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無創產前檢測技術」篩查胎兒DNA受矚目

東方網 發佈 2019-12-15T12:24:41+00:00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2月15日報導:第四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第五屆「復旦科技創新論壇」12月15日在上海舉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盧煜明以其研發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獲獎。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2月15日報導:第四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第五屆「復旦科技創新論壇」12月15日在上海舉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盧煜明以其研發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獲獎。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們和青年創新人才齊聚一堂,共論全球科技前沿和創新趨勢。

  「復旦-中植科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宣讀第四屆「復旦-中植科學獎」獲獎名單並致頒獎辭。丁肇中說:「盧教授研發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開創性地利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的胎兒DNA篩查唐氏綜合徵等多種遺傳疾病,使萬千孕婦及胎兒受益。作為無細胞DNA分子領域的領軍人物,盧教授和他的團隊還不斷延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正逐步將研發的技術應用到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檢測中,造福更多的患者。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復旦-中植科學獎」捐贈方代表、中植企業集團首席合規官劉輔華在開幕式上致辭,並在頒獎典禮上為獲獎人盧煜明頒發證書及獎盃。

  會上,盧煜明教授作專題報告《從無創產前檢測邁向癌症篩查及更遠》。孕婦血液中包含胎兒的DNA是盧煜明革命性的發現,他由此開創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惠及萬千孕婦和胎兒。這一種全新診斷方法,可通過檢測孕婦血液中的胎兒DNA篩查多種異倍性和基因突變。目前,盧煜明的研究重點聚焦於檢測人體循環系統中的腫瘤DNA,未來將有助於症狀前癌症患者的及早診斷,也為未來更深入的血漿DNA研究奠定了基礎。

  本屆復旦科技創新論壇特邀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先後作題為《美妙的科學人生》和《大型客機自主研製之路》的主題報告。

  「復旦-中植科學獎」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用以表彰在生物醫學、物理和數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本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二次授予生物醫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評選結果已於今年9月公告,獲獎者將獲得證書與獎盃,以及三百萬元人民幣獎金。

  「復旦-中植科學獎」堪稱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2016年首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這兩位科學家因「對腫瘤負性免疫調節的抑制治療方法」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7年9月,第二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在引力波領域做出突出科學貢獻的三位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索恩(Kip Thorne)、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這三位科學家也於同年10月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