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勞動:引領幼兒追尋精神之美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佈 2020-06-14T13:33:09+00:00

當下,不論是站在國家發展的立場上,還是為了每個兒童的成長,勞動教育都不可或缺。這是一場還原生活之真、喚醒生命之靈、追尋精神之美的行旅。

當下,不論是站在國家發展的立場上,還是為了每個兒童的成長,勞動教育都不可或缺。如何把勞動教育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其適宜的課程樣態應該是什麼樣的?為尋找答案,我們側重「工藝勞動」開展了園本化實踐研究。

所謂「工藝勞動」,是指採用自然材料、粗加工材料、廢棄材料等進行創造性加工的一種勞動方式。它與傳統的手工活動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不再單純著眼於作品的藝術審美價值,而是從「學用相長」的視角,以關注幼兒內在的勞動品質提升為核心,構成整體功能的課程結構,從而實現以生命喚醒為願景的課程創生。

「一物一鏈」:實現勞動與自然生活的連結

從自然、生活中取材是課程設計的最初源頭。對此,我們確立了「一物一鏈」的課程架構思路,即由一種資源生髮出一系列的學習體驗鏈,使勞動教育在全息化的大自然教育場中與真實生活對接。

審慎甄選,架構課程框架。在廣闊而龐雜的大自然資源庫中,哪些資源契合幼兒階段的孩子學習?這首先需要教師作出準確的價值研判,以更好地把幼兒的勞動經驗與學科知識協調起來。甄選資源時,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加以考量:一是適宜性,即此類資源是否便於收集?是否能連結產生適宜幼兒的勞動行為?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二是延展性,即此類資源是否具備「一物多用」的開發空間?是否能聯繫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未知探索?是否能整合多元領域而助推幼兒後續發展?三是交互性,即此類資源是否有利於促進幼兒與實際生活、與他人、與周圍環境交互?經過篩選過濾、元素整合、綜合審議,我們最終梳理確定了竹木類、藤草類、泥沙類、布線類、紙類、農作物類六大課程資源模塊,以此架構形成初級課程框架。

細梳脈絡,精選課程內容。一種資源,如何自然連結或創生演變出勞動行為?這需要基於幼兒關鍵經驗,進行充分的內容預設。在「全員參與、分工合作、集思廣益」的管理思路下,幼兒園組建課題研究共同體,形成布藝組、泥藝組、木藝組、草藝組、紙藝組、農藝組六個專題小組,開展主題內容設計。首先,是對核心經驗的分析:即每一類資源中蘊含著哪些勞動教育價值?例如,針對布線資源特質,可自然連結剪裁、縫紉、刺繡、編織等勞動行為。其次,是幼兒發展階梯的分析:即同一種資源,在各年齡段可分別設計哪些活動?例如,在沙藝勞動中,圍繞主題「創意沙盤」,小班設置了易於塑形、色彩鮮明的「太空沙盤」,中班設置了可操作、情境性較強的「故事沙盤」,大班設置了貼近生活、規模較大的「實景沙盤」。有目的、序列化的梳理,為後續的實施操作提供了清晰化的內容依據。

追隨生活,生髮課程內容。課程的開展是生活的自然展開,勞動教育課程的豐富始於幼兒發展需求的不斷滿足,需要教師沉入生活、追隨兒童腳步不斷調整和完善。例如,當幼兒發現「向日葵長彎了腰」,便隨之生成了「搭建竹籬笆」的活動。此時,幼兒通過辛勤勞作產生的作品成果不再僅供展示觀賞,而是被充分地運用在幼兒園的角角落落,真正吻合了「勞動服務於生活」的價值取向。

「一坊一鏈」:實現勞動與經驗生長的連結

「教育過程是有限之中的無限內蘊」,幼兒勞動的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生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媒介來串聯、打通其間的各環節,以為幼兒提供連續的、有益生長的勞動經驗。為此,我們專門開闢創設了「遊藝坊」(木工坊、泥趣坊、草編坊、農耕坊、布藝坊、紙藝坊),意在以「一坊一鏈」的模式來助推幼兒勞動經驗、勞動品質持續深入地交互遞進。

資源間的融通——多坊聯動,打通空間限制。在傳統的工作坊活動中,往往會呈現各自為政、互相割裂的狀態,這樣的組織形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幼兒間的交往互動及解決問題的機會。因此,我們在「遊藝坊」組織模式上,採取了「訂單式」多坊聯動的交互形式,通過「發起訂單—接單製作—派單交接」的整個流程,坊與坊之間的資源自然流通起來。以布藝勞動中「製作小福袋」活動為例,當布藝坊的幼兒在完成裁剪、縫紉、裝飾等勞動工序後,便向農耕坊發出「訂單」,邀請農耕坊的同伴用香草、菊花、橘皮等材料來填充綑紮。如此,在相互合作的勞動遊戲狀態下,區域間形成流變的、鮮活的、不可分割的有機體。

