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8T08:08:59+00:00

2004年12月,蘇浙同鄉會的餐桌上,坐著張樂樂、我、還有林青霞。由於料想不到的原因,促成這次聚會,而這次餐敘,把原本已經斷線的兩端,又連接在一起了。

林青霞在書店前。

高克毅致送林青霞的賀卡。

□ 金聖華

3 覓名師

2004年12月,蘇浙同鄉會的餐桌上,坐著張樂樂、我、還有林青霞。由於料想不到的原因,促成這次聚會,而這次餐敘,把原本已經斷線的兩端,又連接在一起了。

張樂樂,一個熱心的朋友,當年曾是活躍於電影圈的娛樂記者,跟許多大明星相熟,包括張國榮,林青霞等巨星。後來嫁到美國去了,由於想念香港,時常找機會回來跟朋友敘舊。那年年底,香江才子黃霑因病逝世,12月5日在香港大球場有場追思會,樂樂特地從加州趕回參加,在會前,這位我與青霞之間原先的穿針引線人,又把我們倆給聯繫上了。

是因為懷念黃霑,青霞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滄海一聲笑》,這篇文章,題目取得非常好,既是《笑傲江湖》主題曲的名字,而曲中的詞句,如「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又確是填詞人一生的寫照。原來,青霞從一開始,就是為文章點題的能手,多年後,她屢次為好友江青設想書名,如《點點滴滴》《我歌我唱》《念念》等,這種特殊的才具,早年已有先兆。

從2005年開始,我們又時相過從,然不再拘泥於定時定候的相聚,而是採取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方式,譬如,在半島飲茶,相約去看電影,看畫展,逛書店,聽演講等。這時候,青霞雖然已經在文壇上跨出一小步,但是仍然謹慎謙遜,抱著畢恭畢敬的態度,到處虛心求教。寫完一篇文章,她會傳給高中同學,各地友人等舊雨新知看,把就近或遠在上海、台北,甚至美國的反饋意見收集起來,悉心揣摩,努力求進。當然,她也會向相識的文壇中人一再討教。以下,就是一些她當時搜羅所得的寫作竅門。

有一回,她向倪匡請益。飯局上,這位科幻小說達人對著大美人說:「文章只有兩種:一種好看,一種不好看。」說畢,這位可愛老頑童的圓臉,嘎嘎嘎地笑開了,就像一團綿綿的南瓜蓉。聽了這番似平凡實高妙的言論,青霞倒是銘記在心,以後無論寫什麼,總是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寫得枯燥乏味悶煞人!

又有一回,青霞說,林燕妮曾經表示:「寫文章開頭跟結尾最重要,中間隨便寫寫就可以了。」那到底該怎麼起頭,怎麼結尾呢?這就是問題所在了。記得愛爾蘭裔日本作家小泉八雲好像曾經說過,寫文章,起首就像一條河,你在河道的任何一段跳入都可以。至於結尾,幾年後青霞認識了董橋,向他請教寫作之道,董說:「想在哪裡停,就在哪裡停。」這些高人的指點,對初出茅廬的新手,倒是有些諱莫如深的。

另一位名家的妙訣,分為宏觀的和微觀的兩種。先說微觀的,她告訴林:「文章寫完,要像雕塑一樣,去掉多餘的字,尤其是『我』字,千萬不要寫『我覺得』,『我很榮幸』,『我很慶幸』這樣的句子!」這個容易遵從。至於宏觀的,她勸諭林寫作前,「最好先畫一個表格,寫上年份,事件,表達你的價值觀等等」,她自己的文章,常以大時代為背景,富有歷史觀。那麼,青霞懷疑,自己是否得先在書齋里埋頭苦讀若干年月,才能開始動筆呢?

張大春告訴林青霞,「寫別人沒有寫過的,自己的故事」,這倒是最適合的方式,青霞的故事,有多少人傳過,聽過,但都是道聽途說言過其實,讓當事人自己現身說法,不是最引人入勝嗎?因此,小思認為:「青霞的圈子,青霞的經驗,是旁人無法企及的」,所以該寫她圈子裡自己最熟悉的,獨一無二的經驗。

然而,材料有了,該怎麼書之成文?記得青霞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請一位她在文化之旅中認識而當時身在美國的教授審閱,誰知道教授一改之下,添加了許許多多四字成語,形容詞句,乍看,還以為是哪一本教科書中的招牌抒情文,徹頭徹尾跟青霞的原作分了家。這光景,就好比一向打扮素淨的姑娘,忽然穿金戴銀,花枝招展起來,左看右看都不像她!

