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川大雷雨話劇社青春依然

成都微視點 發佈 2020-03-13T00:33:20+00:00

川大人中有這樣一個群聊,群里138個人的構成從1991級到2018級,跨越了27屆。他們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地域,卻分享同一個名字——「雷雨人」。


川大人中有這樣一個群聊,群里138個人的構成從1991級到2018級,跨越了27屆。他們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地域,卻分享同一個名字——「雷雨人」


《雷雨》《哈姆雷特》《紅玫瑰與白玫瑰》……經典的話劇劇目傳承一屆又一屆,新的創意、新的表達也不斷補充著。


「雷雨之下無煩惱,話劇之中無庸人」,今天大川要講的,是川大雷雨話劇社的故事。


緣自《雷雨》


1996年,由一群學生排演的經典話劇《雷雨》在望江校區大禮堂公演。演出當天,禮堂里坐滿了人,甚至許多人來晚了沒搶到座,只能站著。


1996年《雷雨》演出劇照

觀眾觀看演出


「不停的掌聲」,這是給當時的話劇社成員周無心留下的深刻印象。「當時的《雷雨》用『轟動』一詞來形容是不過分的。演出幾天之後還有外系的同學來找我們討論,有一些人邀請我們再做演出。」


1996年演出後的合影


演出的巨大成功,使默默無聞的話劇社走入大眾的視野。1998年在進行話劇《偽君子》宣傳時,劇組成員通過商議,集體決定將原名為青鳥話劇社的社名改為雷雨話劇社。


周無心是1995級中文系學生,也是當時的雷雨話劇社的成員,回憶起大家為什麼用「雷雨」作社名,她說:「一個是《雷雨》是話劇社第一場大型演出,還有一個是出於審美的考慮,『雷雨』這個名字很響亮,它的意境適合。」


雷雨話劇社的誕生,並非偶然。20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校園裡便有一群熱愛話劇的人湊在一起排戲,90年代初,川大中文系每年都有固定的專場演出,一年1到2部,由系裡挑選同學來演出。1991級中文系校友解凡還記得,他們那年排練的劇目是《孤島麗人》和《在其香居茶館裡》。


「後來一些愛好話劇的同學組成了一個社團,算是一個劇社吧,雖然連名字都沒有。」解凡回憶道。


《這不過是春天》演出照片


劇社幾年後有了第一個名字——青鳥話劇社,而中文系裡、劇社內外濃郁的話劇氛圍,也在影響著周無心和同學們,讓大家精心排演的《雷雨》獲得滿堂彩。


創社之初,排練條件艱苦,從教學樓到小樹林,哪裡能排練就去哪裡。為了精益求精,在排練《雷雨》時,同學們還通過師兄聯繫到了曹禺先生的弟子、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退休教師唐愛梅女士,請教她一些關於劇目的表演問題。而後來也是唐老師將公演消息告知了病中的曹禺先生,他得知此事後非常高興,勉勵話劇社繼續進步。


唐愛梅老師指導雷雨話劇社


那時候,網絡還不是很發達,沒有名氣的話劇社宣傳時全靠手繪海報和口耳相傳,但意外的是效果非常好。周無心把宣傳的成功歸於三方面:中文系的號召力、《雷雨》劇本的號召力、新鮮的話劇形式。


「齊心協力把一件事做好是很難得的。」周無心感嘆道。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當時的雷雨話劇社……周無心沒有猶豫,選擇了「青春」。「大學的特點就是『青春』,只有基於這個土壤的雷雨話劇社才有它的特點。雷雨話劇社無法和專業話劇團進行比較,唯有『青春』讓它擁有了自己的特質。


夢想繼續


2000年底,全國大學生戲劇節拉開帷幕,川大中文和廣告專業的同學們合寫了《他是誰》的劇本,雷雨話劇社為表演班底,代表川大去上海復旦大學參賽。從這次參賽開始,話劇社的成員不再局限於中文系之內,雷雨也從川大和成都走向了全國。


1999級中文系學生梁潔是《他是誰》的編劇之一,作為骨幹她參與了之後雷雨話劇社的管理和排練活動。回憶起20年前的話劇社,梁潔話語裡滿是美好和懷念:「雷雨是我的一個情結,已經長進我的年輪里了,無論過去多久,回憶起川大大學時光,就必然能想起雷雨。」 也是雷雨的這份情結,使梁潔在做研究生課題時毅然選擇了偏門元雜劇,並至今保持著對舞台劇的痴迷。


