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肌肉解剖,找到不同動作隱含的疼痛原因

郭柯彤 發佈 2020-02-27T01:44:53+00:00

瑜伽老師必學:腰痛肌肉解剖,找到不同動作隱含的疼痛原因!附理療腰部疼痛是一種常見病,據統計成年人一生中幾乎80%的人都有腰痛經歷,病發率僅次於感冒!

瑜伽老師必學:腰痛肌肉解剖,找到不同動作隱含的疼痛原因!附理療


腰部疼痛是一種常見病,據統計成年人一生中幾乎80%的人都有腰痛經歷,病發率僅次於感冒!今天我們從肌肉解剖的角度來分析下腰痛的原因!

腰部的肌肉包括位於中心的穩定肌和位於外周的運動肌。


  • 穩定肌主要起穩定脊柱的作用,一般附著於椎體,位置比較深。
  • 運動肌主要起軀幹肢體運動的作用,一端附著於軀幹外圍,另一端附著於骨盆或肢體,帶動軀幹和肢體進行運動,一般位置比較淺。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運動肌運動必須在穩定肌固定的情況下才能完成動作,而機體也必須通過運動肌才能完成各種動作,以適應生活環境。

當穩定肌即核心肌群無力時,外周的運動肌由於不能在正常固定的姿勢下運動,一方面會出現運動軌跡錯誤,二方面會容易產生損傷。因為核心肌群位置深而運動肌群位置表淺,一般容易發現運動肌的損傷而沒有發現核心肌的損傷,即使修復了運動肌的損傷,因為仍在不穩定的狀態下工作,運動肌會再一次引起損傷,這就是慢性腰疼容易復發的原因。

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注意對核心肌群的鍛鍊,當出現腰疼時,不要只盯著疼痛部位,要注意檢查核心肌是否有問題!

  • 1.腰部後面的深層橫突棘肌,包括多裂肌,迴旋肌,半棘肌。與腰部前方的深層肌腰大肌相對,共同保持脊柱的姿勢穩定。
  • 2.腰部後方的淺層豎脊肌,包括腰髂肋肌,棘肌,最長肌,與前方淺層的腹直肌相對。
  • 3.腰部側方也分淺深兩層,淺層的是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深層的是腰方肌。脊柱是人體的一個中心支柱,它就依靠前後和側方的這些肌肉來維持自己正常的位置。當這些肌肉的拉力出現不協調時,就會造成脊柱的位置改變而出現相應的疼痛。

注意!腰痛不完全是腰的問題

因為上述腰部肌肉,除外橫突棘肌,其它的肌肉都與骨盆相連,骨盆上的肌肉又聯結於大腿,所以一部分腰疼是由臀部肌肉引起的。

骨盆

骨盆:

又稱為人體的底座平台.,整個脊柱是坐在這個平台上的,當平台傾斜時,脊柱也會相應地產生傾斜,從而引起腰疼。

如何根據不同疼痛動作找到根據原因?

有什麼動作疼痛或受限,要根據疼點部位或做本動作的使用肌肉來找出腰痛的根本原因,進行針對性的理療。

腰痛

  • 1.站立彎腰腰骶部疼痛但坐位彎腰不疼:

是骶髂關節問題,因為坐位骨盆固定所以不疼,如仍疼痛屬腰椎問題。

  • 2.坐位腰骶部疼痛嚴重,不能久坐:

可能與臀大肌有關,因為坐位時臀肌處於緊張狀態。

  • 3.坐不疼但剛站立時疼,直不起腰。

可能與腰大肌有關。因為由坐站起時,腰大肌從短縮變為伸展,如腰大肌有問題伸展不充分則牽拉腰椎向前,從而影響直腰。

  • 4.翻身疼。

可能與腰方肌和腹外斜肌有關,因為它們是讓腰部旋轉的肌肉,根據疼痛部位確定是哪塊肌肉引起的。

  • 5.睡覺下半夜不起床時腰痛,起床活動後疼痛消失:

可能腰椎生理曲度改變引起,通過壓痛和叩擊疼檢查,有時在下腰椎腰骶結合部.,有時在上腰椎胸腰結合部,在第三腰椎和橫突處的也有。

但對治療脊柱不見效或不徹底的伽人,要注意檢查兩側的腰方肌附著點,因為兩側腰方肌如攣縮變短,會引起脊柱的生理曲度改變,這時把腰方肌問題也處理好,腰疼才會改善。

  • 6.早晨起床後站立時疼痛,活動後好轉:

可能與腰大肌有關。

  • 7.早晨起床後穿襪子的動作疼:

可能與臀小肌有關。

  • 8.對一個典型的坐骨神經痛的人:

從腰疼到足,即可以在椎管內壓迫神經根引起,也可因為腰大肌間溝處腰大肌剌激引起,也可骶髂關節引起,也可梨狀肌,臀小肌引起,只要坐骨神經在經過的任何一點受刺激,都會出現典型的坐骨神經痛。

以上針對不同情況有不同的理療辦法,所以當瑜伽老師會經常被問到:「老師我腰疼該練什麼?」

「老師,腰間盤突出該練什麼?」

「老師最近突然間腰疼,怎麼練能緩解呢?」時,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和理療方法!

但下面這套瑜伽序列12個動作要經常練習,不僅可以延展下腰背部,緩解腰部疼痛,還可以預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它的練習方法簡單,初學者也可以快速掌握。

動作1

  • 坐立在墊面上,雙腳分開與髖同寬微屈雙膝,雙手放在身體的後側指尖朝向正後方,吸氣延展脊柱呼氣髖部向左扭轉,然後還原向右扭轉,重複練習5-8組



動作2

  • 簡易坐,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身體前屈向下,雙手臂延展保持3-5個呼吸,身體向右移動保持3-5個呼吸,還原身體向左移動,保持3-5個呼吸



動作3

  • 仰臥在墊面上,屈右膝靠近腹部雙手抱住小腿前側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4

  • 仰臥在墊面上,屈雙膝靠近腹部將左腳放在右大腿上,雙手抱住右大腿前側靠近腹部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5

  • 山式站立,將右腳向後一大步保持右腿伸直,左小腿垂直地面雙手放在左腳的兩側,延展脊柱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6

  • 在動作5的基礎上,身體向右側打開伸直左側手臂,與伸直一條直線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7

  • 坐立在墊面上,微屈雙膝
  • 雙手放在身體的後側,指尖朝向正後方將右腳放在左大腿上,軀幹靠近大腿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8

  • 俯臥在墊面上,雙手放在胸部的兩側雙腳打開與髖同寬,吸氣準備呼氣臀部向上,伸直雙腿延展脊柱伸直手臂,雙腳用力向下踩保持3-5個呼吸


動作9

  • 在動作8的基礎上,將左腿向後向上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10

  • 山式站立,雙腳打開與髖同寬腳尖微微向外,雙腳腳後跟踩在泡沫滾軸上或筋膜球上慢慢的屈膝向下蹲保持3-5個呼吸,重複練習3-5次


動作11

  • 跪立在墊面上,屈左膝左腳向前左小腿與髖部平行,伸直右腿吸氣延展脊柱,呼氣俯臥慢慢向下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分享,

如有任何需要了解的瑜伽知識,

大家可以留言,

我們會儘快分享的,

Namaste!

我是郭柯彤,關注我~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運動知識與乾貨,致力於傳播科學健康的運動理念。

運動需適度、健康第一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