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乾貨又來了:三角扭轉式的幅度和穩定,後腳的發力更關鍵

凡一說瑜伽 發佈 2021-10-19T19:46:41+00:00

有朋友在公眾號後台留言反應:在瑜伽三角扭轉式中站不穩,不要說把手放在前腿外側了,就是放在前腿內側依然感覺搖搖晃晃的站不穩,想知道這是為什麼,要怎麼改善?

有朋友在公眾號後台留言反應:在瑜伽三角扭轉式中站不穩,不要說把手放在前腿外側了,就是放在前腿內側依然感覺搖搖晃晃的站不穩,想知道這是為什麼,要怎麼改善?

首先來認識一下瑜伽三角扭轉式,下圖

《瑜伽之光》裡,這個體式的難度係數為5。但對很多初學者來說,這是個有點挑戰的站姿扭轉體式,也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體式。加強根基加強腿部和臀部力量,增加脊椎特別是下背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背部僵硬,延展脊柱,瘦腰瘦腹,還可以按摩腹部,強化腹部器官功能。

看一下常見的練習方法:

  • 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大大地分開,右腳掌外旋90度,左腳掌內扣60度, 右腳腳後跟和左腳足弓在一條線。
  • 骨盆端正,脊柱延展,吸氣雙手體側平舉,
  • 呼氣,軀幹與左腿同時向右轉,左手掌落在右腳外側,右手臂向上伸展,雙手臂成一條直線,眼睛看右手指的方向
  • 保持5~8組呼吸,回正反側練習。

三角扭轉式也分享過很多次了,體式中的細節和發力這裡就不重複了,有興趣的可以翻一下以前的文章。這次重點來說一說為什麼這個體式更容易站不穩?

如果一個體式站不穩,你第一個要檢查的一定是根基。所以我們先來看一下三角扭轉式的根基。

三角扭轉式屬於雙腿左右分開的體式,我們反覆強調,在這一類體式中,雙腳必須均勻承擔身體重量,特別是後面的腳需要更用力的向下紮根,後面的腿需要更用力,才能抗衡軀幹向前下移動的力量,以保持重心不變,維持平衡和穩定。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細節:前腳掌沒什麼好說的,關鍵是前側膝蓋不能超伸,前腿要像前屈類體式一樣,向上向腹股溝的方向上提收緊,前側向後側推;重點看後腳,腳後跟向下扎,腳外側緣向下切入地面,大腳趾球向下踩地,讓整個後腳牢牢地陷入墊子,反作用力讓後腿向上收緊,髕骨上提、大腿前側向後推後腳根基越紮實,後腿越有力,重心和動作就越穩,且扭轉的幅度也就有可能更大。

在這類體式中,後腳後腿對穩定整個身體的作用有多大,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看到河邊有一朵荷花,你想把它摘下來,但是你努力探出身體伸出手依然夠不到,總差那麼一點。這時候如果有小夥伴抓住你的另一隻手臂,或者你用另一隻手挽住樹幹,你就能借力向前更多夠到那朵荷花。

這種場景生活中經常遇到。想一想是不是後面的人拉你的力越大,你的身體就能放心的向前傾得越多。三角扭轉式中的後側腳和腿就相當於抓住你的另外一個人或者你抱住的那棵樹。後腿多用一分力,你的身體就能更安全的向前一分。下次練這一類的體式就想想這個例子,後面一丟,你就衝到河裡去啦。

最後再強調一下,後腳的根基,後腿的啟動,不僅僅是三角扭轉式,是這一類站立體式的共同特點。
至於為什麼三角扭轉式更不容易穩定,很簡單,因為加了一個扭轉,軀幹向前向下的更多,更容易向前傾,所以更不容易穩定,也就要求後側更穩更有力。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