2002年秋《玩偶之家》梁潔在左數第4


2003年江安校區投入使用,新的土壤,新的雷雨人接續著「話劇夢想」。


2006級新聞學的蔡汶君在江安加入了雷雨,做演員也做導演。在她的記憶里,雷雨是十分「親切」的。那時的雷雨,已有不少來自不同學院的同學,「雖然並不很專業,但排練話劇是大家都在意的一件事,排練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往往能包容和忍耐,也能享受排練演出和宣傳的過程」。


蔡汶君在第一排右數2


那時話劇社的排練場地也沒有固定,有一片場地,大家就表演起來。蔡汶君記得,有一次甚至是在計算機學院的講堂里排練。


當時的雷雨話劇社,每年依然保持著一兩部戲的表演產出。相比從前基本只選擇經典劇本,雷雨開始嘗試多種不同風格的劇目,「不僅有經典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也有先鋒的《全民亂講》。」


蔡汶君坦言,那時候雷雨公演時的熱度並不算高,有時候像是一小群人的狂歡。然而她卻對這群愛好者的聚集念念不忘,「不專業也不影響我們對話劇的熱愛,同學們互相之間相處也很有趣,而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蔡汶君在表演中


事實上,雷雨話劇社對蔡汶君的影響遠不止大學時的愛好。畢業以後,她去了上海工作,業餘時間參加了上海的非職話劇社,在上海的白玉蘭劇場演出過兩次。


當年在雷雨,蔡汶君導演了《紅玫瑰與白玫瑰》,並飾演了紅玫瑰。十多年後,關注了話劇社微博的她看到雷雨新排了《紅玫瑰與白玫瑰》並進行了校園演出,蔡汶君很是高興,「大家現在排練條件好了許多,非常棒!」


新的活力


現在的雷雨話劇社,設有編導、演員、舞美、宣傳四個部門,架構更具體系了,但雷雨人仍然有著自己的隨意。現任社長、2016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李雅榕說:「表達的空間、釋放的空間是一個話劇社必備的,這樣才有創造力。」

每個社團都少不了的招新,近年來,雷雨話劇社的方式尤其「古靈精怪」。現任社長龔婧徽記得2019年的面試,老成員突然想和面試者互動,乾脆躺在地板上一動不動,下一個進來的同學一下沒反應過來,全場還安靜了好久。


2019年雷雨話劇社招新現場


2019年6月,2015級雷雨人的畢業戲《卡利古拉》即將公演。演出前主演突發奇想,穿著芭蕾舞裙在長橋上為戲宣傳,吸引了許多同學的注意。


2015級畢業戲《卡利古拉》


與過去相比,現在雷雨話劇社排戲的進度快了很多,僅2019年就一共排了7部戲、4次大型的演員訓練和數十次小範圍的演員訓練。


進度雖快,話劇演出的要求和水準依然一如往常地高。2018年,雷雨話劇社排練《南行記》,得到文新學院支持,邀請著名導演方旭為話劇社指導。


方旭導演指導演員讀詞


對於話劇形式,雷雨也在持續地探索著。如今,先鋒戲劇和原創劇活躍在雷雨的劇目中,在正式的話劇表演之外,2019年萬聖節,話劇社還嘗試了一次浸沒式戲劇。


而較之以前受限的排練條件,現在的雷雨已有很大改觀。話劇社有了相對固定、也更寬闊的排練地點,演出也不再是「游擊」,一般都安排在江安的文新學院演播廳。



滑動查看

雷雨話劇社排練演出片段


「雷雨一屆一屆變化著」,李雅榕談道,「但雷雨人始終是有共同點的,表達的慾望沒有變。我們在排戲,活力和創造力全部都在戲裡。


青春不散


2018年的春天,《雷雨》再度在川大上演,1997級雷雨話劇社社長匡宇此時已不再是台上活躍的學生,而是作為文新學院教師、雷雨話劇社的指導老師走到了幕後。在《雷雨》表演的契機下,匡宇組建了「雷雨人」的群。


2018年《雷雨》演出海報


群成員的年齡跨度快接近30年,但不同的時代,同樣的愛好、同樣的青春。


「希望能夠在現有的平台上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享受整個過程。」

「珍惜在雷雨的時光,享受舞台上的燈光,戲劇里有人生真意,嬉笑怒罵皆是難得的歷煉,沉浸在劇本中,你就是『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希望雷雨之名越來越響。」

「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所有社員能夠享受這個過程,比起我們以前條件好了許多,要珍惜哦。」

「首要的還是排好戲吧,也希望他們不只是排好了戲,劇組成員在劇組裡能收穫一些排戲以外的事。」

……

在大川採訪的間隙,自稱「老雷雨人」的師兄師姐們對新雷雨人們說出自己的期待。


雷雨人


我們知道,

演出還未散場,精彩依然在舞台上繼續。


名為興趣

名為志同道合

名為「雷雨」

轉自:四川大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