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女性健康,得先從她的四大特殊生理特點說起,不妨來了解一下

金蘭中醫學社 發佈 2020-03-07T03:33:19+00:00

當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曾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女性,我們將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

當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曾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女性,我們將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的確,這個世界,因女人而精彩。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女科病,多倍於男子」。所以,需要更加關愛女性的健康。

其實古人所說,女子疾病倍於男子,其實主要在於女性的特殊生理,這在古代被稱之為「經帶胎產」,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月經、帶下、妊娠、產育四大方面。這四大方面,雖然都是生理特點,但也是容易被疾病困擾的根源。所以要關愛女性健康,就得先讀懂她的四大特殊生理特點。

一、月經

一般來說,健康的女性在14歲左右,就會月經來潮,第一次來月經,被稱之為「月經初潮」。對於女性月經初潮通常會受到地區、氣候、體質、營養等方面的影響,提前或者推遲,但提前或推遲也得有一個合理範疇。通常,11周歲至18周歲,女子出現月經初潮都是正常的。過早或過晚,都要引起重視,及時檢查。

古人將月經的來臨,用來潮來形容,那麼很多人如果看過潮水的話,一定知道,潮水會有來、也會有退。狹義地講,一個月女性月經周期,算是一個小的潮水漲退,一生女性的月經周期,算是一個大的潮水漲退。

一般來說,健康的女性在49歲左右,就會月經閉止,最後一次月經之後,被稱之為「絕經期」。月經來潮會受很多因素影響,月經閉止也一樣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也會有一個波動的範圍,通常,47~52歲期間出現絕經,都是正常範圍。

月經從初潮到絕經,中間除了妊娠期和哺乳期之外,一般都是按時有規律的來潮。對於女性來說,月經是女性生長發育的重要標誌,也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所以素有女子月經正常身體就正常的說法。

月經來潮是周期性的,而每個女性都會有一個常規的月經周期,一般是3~7天,多數以4~5天為常規周期,過長或過短,都要引起重視,及早排查。月經來潮期間,月經的量也是有規則的,一般來說,每次月經來潮,大約的行經總量為50~80毫升;通常第一天最少,第二天最多,第三天較多,第四天開始減少,漸漸乾淨。

女性在月經來說期間,不僅要注意周期、總量,還是注意月經的顏色和質地。就月經顏色來講,一般都是以暗紅色居多,剛開始會顏色較淡,然後逐漸加深,最後轉為淡紅色,這都是正常的。對於月經的質地,正常情況下,經血應該是不稀不稠、不凝結、無血塊、無特殊氣味。


在月經期間,一般會無不適感覺,但也有一小部分女性在月經前和月經期間有輕微的腰痛、小腹發脹、情緒變化等情況,這都是正常現象。如果月經前和月經期出現難以忍受的腰痛、腹痛等情況,那就需要考慮是痛經的情況了。

所有事物都有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對於女性的月經來說,一般規律是一月一次,但也有兩個月來一次的,這種古人稱之為「並月」;三個月來一次的,稱之為「居經」或「季經」;一年來一次的,稱之為「避年」;終生不來月經卻能懷孕的,稱之為「暗經」;正常的月經期,不來月經,但流鼻血,稱之為「倒經」;受孕之初,依然來月經,但胎兒卻沒有問題的,稱之為「激經」或「盛胎」。凡是遇到這些特殊情況的,都要及時做好排查,以免貽誤病機。

二、帶下

對於「帶下」二字來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一般來說,帶下又有廣義和狹義的概念,廣義的帶下是泛指女性的經帶胎產諸多女性疾病而言;而狹義的帶下就是指女性的白帶而言。當然,現代所說的帶下,都是專指女性白帶而言。

帶下也分生理和病理兩種情況,也就是說通過帶下的一些情況,也可以反饋出女性健康方面的問題,所以也有人說,白帶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一般來說,健康的女性,會有正常的生理性帶下,我們通常稱之為白帶。

《沈氏女科輯要》中曾指出,「帶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潤,本非病也」。生理性帶下,是指潤澤於陰戶、陰道內的無色無臭、黏而不稠的液體,一般量不多,不會外滲。

但如果月經前期以及妊娠期,女性的帶下量會明顯增多,或有少量排出。由於生理性帶下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有時候會略呈白色,所以又稱之為「白帶」。正常的白帶質地是黏而不稠、滑潤如膏、無氣味、無異臭。