學段間的融通——有序遞進,打通學段限制。不難發現:工藝勞動中涉及的諸多勞動行為,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如何為小班幼兒創設更多可能的勞動機會,為他們後續的勞動能力進階打下基礎?對此,我們在「遊藝坊」活動組織中,採取了「流水線」式的勞動操作方式,形成「全員統籌、按齡分配」的編班模式。以木工坊「製作小竹筏」活動為例,根據小、中、大班幼兒的能力特點,課題組在審議時將活動分解為:大班幼兒的任務是自主設計、組裝搭建竹筏框架;中班幼兒的任務是設計船帆;小班幼兒的任務則是為竹筏塗鴉裝飾。這樣既關注了每個活動中幼兒整體經驗的獲得,同時又兼顧到年齡差異帶來的能力差異,實現相融共生。

領域間的融通——異質同構,打通育人要素。勞動教育課程的呈現形態是多樣的,往往融合了藝術、科學、語言、社會、健康等多領域的內容。當這些教育領域有機糅合在一起的時候,不僅符合幼兒喜愛遊戲的天性,而且可以使各種異質要素產生「共振」,形成教育合力。以泥藝勞動中「製作沙畫」活動為例,幼兒經歷了「試誤—設計—作畫—講述—合作表演」的整個過程,其間不僅蘊含著審美藝術,還包含了語言表達、探究思維、社會交往等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由此可見,勞動教育課程的特點在於其無關乎領域形態,而是生活的自然展開,是幼兒在舒展的學習姿態下直接觸及生命原型的一種滋養。

「一節一鏈」:實現勞動與內在生命的連結

從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看,勞動教育理應成為以培養「完整的人」為旨歸的有機組成部分。新時代的工藝勞動教育,旨在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促進幼兒個體的生命成長。為此,我們以「一節一鏈」為模式,不斷整合文化資源,從而支持幼兒在與自然、社會的交互作用中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悅納自我,形成熱愛生命與生活、積極而自信的人生態度。

橋接節氣文化,關注幼兒勞動過程中的深度學習。節氣文化是傳統文化積澱的產物,是華夏祖先凝結在時間裡的智慧,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生活,每個節氣中都自然蘊藏著學習的契機。為此,我們將節氣文化作為教育背景,讓幼兒在生活體驗中、解決問題中、社會背景下開展工藝勞動。例如,結合「夏至」這一節氣,設計了「嗨!毛豆」主題活動,在「毛豆大搜尋—毛豆稈收穫記—毛豆大探秘—毛豆稈的變身」這一完整的學習鏈中,幼兒通過鋸木組裝、捆綁打結,提高了動作發展水平;通過測量比較,發展了數學思維能力;通過操作嘗試,培養了科學探究品質;通過裝飾美化,激發了創作表現慾望;通過農事實踐,深化了勞動情感體驗。我們認為,工藝勞動之所以能展現出強大的魅力,是因為其在定位目標時就指向了深度學習的價值訴求,其更多時候是「身、心、腦」三方面的共同參與。

融合主題節日,關注幼兒勞動過程中的心靈語言。工藝勞動帶給幼兒的不僅僅是經驗的喚醒、能力的提升、思維的拓展,更是心靈語言的孕育和萌發。在課程實踐中,我們更為關注幼兒情感體驗下勞動素養的整體提升,力圖通過融合主題節日的全息化教育方式,營造出一種「乘物以游心」的教育氣場。例如,結合「山之靈生態節」開展了「給鳥寶寶安個家」「給小樹做棉襖」等創意勞動。在關注勞動行為、提升勞動經驗的生動實踐中,將愛融入生活,把愛印進成長,讓情懷傳遞更動人。與此同時,幼兒對生活充滿了鮮活的直覺、想像與創造,他們開始對勞動真諦有了更深的覺知,對生活美好有了更生動的表達,對生命關懷有了更真實、動人的詮釋。

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親歷工藝勞動的過程亦是他們以勞作的方式追尋精神家園的過程。這是一場還原生活之真、喚醒生命之靈、追尋精神之美的行旅。工藝勞動是幼兒在文化滋養下身、心、靈的共舞,而教師需要做的便是支持幼兒,使其在感知和探究周圍世界的過程中體味「勞動的藝術」,學會「藝術地生活」。

(作者系江蘇省常熟市游文幼兒園園長)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4日第3版

作者:宗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