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也能要命——夏天拉肚子,這些蠢事千萬不要做!

胃腸病科普 發佈 2020-05-04T06:30:54+00:00

夏天拉肚子很常見,很多人以為只是吃壞東西了。但你可能不知道,拉肚子也能要命!1、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之分,都能從多方面改善腸道環境,但側重點不同。

夏天拉肚子很常見,

很多人以為只是吃壞東西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

拉肚子也能要命!!!

近日,急診科醫生@最後一支多巴胺就遇到了一位因拉肚子大意死亡的案例:

從腹瀉到死亡,不過12小時

五個小時前,這位65歲的男性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了急診。

在看見患者的那一刻,我感覺到了病重的氣息,但我卻從沒有想到我會在五個小時後內心沮喪的感到身心俱乏。

「醫生,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過期的綠豆糕.」患者說,七個小時前他開始出現上腹痛和腹瀉。

「醫生,能輸點消炎藥嗎?」患者的妻子打斷我問診的話,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輸液可以,但我首先應該做的便是明確病情。"

因為患者有些蒼白的面色引起了我的重視:「你的血壓現在只有80/46mmHg,已經休克了,要做份心電圖檢查,抽血化驗,然後輸液治療。」

「檢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綠豆糕,拉肚子。」

我看了看患者的妻子,說了最通俗的解釋:「不檢查,我怎麼知道指標高低?不知道指標高低,我怎麼知道給你掛多少藥水?」

嘴巴上這麼說,其實我的心裡最擔心的是:患者腹瀉乏力,感染程度如何,電解質情況如何?患者休克,有沒有合併其它情況?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腸道痙攣性疼痛?

「我們沒有什麼病,就是吃壞了東西!」

家屬還在喋喋不休,不肯配合。有些人不願意檢查是因為費用,有些人是因為想儘早治療。

「高血壓和糖尿病還不是病嗎?我不管你以前如何,我只知道你現在需要做這些檢查。」我站起身,示意患者跟隨我前往搶救室。

或許是看見我態度比較堅決,家屬再也沒有說話。

第一時間做了一份心電圖,並沒有明顯的異常。

「打開靜脈通路,留取血標本,然後用0.9%氯化鈉快速補液,監測血壓、心率、尿量。」我叮囑完趙醫生後轉身去辦公桌前準備開醫囑。

然而,我還沒有開完醫囑,就在距離我做完第一份心電圖不到四分鐘的時間內:患者的病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快過來,室顫了!」趙醫生突然提高分貝的尖銳的聲音讓我內心出現了一絲慌張。

我一個箭步衝到患者床前:胸外按壓、電除顫、腎上腺素......

談話、下病危、簽字、匯報、會診......

最終我們還是沒有敵過死神的魔掌,在距離患者第一次腹瀉僅12個小時之後,便眼睜睜地看著患者被吞噬進了死神那巨大的著獠牙的口中。

趙醫生問:「為什麼患者的病情會突然的惡化,又怎麼會突然出現如此嚴重要命的心室電風暴?」

因為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患病,更加不會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現病情變化。我們之所以會這麼覺得,是因為沒有人注意到那些發生在患者身體內的細微變化和身體早已經發出卻被所有人忽視的求救信號罷了!

拉肚子不當回事,真的會死人!

相關連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腹瀉的致死率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之後,高居各種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而這位年逾六旬的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大多數情況下心臟便存在或輕或重的問題。

在出現腹痛腹瀉時,患者和家屬都沒有在意,認為這只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

只是在腹痛不緩解,乏力明顯後才抱著到醫院輸液的目的出現在了醫生的面前。

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特別是對於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來說,發熱、腹瀉、嘔吐、納差、大量出汗後的電解質紊亂往往可以誘發嚴重的惡性心血管事件。

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不典型症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會以腹痛為首發的臨床表現。

對於這位患者來說:最大的可能便是:

多次腹瀉後電解質紊亂,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終誘發了心臟異常。

夏季氣溫高,細菌繁衍速度增快,「貪涼」現象也很是普遍,喝涼茶、吃冷飲、吹冷風……不論是抵抗力較弱的孩童和老人,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急性腹瀉,其危害不容小覷。

1脫水、酸中毒

急性腹瀉多為水樣瀉,機體水分快速流失,易引起脫水,嚴重時甚至無尿,導致部分代謝產物蓄積在體內,引發人體中毒,出現疲乏無力、呼吸異常、神經系統紊亂等症狀。

2心腦血管疾病

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急性腹瀉致死不容忽視的併發症。

腹瀉時,人體會流失大量的水分及鈉、鉀等元素,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酸鹼度失衡,神經功能失常,心律紊亂,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猝死等發病率。

3誘發或加重腸胃疾病

腹瀉,會降低消化系統的抵抗能力,尤其是腸道、胃部。反覆、長期的腹瀉,會導致腸道黏膜屏障受損,出現慢性炎症,在一些代謝產物及細菌酶的作用下,易形成腸息肉、潰瘍等疾病,甚至誘發癌細胞的生成。

4降低免疫力

腸道不僅是消化吸收營養素的重要器官,更匯集了人體60-70%的免疫細胞,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功能降低,也就意味著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更易引發疾病。

急性腹瀉的死亡率如此之高,40-60%皆因吃錯了藥!

