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23:01:12+00:00

古代從印度到我國來的人,除了商人和極少數政府派來的人以外,都是文化界的人,其中有宗教家、藝術家和學者。

古代從印度到我國來的人,除了商人和極少數政府派來的人以外,都是文化界的人,其中有宗教家、藝術家和學者。他們對於我國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從印度來的藝術家對我國的繪畫、雕刻、建築、音樂、舞蹈、雜技,都產生過不小的影響,可是除了極少的幾個人以外,都沒有名字和事跡流傳下來。

印度學者來到中國的,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幾個天文學家和醫生以外,都是佛教信徒,他們同時也是宗教家。那些來傳播佛教的人也往往都是一些對佛教有專門研究的學者。可是這些人並不是個個都有確切事跡留下來的。因此,我們現在所能談的古代印度來華學者就是一些有翻譯成績留下來的佛教學者。

我國古代曾經從國外四面八方吸收過各種各樣的文化成分,這裡面有不少是先經過古代所謂「西域」傳進來的。這個「西域」地區裡有一部分現在是在我國的疆域以內,有些部分,屬於其他國家,如蘇聯的中亞細亞的共和國和阿富汗。我們現在僅僅能談到那些從古代印度(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來到我國內地和西藏的學者,至於只到了現在我國境內的「西域」和從「西域」來內地的我國少數民族的古代學者,就不能敘述了。

前面說到的我國古代旅行家去印度都是一些佛教徒,現在要談的從印度到我國來的人都是佛教學者,所以不能不在這兒略略談一談傳到我國來的佛教。

佛教的一般情況 在我國古代,佛教是發生了很大影響的一種外來文化。它在我國人民的思想上和生活上留下了很顯著的痕跡。

佛教是發生於印度的一個宗教。

在公元前六世紀的前後,大略相當於我國春秋時代的一段長時期里,印度文化中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那時有很多派別的思想家互相進行爭辯。後來有些學派失去了群眾的支持就消滅了,有些雖然在思想上還繼續了下來,卻不能形成一個公開的明顯的思想派別(如極端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有些改變了面貌,吸收了新的成分而發展起來了(如印度教各派),有的繼續下來到今天還存在(如耆那教的兩派),有的繼續發展了一個很長時期,最後在印度差不多完全消滅了,卻在印度以外的許多國家裡到今天還存在著,這一派就是佛教。

宗教在古代對人們的全部生活都有影響,它不像現代這樣主要是一種思想上的信仰。古代宗教還規定了許多生活準則,要求人們以信仰為根據而遵循這些準則。因此,它往往會表現為一種生活方式。同時這種生活方式里也含有比較系統化了的思想。有的宗教強調信仰,有的宗教更強調思想,這只是作為說明某種生活的必要性的一種主要依據。各種宗教就往往由於著重點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宗教生活方式。

當佛教在印度出現的時候,有一種宗教生活方式正在流行,這就是「出家」去修道。一個人要脫離家庭,脫離生產,甚至脫離社會上的一切關係,去修行。至於怎樣修行,那就要看修行的人是屬於什麼派別。這樣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求到「解脫」,要達到另外一個和現實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這些「出家人」逐漸受到社會上的尊敬,被稱為「仙人」或「聖人」。他們是職業的流浪者。他們的生活,有的是嚴格不依靠社會,只吃森林中的果子,完全和人世斷絕來往的,但是一般的「出家人」還是要靠「在家人」的「供養」,直接或者間接吃社會生產者的勞動果實。這些出家修道的人就以宣傳自己的宗教來交換生活必需品。看起來,他們好像是指導社會上的人怎樣生活的一種特殊人物。古代社會裡怎樣會出現這樣的一種人呢?就印度來說,這是古代印度的特殊歷史條件的產物。由於這種社會條件的長期存在以及這些人的宗教在適應社會條件變化時的發展,印度的「出家」的宗教生活就特別發達,一直到現在還相當流行。不過,這並不是印度所特有的,別的國家也有過,例如現在的天主教就還有進修道院當職業的宗教家的方式。