青霞在踏上文化之旅的初階,的確時常躬身自省,反覆思量,摸索著一條最適合的路子,她既怕自己才學不足,又恐文筆不濟,這時候,她最需要的是增強自信,盡情發揮。因此,我開始介紹一些名家的作品給她看,例如楊絳、林文月、季羨林的散文。這些大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豪華落盡見真淳」,他們下筆,不在乎尋章摘句,不在乎精雕細琢,而是以最最懇摯的態度,直抒胸臆,將內心深處的所思所感,通過純真的言語,如實表達出來,因此最能觸動人心。看了這些名家的文章,青霞開始感悟,覺得非常踏實、舒坦,原來,好的文章可以這樣寫的,恰似真正美麗的人,未必需要塗脂抹粉,錦衣羅裙一般。

除此之外,我也儘量將一些在自己人生旅途上,曾經對我從事翻譯和文學創作多番提點,引領,協助,支持的前輩先驅,一一介紹給青霞,希望她也能從中得到滋養,有所裨益。

於是,就衍生了青霞與名家之間,日後種種隔空相遇,隔代求教,千里尋訪,香江會晤等文壇佳話了。

4 結奇緣

早上打開手機,看到青霞隔夜用WhatsApp傳來的訊息,怎麼這麼多照片?再一瞧,直叫我喜出望外!終於找到了,這使人望眼欲穿的「歷史文獻「!

這是一張卡片,透明的卡紙上,印著一束束優雅的紫藍花,由片片綠葉襯托著,顯得雍容高貴;花朵旁有翩翩蝴蝶在飛翔,蝶衣繽紛,閃著華光。花蝶圍繞著一串字體精美的句子:「Kind hearts,like garden flowers, bring grace and beauty to our world.」(溫婉的心靈,恰似園中的繁花,為世間帶來優雅與美善!)

這張卡片的來歷,得話說從頭。

早在2005年跟青霞再次相聚時,我就把散文大家暨翻譯界前輩高克毅(筆名喬志高)先生率先介紹給她認識。以往,每逢高先生5月29日生日的時候,我都會寄一張賀卡給他,上面寫滿了我班上學生的賀詞,這些學生讀了高先生翻譯的《大亨小傳》,都對他仰慕萬分。那一年,我特地請青霞跟我一起寫張卡片,遙祝高先生「生日快樂」。青霞一向最崇敬長者,當下高高興興地簽了名,還找出自己最漂亮的照片以及所主演《紅樓夢》的碟片,給高先生寄去。

當時高先生年屆九三,畢生愛侶梅卿夫人已於2003年去世,老人獨自居住在佛羅里達冬園鎮的「五月花」養老社區中,生活落寞孤寂。那一陣,我差不多每星期都打電話過去問候。一天,電話那頭傳來久已不聞的歡笑聲,老人說:「啊呀!我收到了林青霞的照片,好美!」他興沖沖接下去:「這可是我這一輩子第二次收到明星照呢! 上一次是黃柳霜。」

高克毅是真正學貫中西的翻譯名家,1912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的Ann Arbor市出世,三歲回到中國,在中國長大,於燕京大學畢業後,再回到美國,其後,一輩子從事新聞與文化工作,對於促進中美文化的交流極有貢獻。因此,他曾經笑稱自己一生度過的,乃確確實實的「雙語生涯」,若要寫自傳,可真是「一言難盡」啊!

高先生風趣幽默,善於運用雙關語,他雖為公認的高手,卻自稱對翻譯只是個「愛美的」(amateur)玩票者而已。玩票之說,乃自謙之語,不可當真;「愛美的」卻千真萬確。高夫人美麗端莊,正如白先勇所說,「舉止間自有一份高貴嫻雅」,與高先生在一起,「真是一對令人羨慕的神仙伴侶」!然而高先生是個真正的藝術家,對一切美而善的人、事、物都衷心喜愛,他的忘年交傅建中形容得好,說他「對聰明的美女,情有獨鍾」!他確實是個賈寶玉一般的人物!