三、妊娠

女性從懷孕到分娩這個階段,中醫稱之為「妊娠」。一般來說,女性自懷孕以後,母體就會出現一些變化,比如剛開始出現最明顯的月經停止來潮、飲食偏嗜、噁心作嘔、晨起頭暈等現象,一般不嚴重,經過20~40天,這些症狀會自行消失。

一般到妊娠3個月後,白帶會增多,乳頭乳暈的顏色會加深;妊娠4~5個月後,孕婦可以感覺到胎動,胎體逐漸增大,小腹會逐步膨隆;妊娠6個月後,胎兒逐漸增大,孕婦會有輕度的腫脹。妊娠末期,由於胎兒先露部位壓迫膀胱和直腸,會有小便頻數、大便秘結的現象。

大唐藥王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胎動,六月筋骨立,七月發生,八月臟腑具,九月谷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可謂是對妊娠期間胎兒成長的詳細觀察,是比較準確的。古人所說的「十月懷胎」與現代醫學是完全不謀而合的,現代常以4個星期對應古代一個月,準確度較高。

四、產育

產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分娩,二是產褥,三是哺乳。古往今來,歷代醫家對於女性分娩、產褥和哺乳都會十分重視的,這三個階段聯繫十分緊密,而且這每一個階段,女性都會發生較為急劇的生理變化,所以對這些生理情況,要多了解一些。

(一)分娩

懷孕末期,胎兒及胎衣自母體陰道娩出的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分娩。對於預產期的計算,有幾種方法,一個是陽曆計算法,通常是從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月份加9(或減3),日數加7;二是農曆計算法,也是從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月份加9或減3,日數加14。

孕婦分娩,又稱臨產,一般分娩前會有一些臨產徵兆,比如胎位下移,小腹墜脹,有便意感,或者「見紅」。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在臨產時,會出現腰腹陣陣作痛、逐漸加重,制止產門開全,陰戶窘迫,胎兒、胎衣依次娩出,分娩也就結束了。

在分娩過程中,很多女性對此是有一些恐懼心理和焦躁情緒的,所以要進行早期宣教以及臨時安撫,樹立正確的分娩意識。清代早期有一部產科專著《達生編》,書中記載,「漸痛漸緊,一陣緊一陣,是正產,不必驚慌」,同時還提出了「睡、忍痛、慢臨盆」的六字真言,不宜早期用力,以免氣力消耗,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

(二)產褥

女性分娩後6周之內,都稱之為產褥期。女性在分娩時用力、出汗以及產創出血等,都會損傷人體的陰液,此時的女性身體是「陰血驟虛,陽氣宜浮」,所以需要好好保養,在此期間儘量別讓產婦生病。

在產後一兩天作用,會有輕微的發熱、自汗等陰虛陽旺的現象,如果沒有其他致病因素,這些症狀會很快消失,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在產後幾天內,女性胞宮尚未恢復正常,會有陣縮現象,所以有些女性在此時會出現小腹輕微陣痛(又稱「兒枕痛」),這種情況也是正常情況。

在產後六周,女性會出現陰道不斷有餘血濁液流出,這種中醫稱之為「惡露」,早期是暗紅的血液,後期血液的顏色逐漸由深變淺,惡露的量也會逐漸由多變少,一般在2周內淡紅色血性惡露就會消失,3周內粘液性惡露就會消失斷絕。

(三)哺乳

一般來說,分娩後當天或第二天就可以擠出初乳,持續大約一周會逐漸變成熟乳。母乳營養豐富、易於消化,還有抗病能力。所以自古以來,中醫都倡導母乳餵養,一般母乳餵養是按需餵養,也就是孩子餓了就喂,每次餵養時不超過15分鐘。

母乳餵養的好處多多,一是對孩子好,可以使孩子增強抗病能力、促進胎糞排出;二是對大人好,母乳餵養有助於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出血,使得母體快速恢復;三是對大人孩子都好,母乳餵養有助於培養母子感情。

一般在女性哺乳期,不會月經來潮,也不易懷孕。但是所有事情,都有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哺乳期的女性依然要做好月經來潮的準備,也要做好避孕的事宜,以免意外中招。

綜上所述,女性的這四大特殊生理特點,都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以及天癸的化生功能作用於胞宮的結果。而這些正常的生理特點,如果沒有好好保養,這四大生理特點期間,女性沒有得到好好的關愛,這會給女性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隱患。女性的這四大生理特點,也是女性的四大特殊時期,作為女性自己要懂得關愛自己的身體;作為家人更要懂得關愛女性;作為其他人,也要懂得關愛女性。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