佛教就是這樣一種提倡「出家」的宗教。「出家」的人叫做「比丘」,原來的意思是「靠乞討維持生活的人」,在我們中國現在稱為「和尚」,本來的意思是「高尚的人」或「老師」。出了家的佛教徒結成一個團體,以創造這一宗教的佛為領袖。「佛」是個稱號,意思是「覺悟了的人」。佛教團體本來叫「僧伽」,意思就是「團體」,後來在我國簡稱做「僧」,只指個人了。在這團體中的成員都要遵守一些生活規則,叫做「戒律」。

印度產生的各種宗教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沒有「上帝」。教徒的信仰和崇拜的對象不是一個統一的、惟一的、全知全能、至高無上的上帝。這是印度的宗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不同的地方之一。

佛教最初崇拜佛只是把他當做教主。佛去世後三百年還沒有拜佛像的情形,禮拜的具體對象只是紀念佛的塔。後來有了佛的像了,可是有些佛教派別認為有很多的佛,而且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拜的也不一定是一個佛。我國現在的廟裡塑的佛像並不都是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有些是阿彌陀佛,也有人拜彌勒佛(據說是將來的佛)。有的廟裡還供有一排三座佛像:即過去的佛、現在的佛和將來的佛。

佛教在長期發展中分成了許多派。各派在宗教的理論上有很激烈的爭論,在生活方式上也有一些差別。傳到中國而盛行起來的叫做「大乘」,其中也有一些派,在藏族和蒙族中流行的就和在漢族中流行的有些不同。此外還有被「大乘」佛教徒叫做「小乘」的一些派別。現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盛行的就是「小乘」的一派。

佛教信徒在發展過程中編出了很多書。這些書可以分做三類,叫做「三藏」。一類是佛傳教的話的記錄,叫做「經」,一類是關於戒律的書,叫做「律」;一類是佛教學者討論教義的著作,叫做「論」。各派的書彼此都有差異。

從上面所說的情況,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佛教是經過長期發展變化的,內容很複雜的一個宗教。

佛教流傳到中國的歷史也很長。宋朝以後,佛教不再從外面傳進來了,可是在我國還繼續發展著。就是在從漢到宋的一千年中佛教在我國也有發展。所以,不但從印度陸續傳來的時候,隨著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而傳來的書籍和學說往往彼此不同,而且傳到中國來以後還發展出了很多中國的佛教派別。中國的佛教,比起印度的佛教來,雖然開始較晚,可是後來發展得還要長久,還要豐富。

有一點我們必須提到的是印度的書籍流傳方式和我們的不同。他們主要靠口傳的話而不靠寫下來的文字。越是神聖的著作越不肯輕易寫下來。當然,有些書還是要寫下來才記得住的,而且佛教似乎也提倡抄寫經典,可是這並不是主要的傳播教義的方式。中國的和尚到印度去留學,都要自己抄寫書籍,有時還只能聽到講演和背誦而看不到書(法顯就記載過這種情形)。這樣就增加了書籍內容的差異。不同派的,甚至是同一派的,或各派共同的書,彼此讀的本子都可能很不相同。這又增加了佛教書籍的複雜性,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翻譯的佛教經典為什麼那樣紛歧。這些譯本中有時代、地區、派別、傳本、翻譯等各方面的不同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無論在對比本國譯本或印度原本時都要時刻考慮到這些因素。

佛教在中國的流傳佛教在中國的流傳是經過了長期的複雜的發展過程,而且受到了中國歷史條件的影響的。

中國佛教的歷史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廣泛而細緻的研究,因此,許多問題還沒有結論,有的很重要的問題還沒有提出來研究。

在這裡只能舉出幾件重要的事實談一談。

關於佛教最初傳到中國來的年代,有種種傳說,但是根據可靠的史書記載,這個年代是在西漢末(公元前一世紀末),而盛行起來是在東漢以後(公元三世紀起)。不過在傳到中國的內地來以前,在當時的「西域」和南海一帶佛教已經流行了。

佛教是在公元前六世紀開始的。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它已經是一個發展了幾百年,流行到廣大的地區,包括了很多派別的一個宗教了。傳來的內容多種多樣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漢朝,求當神仙的道教思想很流行,所以講求怎樣超脫現實世界的佛教能夠被人接受,也是毫不奇怪的。

