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運河古鎮 還是鴨梨之鄉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15:19:09+00:00

#2021我為河北文旅代言##奮進新時代魅力張家口##激情冬奧相約河北##2021頭條帶你看河北#霞口原為夏口、下口,後又改為「狹口」,因大運河在此處變得狹窄而得名。

霞口原為夏口、下口,後又改為「狹口」,因大運河在此處變得狹窄而得名。傳說,以前這兒居住著一戶姓夏的人家,隋朝開通北京通州至杭州的大運河時,把夏村一衝兩開,因交通不便,在此處設一小的擺渡口,名為「夏口」。楊廣南下時經過此處,看到此處狹窄,便更名為「狹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兩次南巡,御舟皆曾停泊於此。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第三次東巡路過此處,當時正值清晨,朝陽正在迎面而出,霞光四射,頓感此處乃風水寶地,遂將「狹口」更名為「霞口」,駐蹕霞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第四次東巡,亦駐蹕霞口。

「一橋連兩岸,兩岸皆霞口」大運河西岸是衡水市阜城縣霞口鎮南霞口村;對岸是滄州市東光縣南霞口鎮南霞口村。歷史上,這兩個村莊原是一個「南霞口」,只是分布河兩岸,就有了「東、西南霞口」之分。到了近代,由於行政區劃的不斷調整演變,分割成了兩個村莊。

在南霞口村北5公里左右的大運河右岸,還對應著另一個村莊叫「北霞口」。北霞口村留有不少古代遺存,像漢代的大瓮、唐代將軍墓、宋代的古村落、元代的銅錢、石碑、明清寺廟、瓷器等。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確認了大運河邊北霞口村這顆遺珠,稱其自漢至清皆有文物出現,時間跨度大,且中間沒有斷檔,在中原地區實屬罕見,是典型的古村部落。據《東光縣誌》記載,乾隆曾兩次駐蹕東光:「行宮,在縣北二十五里,衛河東岸西岸築土為山,高丈余,乾隆三十一年巡幸江南、五十五年巡幸山東俱駐蹕於此。」衛河,即運河。清時東光縣城即今縣城所在地,按「北二十五里」,應是南霞口村前後。後道光皇帝為節省開支,減少兵耗,裁撤了多處行宮,東光運河行宮亦在其中。《東光縣誌》載:「(行宮)道光二十六年奉裁」。

歷史上的霞口是東光縣的北大門,地理位置在每個歷史階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東光縣是「連鎮控其南,南霞口扼其北」,堪稱水旱碼頭,南北交通的樞紐,十分繁華熱鬧。古時每到傍晚,運河裡的船隻幾乎把河道停滿,河內舟楫相連,岸邊車水馬龍。村中央俗稱「擺渡口」的地方,也就是用船隻運送河東河西兩邊人員、物資的地方。岸上店鋪林立,攤販成群,有飯館、酒館、茶館、客棧、雜貨鋪等,也稱得起「人員川流不息,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商賈雲集。」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謂該鎮「居民鱗集,行旅輻輳,儼然城市」。光緒《東光縣誌》卷一《輿地誌》記載,該鎮「衛河所經,水陸多衝,商旅輳停」。

如今的霞口鎮是遠近聞名的鴨梨之鄉,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霞口栽培鴨梨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1500年以前,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一些開明官吏提出「宜栽梨棗以資民食」以維持人民生計。但因客觀條件的限制,當時梨樹栽種面積不大,直到金元時期才開始大面積栽植。到了明清時代,梨樹越來越受到重視,梨園面積逐年擴大,最多達1.6萬畝,「河間大鴨梨」(當時屬河間府管轄)更是聞名天下,成為帝王嬪妃、王公大臣喜愛的貢用果品,每年大量徵收,裝船沿大運河運往京城。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進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鴨梨生產更成為發展集體經濟和梨農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