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壓力大/資金鍊告急 一汽-大眾經銷商調查

網通社 發佈 2020-02-09T23:30:38+00:00

從1999年有4S店以後,經銷商都是全款從主機廠提車,經銷商一般是向銀行交10%-20%的保證金,比如我存銀行100萬,然後銀行給我們一張1000萬的匯票,但這是有期限的,2個月、3個月、最長6個月,一旦時間到期了,甭管車賣沒賣,你需要把錢還給銀行。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全國各地的生產生活秩序,位列房地產行業之後的汽車產業,在剛剛步履蹣跚度過2019年後,面臨著更為嚴峻的2020年。一切都來的太突然,完全沒有給大家預警和準備的時間,作為直接面對千百萬消費者的汽車經銷商們,近況如何?

採訪人:網通社 霍弘偉

受訪人:一汽-大眾捷亞泰集團總經理谷亞雷

採訪形式:電話採訪

一汽-大眾捷亞泰集團總經理 谷亞雷

人物簡介:谷亞雷,1996年從事汽車銷售工作;1996年-2000年在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2000年任職北京首家一汽-大眾4S店;2005年進口大眾4S店兩家店面總經理至2011年;此後,捷亞泰汽車集團總經理至今(主要經營品牌:一汽-大眾、上汽大眾)。24年,一直堅守大眾品牌,既是中國汽車經銷市場發展的參與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疫情當前,公司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問:作為京城經營一汽-大眾的捷亞泰集團,面對疫情,現在公司運營狀態如何?

答:現在非常危急!從1999年有4S店以後,經銷商都是全款從主機廠提車,經銷商一般是向銀行交10%-20%的保證金,比如我存銀行100萬,然後銀行給我們一張1000萬的匯票(期票),但這是有期限的,2個月、3個月、最長6個月,一旦時間到期了,甭管車賣沒賣,你需要把錢還給銀行。像我們這種終端的企業,至少需要有5000萬左右的流動資金,才能保證正常運營。因為4S店都是一周一配車,所以疫情一來,這一個月5000萬的票,就無法置換了,肯定還不上銀行,結果就是逾期。

問:針對這樣的問題,現在主機廠、銀行方面,對經銷商有沒有相應的措施?

答:現在只是在溝通和協調,有一部分。現在的狀況是,車確實沒有賣出去,車有,但是錢沒有。銀行要的是錢,不是車,車只是抵押物而已。理論上,如果到期沒還錢的話,它會把車收走、拍賣,差額部分需要4S店把錢補上。這是法律流程(正常狀態下)。因為這個時候,不管是銀行收走、拍賣,它也是沒有客戶,賣不掉的,所以現在也是在協商的過程中。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這絕對是不可抗力,不是說是哪個人、哪個企業、哪個城市可以左右的。當然,這裡面肯定有變通的方式。

問: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公司的庫存狀況如何?

答:現在庫存非常高。因為正常情況下(在疫情前),我們是按照1.0-1.5的庫存深度(一個月的銷量是1.0,一個半月的銷量是1.5)備貨的。同時,在年底期間,主機廠都是要拼銷量的,一汽-大眾又是去年乘用車銷量第一的品牌,所以在這段時間裡,經銷商的庫存量還是非常大的。

問:因為過年前,各方面都沒有預警,所以這半個月過去,經銷商面臨的壓力非常大

答:對,確實是這樣的。

2月10日復工後,業務如何開展?具體規劃有哪些?

問:現在面臨北京2月10日的復工,捷亞泰現在對於復工後的工作安排、流程有具體的規劃嗎?

答:現在還沒有,只能說走一步,說一步。我感覺疫情沒有這麼樂觀,因為真正的返鄉潮,還沒有到來。拿我們的員工舉例,集團有600多人,400多人是外地員工,他們還都在老家,等消息,沒讓他們回來。北京籍、包括沒出京的員工,現在輪流值班。因為現在這種狀況,對於企業、對於員工,都有風險。退一步講,現在就是員工真的復工,也沒有客戶去店裡。正常按照之前市里發的通告,2月10日開始復工,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是汽車銷售院區還是居住的小區,疫情的預警程度非常高。

問:那2月份的業績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了?

