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晨昏線、晝長、夜長、澳大利壓的氣候)

高中地理輔導 發佈 2020-04-16T23:22:07+00:00

圖1晨昏線示意圖2、晝長、夜長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關,太陽直射地球哪個半球,那個半球便晝長夜短,且越往極點,晝越長夜越短。

知識點

  • 1、晨昏線

地球上白天與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晨昏線」。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順著自轉的方向,由黑夜進入白天的分界線,叫做晨線;由白天進入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昏線。根據晨昏線,可以判斷時間、季節和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

①判斷時間。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早上6:00,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晚上18:00;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為0:00,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為正午12:00;

②判斷季節。a)晨昏線與北極圈相交,且北極圈以北一直處於白天,則為夏至;若北極圈以北一直處於黑夜,則為冬至;b)晨昏線與北極點相交,則為春分或者秋分;

③判斷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a)晝半球的中央經線,即為太陽直射點的經度;b)太陽直射點的緯度=90°-晨昏圈最北端的緯度,例如晨昏圈最北端為66°34′N(北極圈),則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23°26′N或23°26′S,然後根據北極點的極晝極夜情況,進一步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 2、晝長、夜長

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關,太陽直射地球哪個半球,那個半球便晝長夜短,且越往極點,晝越長夜越短。晝長夜長的主要規律如下: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有地區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點附近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所有地區晝短夜長,且越往南,晝越短夜越短,南極點附近出現極夜現象;

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所有地區晝短夜長,且越往北,晝越短夜越長,北極點附近出現極夜現象;南半球所有地區晝長夜短,且越往南,晝越長夜越短,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

③春分/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世界所有地區的晝長=夜長=12小時。

已知晝長,可以計算出日出日落時間,計算公式分別為:

①日出時間=12:00-晝長÷2,晝長越長,日出越早;

②日落時間=12:00+晝長÷2,晝長越長,日落越晚。


例題

答案:B、D

精講精析:(1)分析晨昏線與日出時間。①當南極中山站(69°S)出現極夜時,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21°N左右),晨線的方向為:西北-東南;②甲乙兩地同時看到日出,表明兩地同時位於晨線上;③甲地看到日出為當地時間5時40分,乙地為當地時間6時20分。由於赤道地區全年都為6時日出,因此甲乙兩地肯定一個位於赤道以北、一個位於赤道以南;④日出時間=12:00-晝長/2,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因此日出更早;南半球晝短夜長,因此日出更晚。因此甲地位於北半球,乙地位於南半球;⑤由於甲乙兩地都位於晨線上,且晨線走向為西北-東南,因此北半球的甲地,位於南半球的乙地的西北方。

(2)分析各地的地理現象。①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21°N左右),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②歐洲北部的暴風雪主要發生在冬季和春季,不是夏季;③澳大利壓此時為冬季,東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較多,不易發生森林火災;④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為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⑤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墨西哥灣的熱帶氣旋活動頻繁。


總結

  • 澳大利壓的氣候

本節例題的解題思路為:①根據極夜的緯度,確定季節,並倒推太陽直射點的緯度;②根據季節,分析晨線的傾斜方向;③根據季節,分析南北半球的晝長,進而分析日出的早晚;④根據日出早晚和晨線的傾向,確定甲乙兩地的相對位置;⑤根據季節,分析各地的氣候。

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在考試中多次出現,需要重點掌握。澳大利壓位於南半球(10°S~42°S)、東半球(113°E~153°E),南回歸線穿過其中,四面都是海洋。澳大利亞主要分布著7種氣候,大致關於南回歸線對稱,各種氣候的成因分別為:

①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信風帶+迎風坡、沿岸暖流;

②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迎風坡、沿岸暖流;

③溫帶海洋性氣候:盛行西風帶、沿岸暖流

④地中海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西風帶;

⑤熱帶、亞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氣壓帶+信風帶+副熱帶高氣壓帶、背風坡;

⑥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信風帶、背風坡、沿岸寒流。

從澳大利壓的氣候分布圖中可以看出,東岸的氣候更加濕潤,西岸更加乾燥,這主要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

①地形。澳大利壓東岸為大分水嶺(山地),為東南季風的迎風坡;

②洋流。東岸為暖流,可以增溫增濕;西岸為寒流,降溫減濕。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