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象環生,作為巴鐵空軍主力戰機的梟龍,為何曾兩次被拒絕

軍武次位面 發佈 2021-10-20T14:17:50+00:00

但在其19年的研發過程中,前後有中國、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四個國家參與,經歷的曲折與坎坷,並非一句簡單的「從殲-7基礎上衍生而來」那麼簡單,毫不客氣地說,梟龍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比起殲-10也差不了多少。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梟龍戰機向來被視為,中巴聯合研製的一款性價比相當不錯的型號,也是國內比較少見的專供外貿型戰鬥機。但在其19年的研發過程中,前後有中國、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四個國家參與,經歷的曲折與坎坷,並非一句簡單的「從殲-7基礎上衍生而來」那麼簡單,毫不客氣地說,梟龍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比起殲-10也差不了多少。

▲顏值不低的梟龍戰機

1984年,巴基斯坦與國內接觸,希望能在當時殲-7M的基礎上,改進一款符合巴基斯坦空軍需求的戰鬥機,由於當時成飛(即611所)研發任務比較繁重,因此,這項任務實際上是交給了成都飛機製造廠的廠設計所負責。但在中方提交設計方案後,巴基斯坦卻認為性能並沒有達到要求,因此,巴基斯坦邀請了美國格魯曼公司加入,形成了中美巴三方聯合研製的局面。而早期400萬美元的研發經費中,則是由巴基斯坦負責50%,美國格魯曼公司負責37.5%,國內承擔最後剩下的12.5%,並獲得了正式的命名——「佩刀Ⅱ」。在當時看來,「佩刀Ⅱ」的項目前景非常不錯,巴基斯坦提出了以600萬美元單價採購150架的意向,同時又有美國格魯曼公司提供發動機和雷達,再加上當時國內對殲-7的氣動布局已經比較熟悉,因此,中美當時對項目都非常期待。然而,項目很快卡在巴基斯坦提出的苛刻要求上,當時,除了600萬美元的單價之外,巴基斯坦還要求改造的範圍不能太大以保證在一兩年內定型,最重要的是巴方要求「佩刀Ⅱ」具備與早期米格-29對抗的能力。而中美在實際測試之後,很快就發現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殲-7M是梟龍最早的起源

按照巴基斯坦需求,「佩刀Ⅱ」在機頭搭載了來自美國的先進雷達,使得機頭重量大大增加,即使有美國發動機的支持,其機動性能的下降也是肉眼可見。因此,當時中美都認為需要對機翼進行重新設計,以滿足機動性要求,但巴基斯坦始終以改造風險過大,超過限制時間而拒絕。正當雙方僵持不下之際,傳來了巴基斯坦與美國談判購買F-16戰鬥機的消息,使得國內明白了巴基斯坦開啟「佩刀Ⅱ」項目的真正目的。在當時的情況下,以600萬美元價格購買到能匹敵米格-29的戰鬥機,本來就是不可能的。巴基斯坦提出如此嚴格的要求,並沒有期待項目真正成功,而是為了在與美國購買F-16的談判中儘可能地獲取籌碼。從事後來看,巴基斯坦以200萬美元研發經費的代價,至少在購買F-16的項目中壓下了2億美元的價格。同時,巴基斯坦又將省下的資金轉而向中國購買殲-7P,雙方皆大歡喜,唯一比較難過的,是莫名入局最終卻一無所獲的美國格魯曼公司。

▲美國F-16才是當時巴基斯坦的目標

然而,當巴基斯坦退出「佩刀Ⅱ」項目後,這個原本為巴基斯坦準備的項目卻並沒有結束,中美在聯合研製過程中意識到,對殲-7進行改造的想法是確實可行的,只不過是由於巴基斯坦堪稱嚴苛的要求才沒能成功。因此,在巴方退出之後,中美反而得以快馬加鞭推動項目,但這時叫「佩刀Ⅱ」已經不太合適,因此賦予了「超七」的新代號。然而,正當兩方熱火朝天地推進「超七」之際,兩國的關係卻出現了巨大變化,格魯曼公司面對局勢變化,最終選擇退出「超七」項目,發動機的缺失使得整個項目難以為繼。就在項目瀕臨消失之際,巴基斯坦由於在80年代末大力推進核武器而被美國政府制裁,其購買的F-16戰鬥機被美國扣留,交付的6.85億美元也隨之凍結。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研發單位認為,改進的「超七」,將是巴基斯坦無法獲得F-16時,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擇。

▲米格-29是殲-7很難戰勝的對手

因此,國內與俄羅斯米格設計局聯手,為「超七」換上了米格-29裝備的RD-33型發動機,使得項目得以起死回生。1993年,基本完成的「超七」設計方案送到巴基斯坦的手裡,但巴基斯坦卻乾脆利落地予以拒絕。一方面,巴基斯坦認為當時「超七」項目僅僅完成紙面設計,在改動較大的情況下,有不小的設計風險,對於資金並不充裕的巴基斯坦空軍來說,這是其向來極力避免的事情。另一方面,「超七」的性能比起「佩刀Ⅱ」大幅上升,但造價同樣有不小提升,當時巴基斯坦空軍已經被美國扣留6.85億美元採購資金,確實無力購買「超七」戰鬥機。而在巴基斯坦的拒絕之下,整個項目再一次陷入失敗的邊緣。

▲但米格-29的RD-33發動機也是「超七」起死回生的關鍵

但當時國內仍然以極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從1993年到1998年,設計單位花費了五年時間完善「超七」設計,將項目推進到驗證機生產階段。同時,原132廠設計所與611已經合併,而當時已完成殲-10首飛任務的611所,也能夠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來完善「超七」。再加上當時國內向巴基斯坦表示,能提供貸款來解決巴基斯坦原本分攤的設計經費,以及早期8架戰鬥機的製造費用。因此,巴基斯坦在1998年正式簽訂了聯合研製戰鬥機的合同,而這個繼續叫「超七」就不太合適,因此,項目正式獲得了FC-1的代號。這也是巴基斯坦自1984年提出項目14年之後,第一次真正用心參與聯合戰鬥機項目。2003年,FC-1原型機成功首飛,憑藉611所在殲-10研發時積累的深厚技術,FC-1的性能相當不錯,並因此獲得了巴基斯坦的青睞。2009年,巴基斯坦正式與國內簽訂了以9億美元購買42架梟龍戰機的合同。隨後,巴基斯坦又在國內的支援下,先後生產了從block1到block3多個版本的近百架梟龍戰鬥機,而巴基斯坦的最終裝備數量,預計將會達到150架,國內設計單位多年的辛苦堅持,最終終於收到碩果。

▲巴基斯坦裝備的梟龍戰機

目前,繼巴基斯坦之後,緬甸和奈及利亞也先後裝備了梟龍戰鬥機,還有不少國家也屢屢傳出打算採購梟龍戰鬥機的傳聞。而對中航工業而言,在除巴基斯坦之外,其他國家採購梟龍戰機的數量雖然都不算多,訂單額度也較為有限,但這並不意味著梟龍的出口並不重要,事實上,梟龍是在殲-7之後,少有的真正完成出口的戰鬥機型號,實際上是作為中航工業對外的名片存在,其在戰場上的表現,直接關係到中航武器在國際上的口碑,也直接關係到殲-10CE,以及更先進的FC-31能否順利出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