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訓練分化?這裡有一份詳細的指南待你查收

健身教練doris 發佈 2020-01-29T16:41:58+00:00

參考資料【1】MacDougallJD, Gibala MJ, Tarnopolsky MA, MacDonald JR, Interisano SA, Yarasheski KE. The time course for elevated muscle protein synt

在你剛開始健身時,你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選擇什麼樣的訓練分化了。

訓練分化指的就是你要如何在一周內去安排你的訓練。之所以稱為分化,是因為大多數計劃會將你的訓練分開來,這樣讓你在不同的時間訓練不同的肌肉。

安排一周的訓練有非常多的方法,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認為自己的是最好的。

你是應該按照健美運動員那樣一天練一塊肌肉,做儘可能多的組數,還是應該每次都練遍全身?或者,你是應該上下肢分化還是推拉腿分化?

答案就是沒有所謂的「最好的」訓練分化,這要取決於你的目標,訓練經驗和喜好。

本文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訓練分化,以及告訴大家應該如何去選擇。

1.健美式分化

之所以稱為健美式分化,是因為大多數的健美運動員都是這麼練的,也就是一天練一個部位,這也是最流行的分化之一。

典型的健美式分化訓練看起來是這樣:

周一:胸部

周二:背部

周三:肩膀

周四:手臂和腹部

周五:腿部

周六和周日休息

一般來說,該分化也包含了很高的訓練量。在每次訓練中,你會做很多組數和次數,直到充血感很強,肌肉酸痛。

  • 那麼該方法有什麼優缺點?

優點方面,它很簡單,也有一點用,而且比較重點強調上肢肌肉,這也是大多數男性訓練者喜歡的。

缺點方面,訓練頻率和訓練量對於肌肉增長來說並不是最佳的。有研究表明,肌肉蛋白質合成率(身體使用蛋白質來構建新肌肉的過程)在訓練後24小時就達到了峰值,大約36小時就回到了基線水平【1】。

這就意味著,在2-3天後,你的肌肉對訓練的反應就達到了峰值,你就可以再次去訓練它們了。

在典型的健美式分化訓練中,每塊肌肉只練了一次,這就意味著同一塊肌肉你要完全等7天才能再次訓練,但是本身卻只用等2-3天就能再次訓練,你就錯失了更多刺激肌肉的機會。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你的訓練質量會受到影響,因為你將一塊肌肉所有的訓練動作都安排在了同一天。

拿胸部訓練來說,一次訓練中的最後幾組,或者後面幾個動作,肯定會比剛開始的組數和動作困難許多。你的胸部肌肉不僅僅得到了充分的刺激,你的三角肌和三頭肌也疲勞了許多。

然而,如果你將這些動作分配到不同的訓練日,那麼你不僅僅可以用更大的重量,還能做更多的次數,同時沒有那麼多的疲勞。

  • 誰應該使用該計劃?

如果你每塊肌肉練的組數不是非常多,比如不超過10組,那麼使用健美式分化也沒有什麼問題。或者你就是覺得這麼做能夠堅持,練的很開心,那就這麼練下去。至於其他的情況,使用其他的分化可能會更好一點。

2.上下肢分化

從名字中大家應該就可以看到,它將訓練分成了兩種不同的類型:上肢訓練和下肢訓練。

一般來說,上下肢分化會要求你一周訓練四次,其中兩次上肢兩次下肢。很少有訓練分化會像上下肢分化這樣有這麼多的變式,這就意味著有非常多的方法能夠去安排你的動作。

不過從本質上來說,你還是要將上肢訓練動作安排在上肢訓練日,下肢訓練動作安排在下肢訓練日,具體如何安排取決於你自己。

比如,你可以選擇將水平推和水平拉的動作放在上肢訓練第一天,將垂直推和垂直拉的動作放在上肢訓練的第二天。

計劃看起來就是這樣:

周一:上肢

周二:下肢

周三休息

周四:上肢

周五:下肢

周六和周日休息

  • 那麼該方法有什麼優缺點?

優點方面,它提供了較為科學的訓練量和訓練頻率。每塊主要的肌肉每周訓練了兩次,每次訓練之間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此外,該分化一周只需要練四次,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可行的。

缺點方面,每次訓練時間可能比較長,尤其是上肢訓練日。比如,在典型的上肢訓練中,你會練到胸部、背部、肩膀、手臂和腹部,這就需要很長時間。你還需要熱身兩次---推的動作熱身一次,拉的動作熱身一次。

  • 誰應該使用該計劃?

