

  • 2018年: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

  • 2019年: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

  • 2020年: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作者 _ 《團結報》記者 李可

本期編輯 _ 何佳伶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