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喪亂貼》書寫動作圖

書畫鑑賞典評收藏 發佈 2020-05-05T06:28:37+00:00

1、「蓋」字自右上空,側筆取勢,入紙筆左轉右行,隨機提筆右轉,自然引帶,入紙右轉筆,再右轉筆,再折筆右下行,再折筆左轉左下行進,再折筆右轉向右上行進,隨行右轉,提起,空中左轉,側筆落下,提起,空中右轉,側筆落下入紙右轉提筆引帶,再左轉入紙右行,完成「蓋」字。

1、「蓋」 字

自右上空,側筆取勢,入紙筆左轉右行,隨機提筆右轉,自然引帶,入紙右轉筆,再右轉筆,再折筆右下行,再折筆左轉左下行進,再折筆右轉向右上行進,隨行右轉,提起,空中左轉,側筆落下,提起,空中右轉,側筆落下入紙右轉提筆引帶,再左轉入紙右行,完成「蓋」字。

2、「之」字

自左上空,側筆取勢,入紙右下行,嘎然提起,空中轉筆,入紙左轉隨機提筆,筆斷意連,入紙右轉提筆,空中左轉入紙右轉行進,完成「之」字。

因此,臨帖就是練習用筆動作,日久則熟,契合字帖,一氣貫通,點畫形態則成,書作神采則現。還原掌握的書寫字帖的動作,打出一套連貫流暢、乾淨利落的組合拳,何愁點畫不似,何愁字形不成,何愁精神不活。

三、世上無藏鋒、無露鋒

在平時學習書法中,經常談起藏鋒、露鋒、中鋒、偏鋒等,在用盡心力練習,效果總不盡人意。何也?

我們應該知道,手持毛筆書寫漢字,是連續的動作過程。連續書寫,天經地義、自然存在,無需論證。

所謂藏鋒、露鋒,不過是連貫書寫動作過程中,自然留在紙上的點畫的芒角;所謂中鋒、偏鋒,不過是連貫書寫動作過程中,筆毫行進中的隨機自然的變化。

請看王羲之《蘭亭序》和《二謝帖》中的幾個字。





手持毛筆書寫漢字連續的、整體的、統一的動作過程,在時間空間上是不可分割的。捉筆書寫,成點畫、成字形、成篇章。

談藏鋒、露鋒,中鋒、偏鋒,就是把某一點畫書寫動作,從連續的書寫整體進程的動作中割裂開來,作為孤立的、靜止的、封閉的片斷來研究。不觀全貌,妄談用筆,瞬間將後學引入歧途,害之大矣。如此研究,則是鑽進牛角尖,走進就胡同,寸步難行。

臨帖談藏露,定入誤區,臨寫字帖就變成了畫字、描字,積習難返,終無一成。

世間無藏鋒,無露鋒,無中鋒,無偏鋒,只有連續的、便捷的、自由的書寫。所以,談藏鋒、露鋒、中鋒、偏鋒,是沒有實踐意義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