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隨想二則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8T13:29:50+00:00

讀陳鼓應注釋的《莊子》,又結合最近所讀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胡適談治學方法》,深感莊子的自然主義傾向——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莊子那個年代並沒有「自然主義」的說法。

1

   讀陳鼓應注釋的《莊子》,又結合最近所讀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胡適談治學方法》,深感莊子的自然主義傾向——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莊子那個年代並沒有「自然主義」的說法。莊子的思想在自我塑造上,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逍遙遊》《齊物論》中的「天人一體」、「萬物無別」才頻頻被人提及。然而莊子的思想又天生與文字相悖——既然「道」是不能言說的,不能辯論的,甚至不能思考的。《莊子》一書的作成,反而是如同莊子本人所說的「因治而亂」了。同時莊子思想在政治上,又幾乎沒有實質功效:莊子的理想世界是小國寡民,人口固定的晚期原始社會,因而其言論在今天看來是「反知識」、「反智」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總而言之,我初讀《莊子》,覺得這是很矛盾的文本,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或許只能「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而已,雖說如此,陳鼓應先生及各種學者,對《莊子》文本去偽存真,考據注釋的努力,依然是我敬佩的。如今的世界,離《莊子》的理想是越來越遠了,讀一讀《莊子》,自己意會而不與人辯論,或許能讓自己稍微接近《莊子》中的那個理想世界。


2


    我們一般認為一個社會出現問題,是「道德敗壞」的緣故。然而莊子說:世間萬物本來是沒有分別的,是人造的概念製造了人與物,人與人的隔閡。「仁義道德」出現的時候,世界就已經走向墮落了,為了維護仁義,又產生了「法律」這種東西,束縛了人的天性,於是世界就陷入「治亂」的死循環里。

    莊子的觀點是否正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見解。而我想的是,為什麼莊子的後繼者那麼少?為什麼不是莊子主導中國的思想世界與政治體制,而是孔子?

    或許是因為人們都害怕「不確定性」,所以哪怕是「註定變壞」的制度,也能給人帶來短暫的「麻痹感」,這種東西,過去是政治、是菸酒;將來可能就是元宇宙,賽博反烏托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