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各種大魚大肉,也不要忘記吃早飯,國內最好吃早餐系列(上)

一鄉一食 發佈 2020-01-23T06:32:40+00:00

對待煎餅餜子,天津人從不濫情,最吃香的永遠是「雞蛋、餜子、餜箅兒、綠豆面兒」的組合,雖然如今的煎餅餜子原料已經不僅限於綠豆麵攤成的薄餅,還有黃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種選擇。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俗話說「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所以早上過的好不好在於有沒有吃一頓豐盛的早餐。說到早餐我們中華大地上有不同的早餐文化,各地早餐的形式和口味也都不一樣。今天我們一起看看疆域遼闊的中國,大家都怎麼吃早餐?

北京——一碗炒肝兒再來二兩包子



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發明的,是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一碗地道的炒肝兒里,須有半寸長的腸塊兒,菱形的鮮肝,細密的蒜粒兒不說,還得稀稠適中,盛在3寸墩子碗兒里,單手五指拖碗,轉著喝下,不用勺筷盡數溜下肚。老北京文化,喝炒肝不用勺。所以以前若有人吃炒肝用匙筷,老北京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必為外地人。甜膩爽滑的炒肝加上美味的包子,北京人人的一天就這麼開始了。

天津——煎餅果子

天津人的主流早餐,就四個字兒——煎餅餜子!對待煎餅餜子,天津人從不濫情,最吃香的永遠是 「雞蛋、餜子、餜箅兒、綠豆面兒」的組合,雖然如今的煎餅餜子原料已經不僅限於綠豆麵攤成的薄餅,還有黃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種選擇。但是,天津人依舊堅持著傳統的吃法,正宗煎餅果子中選用的食材只有綠豆面、油條以及蔥花及其他佐料。

在天津你如果想要品嘗最正宗的煎餅果子,不是去大飯店大酒樓。而是要去那不起眼的尋常巷陌,街頭巷尾那不起眼的推著小車的小攤上才能吃到。而從這方面也能看出天津人豁達,不受世俗束縛的心態。這似乎是天津人的天性人生在世就圖一開心。

河南——胡辣湯



又名糊辣湯,河南傳統早餐。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漢族傳統湯類名吃。糊辣湯常見於街上的早點攤點,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與油條、包子、鍋盔,千層餅、蔥油餅均可匹配,要是和豆腐腦「兩摻」,一白一醬的應和不僅美顏,還降低麻辣度,更為適口。胡辣湯起源於河南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的「逍遙鎮胡辣湯」,是一種湯類小吃。由三十餘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製的湯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頭湯做底料的胡辣湯又香又辣。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每個河南人都喜愛和知曉的小吃之一。

甘肅——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清真風味小吃。「扎一碗牛大」是清晨補充能量的開始。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冬天的早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蘭州牛肉麵,連湯都喝乾凈,從胃裡湧出的溫暖一下子驅走嚴寒。

坊間傳說,蘭州牛肉麵起源於唐代。

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甘肅人馬六七從國子監同窗懷慶府清化鎮蘇寨人陳維精處學得傳入蘭州,後經陳維精後人陳和聲、馬保子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

其製作的五大步驟無論從選料、和面、餳面,還是溜條和拉麵,都巧妙地運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麵筋蛋白質的延伸性和彈性。


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市頗具特色的早餐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已無需多言,它不僅是一種小吃,更是一種情懷。熱乾麵原本是武漢地食品,在湖北很多地方(如隨州、襄陽等)都十分受歡迎,熱乾麵在黃石地區早餐也俗稱涼麵。隨著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漢熱乾麵也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是諸多人喜歡的麵食之一。

吃熱乾麵是有講究的。在食用之前要趁熱把面拌勻,芝麻醬全都糊在面上,似螞蟻上樹。這時再吃,就格外的香氣撲鼻,味道好極了。吃熱乾麵時最好是沖一碗蛋酒或者來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漿或一碗酸甜的米酒,一邊吃一邊喝。只吃不喝,就覺得嘴巴乾乾的,也就吃不出熱乾麵的極品味道了。

說起武漢,武漢加油!共度難關。中國加油!

我們自己也要注意:

出門戴口罩,勤洗手

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口鼻

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觸

避免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照顧好自己

PS: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有意思的地方和美食,世界這麼大,我們一起先走一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