誤區一

只要是腹瀉,立即吃止瀉藥、止痛藥

大多數人在腹瀉時,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立即吃止瀉藥,但這並不可取。

夏季腹瀉多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若一腹瀉就吃止瀉藥,也就意味著體內的「有毒物質」滯留,會加重對腸道環境的損害,威脅有益菌,很可能再次出現更嚴重的腹瀉甚至誘發腸道疾病。

腹瀉時可能會出現腹痛的現象,有些患者習慣服用 654-2、顛茄片等止痛劑,殊不知這種做法非常不安全,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會使青光眼進一步惡化。輕度的腹痛可用熱寶熱敷腹部。腹痛較劇烈時,最好查明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痛藥,以免貽誤病情。

建 議

一般情況下,一天腹瀉不超過3次,不必急著吃止瀉藥、消炎藥等藥物,適當多喝些水,吃點粥,補充淡鹽水。

誤區二

任何一種腹瀉,都吃抗生素

研究顯示, 我國大約 70% 的腹瀉屬於非感染性的,由飲食不當、食物過敏、生活規律的改變、氣候突變等原因引起,這種腹瀉使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 而應當服用一些助消化藥或採用飲食療法等來治療。

建 議

當腹瀉症狀較重時,如腹瀉 3 天或以上、脫水、腹痛劇烈、高熱達到 38°C的話,一定要去看醫生,尤其是上吐下瀉的患者,不能弄不清楚病因就自行服藥。

只要出現以下三種腹瀉,建議到醫院治療 :

(1)大便帶膿血 ;

(2) 12 歲以下患兒出現突然發熱、面色蒼白、四肢發 涼、肌肉發緊的症狀 ;

(3)嚴重的糖尿病、白血病、肝硬化、晚期癌症患者及老年人。

誤區三

肆無忌憚,不做任何防護措施

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但若毫不在意,也可能出現更大的隱患。

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會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腸毒素、神經毒素等有害物質,若不加以干預,被人體吸收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腹痛、頭痛甚至肌肉麻痹、呼吸衰竭。

建 議

腹瀉時,應兼顧「排毒」與「止瀉」,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對於輕微的腹瀉,一般專家都會建議加強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同時,腹瀉剛好轉時也不應掉以輕心。

飲食不衛生也是夏季腹瀉的常見原因,但為什麼同一桌吃飯的人,有些人腹瀉很嚴重,有些人卻一點事也沒有?關鍵在於腸道環境的差異。

腸道生態環境失衡,有益菌不足而導致的菌群紊亂,是造成腹瀉的重要原因。如何改善腸道菌群,應從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益生菌兩大方面著手。

1、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之分,都能從多方面改善腸道環境,但側重點不同。以常見蔬果、粗糧為代表的不可溶性膳食纖維重在調節便秘,小麥、果膠、藻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重在改善腹瀉

輕度腹瀉群體,可在日常適當多吃富含可溶性膳食的食物,不僅能在腹瀉時兼顧「排毒」與「止瀉」,還能從根本上預防及輔助治療腹瀉。

吸干糞便中多餘的水分,改善水樣性腹瀉;

包裹氨、黃麴黴素等有毒物質,阻止其被腸道吸收,並排出體外,降低疾病風險;

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口糧,可以,提高益生菌活力,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繁殖,清除多餘的有害菌,使中性菌轉變為有益菌,從而腸道環境處於以有益菌為主導的健康平衡狀態。

2、補充益生菌

經常腹瀉者,往往預示著腸道菌群失衡,有益菌活力下降甚至數量不足,外源性補充益生菌顯得十分必要。

益生菌不足時,有害菌的繁衍會加速,中性菌也會轉變為有害菌,若不加以調理,會加快腸道環境的惡化,提高腸道疾病的發病率及惡化風險,尤其是中老年及體弱多病群體,體內的有益菌數量更少。

但喝酸奶等乳飲料≠補充益生菌。只有數以十億及以上的活性的益生菌才能對腸道起到調節作用。市面上的乳飲料即使有上億活菌,但經胃酸、膽汁、胰酶等消化後會失去活性,等其到達腸道,基本喪失了與有害菌抗衡的功效。

因此,體外補充益生菌應用專業的益生菌製劑,尤其有胃腸道反應的群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