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末香港鼠疫爆發後,科學家如何證明「宿主」?

泥腿看客 發佈 2020-02-09T00:28:25+00:00

清朝末年,我國境內有兩次較大鼠疫爆發,一次是1894年的南方香港大鼠疫,一次是東北地區鼠疫。關於清末東北大鼠疫,我們都知道是伍連德治疫取得成功,但發生於香港的鼠疫情況,了解很少。

清朝末年,我國境內有兩次較大鼠疫爆發,一次是1894年的南方香港大鼠疫,一次是東北地區鼠疫。對於清朝末年兩次大鼠疫,學術文章記載很多,網絡也有很多記載。



關於清末東北大鼠疫,我們都知道是伍連德治疫取得成功,但發生於香港的鼠疫情況,了解很少。今天主要通過一些史料,認識一下這次鼠疫,以及當時西方科學家發生宿主過程。



背景

1894年,香港已經是一個中西方往來頻繁的商埠,此時香港已在英國管制之下。當時香港迅速成為中外交流頻繁港口後,也帶動了此地商貿交流,於是城鎮也迅速發展起來,大量人口往這裡遷移集聚,成為一個與上海齊名的繁華商埠。

當時包括香港、廣州等在內的嶺南地區,常住人口與流動人口都比較大,加之沒有完善民衛設施,衛生條件極差。

當時嶺南人喜歡有吃野味的習慣,再加上惡劣的衛生條件,給發生鼠疫創造了傳播的條件件。



這是1894年香港大鼠疫爆發的背景。關於鼠疫爆發的情況,資料有很多記載。1894年5至10月,香港爆發的鼠疫導致兩千人死亡,據說這是香港開追埠以來記載的死亡人數最多的瘟疫。還有1/3的人口逃離香港。



香港爆發鼠疫後,當時的港英政府向各國求援,請求派遣專家前來救助。日本的微生物專家北里柴三郎於6月底到達香港,此人曾因發現過破傷風菌及結核菌而聞名。同時,法國人葉森也從越南到達香港。兩人分別從病死者身上發現了致病細菌,並各自稱是錯誤的。後來經過證實,葉赫森是正確的。

原因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分離出來的鼠疫桿菌生命力極強,甚至能在寒冷和潮濕條件下生存,據資料顯示零下30度該細菌還能存活,這就不能理解,為什麼冬季東北鼠疫大爆發的原因了。



後來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對野生動物瘟疫用現代手法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鼠疫的爆發大部分與突如其來的嚴重氣候變化有關。比如降雨過多是造成鼠疫蔓延最大原因,而旱災過後,又迎來大雨,也有爆發的可能性。

而嶺南氣候也與之相似。科學家認為雨量過多後,植被將迅速增長,此時食草的動物和昆蟲就會得以迅速繁衍,也導致了一些嚙齒類動物大量繁殖,包括帶有鼠疫桿菌的老鼠。老鼠繁殖數量增加後,它們上一級捕食者不可能一次性吃完,因此致使老鼠大量繁衍後,再次到其他地區尋找生存的地方。



以上是科學家指出自然環境的因素。但根據史料記載,此次香港鼠疫由華南擴散至華東地區,又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呢?

除了當時惡劣的衛生條件以及人員流動傳播外,當時有人認為從華南地區到華東地區,隔著萬水千山,通過人的步行顯然傳不到華東地區。因此,可能推斷通過人或者貨物移動到達華南有很多困難。但當時蒸汽船用於航運,海上貿易增多,這也成了鼠疫傳播擴散的渠道。可見根本原因還在於人員流動。



途徑

但鼠疫能通過人傳染人,但人不可能是第一個「宿主」,誰又傳染給人的呢?

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跳蚤是第一宿主。其實跳蚤與人並沒有直接傳染,但跳蚤卻與老鼠等動物有著密切聯繫。

老鼠身上的病菌雖然能直接傳染人,但傳播最快的是不起眼的跳蚤。那麼跳蚤又是如何傳染到人的呢?

由於老鼠等嚙齒類動物本身對鼠疫菌有免疫力,但寄生在老鼠等嚙齒類動身上的跳蚤卻沒有這種免疫力。



跳蚤在寄生的嚙齒類動物身上,吸了帶有鼠疫桿菌的血液,跳蚤的消化管會被一種由繁殖中的病菌和血塊混合物阻塞,此時跳蚤成病蚤,它們變得飢餓無比,它們會對自然界其他能動的生物進行攻擊,跳上去就吸取血液。

這些病蚤吸取血液時,會把鼠疫飄桿菌傳播到被吸血新宿主身上,包括人。病蚤會從一個宿主跳到另一個宿主身上,不斷把鼠疫桿菌向外傳播。



據科學家研究認為,所有的鼠疫也包括淋巴腺病都可以引發敗血性鼠疫,然後由血液感染身體其他部位。如果病菌侵入肺部,就會造成肺炎,然後發生肺鼠疫。此時感染者通過含病菌的痰和飛沫傳播,造成鼠疫進一步擴散,也可造成局部爆發和大流行。清末哈爾濱鼠疫爆發,便屬於這種情況。

關於跳蚤是傳播者,是1898年由法國科學家席蒙在印度孟買首次證明的。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e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