因此,當他看到曾演過怡紅公子的美人惠賜玉照時,怎麼會不深受感動呢!更何況高先生原本就熱愛電影,早在1920年代末,就開始跟兄長一起替電影雜誌撰稿了。記得那天,他在電話里興奮地說,「照片我放在床頭了,可以常常看到。」為了反饋,他特地去鎮裡買了一張美麗的卡片,千里迢迢的寄回香港,送贈佳人。

青霞收到卡片的當天,驚嘆地說:「這是我這輩子收到的卡片中,最美,最華麗,最不俗氣的一張!」原來這卡片很大,分為六折,可以拆開或摺疊起來,顯出多重姿彩。卡片裡寫著:

Dear Brigitte,Congratulations and Thank you for all the beautiful ways you touch my life.

Best wishes for lots of Happiness.

下署「George Kao,Winter Park,June 2005」。老人感謝美女以婉約的情誼,帶給他至誠的祝福,使他晚年寂寥的生活倍添溫暖。青霞是個有心人,收到卡片之後,也珍而重之,放在床前,說是可以時常望見。因此,兩個原本陌不相識的老少,相距千重山,萬重水,就如是隔空相遇,心靈互通了!

說起來,林青霞和高克毅之間,冥冥中還真有緣分呢!先不談別的,高先生前後收到過兩位明星的玉照,一位是黃柳霜,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也是第一個蜚聲國際的亞裔美籍女演員,聽說2022年開始,美國鑄幣局計劃鑄造一套流通25美分系列硬幣,每個硬幣背後將紀念一名傑出美國女性,而黃柳霜就名列其中;林青霞更不用說,她是目前公認的巨星之一,先後拍過一百部電影,影迷層橫跨祖孫數代,盛名歷久不衰。這兩位影星的名字,放在一起,倒是可以互相呼應:黃柳霜和林青霞,黃襯青,柳依林,霜伴霞,簡直配合得天衣無縫!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在高先生的許多善行中,很有意思的一樁,就是當年居中安排,讓夏濟安,夏志清,昆仲與陳世驤教授,在華盛頓和張愛玲初次會晤。如今,大家都對文壇才女張愛玲推崇備至,而張是因為夏志清著書力薦,才揚名於世的,因此,高先生當年的穿針引線實在居功至偉。多年後,主演《滾滾紅塵》(該劇乃以張愛玲的事跡改編而成)的林青霞,在Covid-19疫情暴發期間,閉關用功,把張愛玲的著作,狠狠地讀個遍,那段日子,她日也愛玲,夜也愛玲,對作家的生平軼事背得滾瓜爛熟,對作家的寫作風格也摸得清清楚楚,因此使自己日後的寫作大受裨益,她可曾憶起,這種種機緣的源頭,是來自2005年那遠在天邊,從未謀面的贈卡人?

這些年來,青霞搬了兩次家,因此許多東西都不知放置何處了。一天,說起這張最美的卡片,我們兩人都覺得丟了可惜,總得想方設法找出來。由於年長日久,還以為芳蹤難尋,誰知道,有天青霞在一個不顯眼的柜子里,不經意地一摸,竟然看到了這張失蹤已久的卡片,完整無瑕地呈現在眼前!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那卡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霞一向心疼老人,她在電話里感嘆說:「這麼美的卡片,老先生當年不知道花了多少精神,在哪裡找到的?」我去過冬園拜訪高先生,知道那是一處退休社區,風景優美,但並不繁華,鎮上商鋪不多,而九三高齡的他,夫人走後雖筆耕不輟,但已意興闌珊,離群索居了,日常連飯堂都不肯去光顧。為了這張卡,他必須親自開車去買,以他高雅的眼光,凡事力求完美的性格,可能得跑上好幾家店去搜尋,買到了,寫好了,還得親自去郵局寄出,梅卿不在身邊,再也沒有人在旁叮囑他小心開車!但是,值得的,一切都值得的!愛美的名士,將最美的卡片,遙寄知福惜福的美人手中,終於成就了一則讓人歷久難忘的美麗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