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能否撐得起這個角色」

廣州日報 發佈 2021-10-24T11:44:50+00:00

賴聲川《曾經如是》劇照作為第八屆烏鎮戲劇節的閉幕大戲,賴聲川話劇《曾經如是》於10月21日開演。該劇時隔兩年重新開演,引發了劇迷的熱烈追捧。

賴聲川

《曾經如是》劇照

作為第八屆烏鎮戲劇節的閉幕大戲,賴聲川話劇《曾經如是》於10月21日開演。該劇時隔兩年重新開演,引發了劇迷的熱烈追捧。作為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之一,賴聲川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回應了一些和戲劇相關的熱議話題,在他看來,劇場的真諦就是「帶領觀眾感受沒感受過的東西」。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劇照來自主辦方)

影視演員演戲劇?

不會也無法刻意操縱市場

《曾經如是》於10月21日~24日在烏鎮戲劇節演出4場。在6個多小時的生命幻境旅程中,觀眾們跟著主演一起,展開了一場對人生、時間和生命溯源的思考。

《曾經如是》讓不少觀眾覺得是賴聲川另一部「劇場史詩」《如夢之夢》的姐妹篇——都有蓮花池的觀眾席,演出時間都很長,戲開始的方式也很像。「在我心目中也應該算是姐妹作,但兩部作品沒有任何角色是連貫的,可能是它們都給人一種比較宏大的感覺。但不少看過《曾經如是》的人跟我說,感覺它探討的一些問題和思維方式比《如夢之夢》還要大。有人說看《如夢之夢》有看《李爾王》似的一種激情,《曾經如是》則是《暴風雨》裡的一種寧靜。」賴聲川說,「這是我在不同年紀寫的不同劇本,心境不同,自然會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感受。」

《曾經如是》由郝蕾和張杰主演。郝蕾是公認的演技派,張杰也有眾多的歌迷。今年《如夢之夢》的巡演,肖戰出演「五號病人」。有網友表示,「影視演員和歌手的加入,讓一些戲劇的票越來越難買。」對此,賴聲川表示:「這都是過程,都是生態。對我來講,如果一個角色從頭到尾都是明星來演,那就要看他能否撐得起這個角色,比如《么么洞捌》中的倪妮,大家不會覺得她是一個明星,反而覺得她就是舞台劇中的一個很厲害的演員,我們的標準很清楚。至於市場是什麼樣的,我們不會也無法刻意操縱。」

劇場的真諦?

帶領觀眾感受沒感受過的東西

從事戲劇創作40多年,賴聲川一直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在做各種新的嘗試。「好比說做《如夢之夢》跟《曾經如是》的蓮花池,這種方式大家覺得很新很炫,但其實我們還是回到‌‌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劇場的儀式感,是‌觀眾跟演員之間的一個關係。」賴聲川表示,「人類為什麼需要戲劇,是因為跟人類的儀式感、跟療愈有關。」

‌在他看來,《如夢之夢》也好,《曾經如是》也好,雖然整個大畫面非常炫,但其實每一場戲下來也就是在說一個故事,「劇場最重要的元素‌‌還是觀眾的想像力,你能夠帶動觀眾的想像力,能夠帶動觀眾的情感去思考,去感受一些他沒感受過的東西,‌‌這就是劇場的真諦。‌」 他說,「我們說好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觀眾自然會進劇場。」

賴聲川一直強調原創劇本是戲劇全新的力量,本屆烏鎮戲劇節的劇目也是以原創為主,‌‌但他覺得原創作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他看來,劇本是最重要的,「我覺得我們‌‌要期待新的劇作家。新的作品在哪兒?新的創作在哪兒?‌‌這一直是我最關心的。‌」

戲劇人上綜藝節目?

大家更珍惜現場的戲劇表演

「我們以極其自信的態度來辦這次戲劇節。」賴聲川說。沒有國外劇目的烏鎮戲劇節在賴聲川看來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有機會停下來看一下,我們現在國內的整個戲劇成長到了什麼程度。」戲劇節選擇特邀劇目的標準,就是希望觀眾能看到各式各樣的作品。「現在這個陣容我自己挺自豪的,從開幕時孟導的《紅與黑》,到閉幕時我的《曾經如是》,我覺得這兩個作品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戲劇節都能夠擺在突出的位置。」

綜藝節目《戲劇新生活》帶熱了很多年輕的戲劇人,而烏鎮戲劇節上,這些年輕戲劇人的作品《倒影》《養雞場的故事》也受到追捧。「綜藝是在烏鎮拍的,整體出發點是一些很先鋒的風格,吸引了屏幕前的普通觀眾,這對劇場是一個好事。這個節目鼓勵大家互相合作,所以做出這麼好的作品。我們把這些作品請到了戲劇節,但是,在劇場看和通過屏幕看,感受是不一樣的。」賴聲川說,「大家更珍惜現場的戲劇表演。」

如今,不少戲劇人走上了綜藝平台,對此,賴聲川表示,「綜藝或許可以帶來知名度,賺更多錢,但我知道在他們心中,回到舞台上才是最美的。」他坦言,「如果我們上劇場的演員被挖走,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會帶著我們的戲劇美學出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