如果你無法去健身房5次或者以上,感覺需要更多的恢復時間,或者喜歡該方法的簡便性,那麼它就很適合你。

由於提高了訓練頻率和訓練量,上下肢分化訓練也是許多中級訓練者的選擇。如果你的時間比較充裕,想最大化增肌,那麼你也許需要更細緻的分化。

3.推拉腿分化

該方法背後的原理很簡單:

  • 在推類訓練日,你就訓練所有的推類肌肉,比如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
  • 在拉類訓練日,你就訓練所有的拉類肌肉,比如背闊肌、三角肌後束和肱二頭肌。
  • 在腿部訓練日,你就訓練所有的下肢肌肉,比如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和臀大肌。

計劃示例看起來就是這樣的:

周一:推

周二:拉

周三:下肢

周四休息

周五:推

周六:拉

周日:下肢

  • 那麼該分化有什麼優缺點?

優點方面,與上下肢分化一樣,每塊肌肉每周訓練了至少兩次,這對於增肌是比較有利的。不僅如此,它還縮短了每次的訓練時間,畢竟將原本的四次訓練變成了六次訓練,當然代價就是你需要一周去健身房六次。

它還比較有針對性,在不同的訓練日就專注於不同的肌肉,比如在練推類動作時就不用想著背部肌肉了。

缺點方面,它要求你一周去6次健身房,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太現實的。

  • 誰應該使用該計劃?

對於高級訓練者來說,他們需要更多的訓練量來持續進步。如果只採用上下肢分化,那麼對於上肢肌肉的訓練可能就不夠。畢竟上肢肌肉比較多,如果要全部練到位,那麼單次訓練的時間就太長了。此時,將上肢分成推和拉就更加細緻一點,有比較明確的目標。

4.全身訓練分化

全身訓練分化一直以來都存在力量訓練領域,無論是老派的健美運動員,還是現在健身房中的人群,都有部分人在踐行全身訓練。

它們也是許多力量訓練計劃的基礎,比如SS,5×5,德州方法等。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非常簡單,只包含了一部分動作,不需要很多時間,每次都將主要的肌肉練了一遍。

計劃示例看起來就是這樣的:

周一:全身訓練

周二休息

周三:全身訓練

周四休息

周五:全身訓練

周六和周日休息

  • 那麼該分化有什麼優缺點?

最大的優點就是訓練頻率---主要的肌肉每周訓練了三次。

由於較高的訓練頻率,每次的訓練量就不需要太高,這就意味著你可能不會有很強烈的肌肉酸痛,每一次的訓練質量就會更高。

較高的訓練頻率不僅僅從訓練量的角度來說是比較好的,它還能讓初學者通過規律性地訓練主要的動作來改善動作形式,也給了高級訓練者更多的時間來強化技巧。

缺點方面,就是每次訓練都會比較累,而且不能細緻地訓練到所有的肌肉,否則時間就會很長。

  • 誰應該使用該計劃?

如果你剛開始訓練,想變得強壯,時間緊湊,或者就是喜歡每次把全身練一遍,那麼你就可以考慮該分化。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訓練,已經練了不止一年,想最大化進步,你採用別的計劃進步會更快。

你應該多久換一次訓練分化?

在你的訓練生涯中,工作安排很可能會發生變化,家庭責任會改變,對於訓練的興趣也會有所變化。

因此,知道在你繁忙時一周練3次或者不忙時一周練4-6次是非常有用的信息。然而, 除了知道你有很多選擇外,那麼改變你的訓練會有什麼好處嗎?

你也許需要隨著訓練經驗的增長來更換訓練分化。隨著新手福利慢慢消失,如果你想持續進步,你就需要提高訓練量。

但是為了讓訓練量的提高是有效的,你只有在自己能夠從訓練中恢復過來時才應該去考慮實施。

另外一個更換訓練分化的理由就是你已經厭倦了目前的分化,畢竟長期堅持才是最重要的。每隔12-16周更換動作或者訓練分化是一個比較好的推薦。

總結

並沒有所謂的「最好的」訓練分化,哪種最好取決於你的目標,訓練經驗和喜好。

你的主要選擇有:健美式分化、上下肢分化、推拉腿分化和全身訓練分化。每一種訓練分化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所以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

參考資料

【1】MacDougall JD, Gibala MJ, Tarnopolsky MA, MacDonald JR, Interisano SA, Yarasheski KE. The time course for elevated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following heavy resistance exercise. Can J Appl Physiol. 1995;20(4):480-486. doi:10.1139/h95-03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