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烹協:倡議烹飪大師名師帶頭,拒烹拒售野生動物

新京報hi財經 發佈 2020-01-29T16:54:50+00:00

1月29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出致全國烹飪工作者關於「珍愛自然,拒烹野味」的倡議書,倡議中國烹飪大師、名師帶頭,與全國廣大烹飪工作者一起,做到「拒烹、拒售、拒食」野生動物。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1月29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出致全國烹飪工作者關於「珍愛自然,拒烹野味」的倡議書,倡議中國烹飪大師、名師帶頭,與全國廣大烹飪工作者一起,做到「拒烹、拒售、拒食」野生動物。

這份倡議書表示,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中國飲食文化始於黃帝製造釜甑、教民建灶蒸谷,發展於燧人氏「鑽木取火,以化腥臊」,揭開了中國烹飪史的第一頁,隨著儒家文化的發展,「守正中庸」也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五味調和」的核心價值。然而,文明跨越進入21世紀,二十年間兩次給中國人民帶來疫情災難的,竟然是因部分人為了滿足食用野生動物「滋補、嘗鮮、炫富和獵奇」的慾望所致,與中國烹飪講究「大味至真,中和之美」的飲食理念大相逕庭。

因此,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委員會向社會公開倡議:中國烹飪大師、名師帶頭,與全國廣大烹飪工作者一起,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做到「拒烹、拒售、拒食」野生動物,開展「珍愛自然,珍愛生命,保護環境,凈化灶台,拒烹野味」行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促進餐飲業安全、平穩、有序地發展。

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委員會表示,「只要我們『萬廚一心』,眾志成城,在社會上形成烹調、銷售、食用野生動物零容忍的共識,並演化為自覺行動,阻斷這條利益鏈,沒有買賣就沒有危害,讓『食烹野味』成為歷史的記憶。」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李揚 校對 盧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