答:我感覺2月份,基本上就為零了,從業務量上講,對業務上也沒有什麼規劃。

問:現在物流、倉儲,是不是同樣受到影響?

答:這個其實是取決於我們(主機廠、經銷商)的。以一汽-大眾為例,北京市場主要是以鐵路運輸為主,同時在北京有個可以停放3000-4000台的中轉庫,公路運輸只是一個補充。

問:那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庫存壓力和無客流

答:現在就是沒客戶,客戶不敢來。不是不想買,是不敢來。

問:那現在值班的同事,接到客戶的電話諮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其實現在還是有客戶電話諮詢的,也不算少,但都是「先等等,等疫情結束再買」。現在大部分經銷商都是通過主流媒體的網上招募線索為主,400電話和網絡留資,但這些工作在家就能和客戶交流溝通了。從諮詢到買的這個動作,肯定是要到店來完成的。但是現在,沒有敢去到店的。

現在最想得到的扶持政策是什麼?

問:現在這種情況,您覺得除了主機廠給一些政策外,還需要哪些領域可以給到支持?

答:我覺得從國家經濟層面,應該對於除房地產之外、第二大消費市場的汽車領域,應該是需要扶持的,對拉動經濟,肯定是有很好的支撐作用。甭管是製造企業,還是經營企業,是需要國家給予支持的,類似補貼的政策。比如稅負的減免、社保基金的延緩,甚至是可以給到一些專項的補充資金,讓我們度過現階段最為困難的時期。現在不是說汽車產業不行,缺的是現金流,汽車產業的未來前景還是很好的。但是目前有可能2000萬、3000萬的資金還不上,這個企業就倒閉了;企業有逾期,信用不好,銀行就不給貸款,再提車也就沒有機會了。這只是暫時的,貨在手裡,沒有賣出去。

包括房租,這類支出性的成本、剛性的運營成本,能不能考慮一些辦法,先解一時之需。比如過渡時期的低息政策,來緩解汽車經銷商、乃至這個產業目前遇到的問題。

問:現在類似房租、支出性的成本,占企業資金流比重有多少?

答:租金+人工,占到85%左右,這部分比例非常高。

面對嚴峻的現狀,有什麼切實可行的好建議?

問:現在有一些聲音,說2003年的「非典」疫情後,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大發展,您覺得這次疫情結束後,對銷售有幫助嗎?

答:不會的。2003年是汽車元年,那個時候家庭汽車還沒有普及,起步階段,消費者手裡是有錢的,因為疫情的問題,導致消費者從「買不買」到「快速購買」。現在保有量大,一、二、三線城市不是沒有車,是在更新的階段,在疫情過程中,大家普遍的收入是降低的,而且現在房貸的壓力比那個時候更為嚴峻。所以現在自有支配資金沒有原先好。現在購車意願沒有那麼迫切,只是好與不好的狀況,因此和2003年情況沒有可比性。

但是作為限購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我認為啟動號牌增加的可能性,一定是有的。比如原來沒有車的家庭,是否可以考慮無償增加一個指標,北京增加15萬、20萬指標配額,這個肯定能實現銷量的增加。因為現在有160萬-170萬的購車意向,在被限制中,如果現在釋放出10萬台、20萬台的空間,馬上就能實現銷量。

問:但是汽車銷量在疫情後的增加,對於城市科學治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答:這是一個短期、瞬間的動作,以目前的情況,釋放出20萬台車輛,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在去年11月還出台了,外地車進京限制措施,所以這個數量遠高於20萬台的數量。畢竟這是特殊時期,是個短期的動作,以後肯定會恢復正常。這對於不只是北京,還有類似廣州、深圳這類限購城市,都是有積極促進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手段,就會在之後補足上這2、3個月的損失,這要比給購置稅減免、一台車給幾千塊錢的補貼,更有效。這是馬上就能實現的效果,因為這確實是有需求的。

(圖/文 網通社 霍弘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