佛教的「出家人」在開始創教時是和當時其他「出家人」一樣要脫離社會去修行的,但是也可以名為「乞討」而實際上受國王和富人的「供養」。後來有了廟宇,有了和尚們集中居住的地方,佛教的和尚就成為社會上的一個特殊的階層。「出家人」跟「在家人」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佛教傳到中國來時,不但帶來了佛像、佛經,而且帶來了廟宇、和尚的制度和「出家」「在家」之間的關係。到中國來的佛教沒有經過艱苦奮鬥的過程,在社會上還沒有傳播很廣時很快就和上層社會的帝王貴族以及知識界結合起來。以後在社會上有了適當條件時才在人民中間廣泛傳播開來。

佛教給我國的最大好處是,由於佛教的傳播,古人從印度的佛教徒,或通過佛教的形式,學到了印度的哲學、科學、文學、藝術,豐富了我國文化的內容,並且刺激了我國文化的發展。

佛教給我國社會的最大影響是出現了出家做和尚這樣的一種習俗,和這些出家人的形形色色的社會活動,以及在人民心中普遍流行「輪迴」(死了再投胎)「報應」(做了什麼事就有什麼報酬或懲罰,或者在這一生得到,或者在下一生)的思想。這是我國原來所沒有的。

大體了解了佛教的情況和佛教傳到中國來的特點,下面就談一談從印度來我國傳播佛教的重要人物。

早期的一些傳教的人傳說秦始皇時就有室利防等十八人來中國傳佛教,但這是完全不可信的。我們現在知道的最早的佛教傳來的事實是公元前二年大月氏的使者伊存教過中國學者景盧(或秦景)佛經。大月氏人當時統治的區域包括現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邊境的很大地區,大月氏人還曾在印度建立貴霜王朝。不過這次傳授是在中國還是在大月氏人的境內,史書記載得不清楚。

現在最流行的傳說是,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派人去西方求佛教,於是佛教才傳到了中國。這是在公元一世紀的中葉(永平年號包括公元五八到七五年的十八年)。據說明帝夢到了佛,才派使者去求經。後來求來了佛經和佛像,還請來了印度學者,就在洛陽修建了一座廟叫白馬寺。這時譯出了一些佛經,其中只有一部《四十二章經》傳到現在。請到的印度學者名叫迦葉摩騰,也叫攝摩騰。有的書說來了兩個人,還有一個叫竺法蘭。

這個傳說里的人和譯經的事都不是十分可靠的,不過,如果公元前二年已經傳來過佛經,那麼公元後一世紀中葉漢明帝派人去求經,請和尚和修廟也是可能的事。

伊存、迦葉摩騰、竺法蘭,是幾個不能確切肯定的人物。確實可靠的第一個在中國譯經的外國人是安世高(安清)。他是波斯人,當時波斯地區叫安息。記載中最早和我國人合作譯佛經的人是安玄,也是安息人。同他合作的中國人名嚴浮調。這些都是東漢末年(公元二世紀)的人。同時還有兩個譯經的外國人,一是支讖(支婁迦讖,月支國人;一是竺佛朔,印度人。當時稱印度為「天竺」,所以算他姓竺,印度人本來沒有姓。照現有的記載說,第一個從印度到中國來譯經傳教的人是公元一七九年譯書的竺佛朔。稍後還有一個印度和尚竺大力,也譯過書(譯書在公元一九七年)。

公元三世紀,三國時代,在南方(吳)譯經的有支謙和康僧會,他們是生長在中國的。還有維抵祇難和竺律炎都是印度人。他們在武昌合譯過極重要的佛教書《法句經》。不過他們都不大會漢文,譯得不算好。在北方譯經的印度人有曇摩迦羅(法時),譯過戒律。據說他學過印度最古的經典(不是佛教的)《吠陀》,還懂天文學。

西晉時譯過佛經的印度人,一個叫竺叔蘭,是生長在中國的,一個叫疆梁婁至。

東晉時代(公元四世紀到五世紀初)有一個對傳播佛教起過很大作用的和尚,叫佛圖澄,不過不能斷定他是「西域人」,還是印度人。此外,有十八個印度人在中國譯過佛經。這些人裡面有幾個很重要的學者和翻譯家,而影響最大的要算鳩摩羅什。

摘 自: 《金克木集》第 2 卷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1-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