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讀了三十幾年書,勤政革新的他為何碌碌無為?性格缺陷很致命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4T23:57:52+00:00

道光帝是乾隆、嘉慶兩代皇帝共同選定的「優秀」接班人,由於乾隆太過長壽的緣故,道光做了39年的皇子才登上皇位,在此期間他一直潛心學業,渴望有朝一日施展自己的抱負。

道光帝是乾隆、嘉慶兩代皇帝共同選定的「優秀」接班人,由於乾隆太過長壽的緣故,道光做了39年的皇子才登上皇位,在此期間他一直潛心學業,渴望有朝一日施展自己的抱負。

為了時刻提醒自己,道光在自己的臥室里貼了「至敬 ,存誠,勤學 , 改過」四個條幅,用來鞭策自己。

待到道光繼位後,他大刀闊斧從吏治入手,誓要整頓官吏花錢買官、貪污送禮之風,通過從祖先康熙除鰲拜的事件中學來的經驗,道光先從整治先朝權臣開始,其中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托津、文淵閣大學士戴均元被罷職,另外兩位軍機大臣連降五級。

當道光徹底將權力收到自己手中後,他一邊倡導節儉,繼續不遺餘力地整頓吏治、嚴懲貪污的行為,另一邊又從漕運、鹽政、海運等關乎國家財政的領域入手展開改革,尋求為財政開源節流的渠道。

勤政治國的道光,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滿意,他晚年感慨道:

自御極至今,凡批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

道光在位30年,以他的行事作風,按常理來說應該大有作為,可是清朝卻進入了「道咸衰世」,這不得不說與他的性格缺陷有關。

一、道光皇帝革新的目的是加強君主「專制」,因而儘管他採取了廣開言路、革新弊政的措施,但在他既想振興清朝,也不想動搖祖宗傳統的前提下,他的「謹慎式」改革終難徹底實施下去;

「賣官鬻爵」,是秦漢時期便已存在的一種現象,它作為朝廷彌補財政不足的一種手段,斷斷續續存在了兩千多年。在清朝的時候,小到不入流的文職,大到「知縣、知州、知府、 道員,甚至武職千總、把總到參將」,都明碼標價,可以通過捐官的方式獲得,以知縣為例,嘉慶時期需要五千零九十兩銀,到道光年間三千多兩就能買到一個知縣。

除了富商鄉紳喜歡花錢買官充門面外,官吏上升也難免需要錢財打點關係,據記載,當時官場為了規避法律追究,他們將送禮習俗延伸出了諸多名目,比如夏天送禮叫「冰敬」,冬天送禮叫「炭敬」,離京時送禮叫「別敬」,年節送禮叫「年敬」……

這錢自然不可能是自己出的。

道光二十三年發生的戶部貪污案,暴露出的情況是,從嘉慶時期開始,戶部官吏每年貪污的庫銀多達二十萬兩。而這一現象,在礦藏、漕運和鹽業等暴利行業,並不鮮見。(《清宣宗實錄》清宣宗,年號道光)

道光曾感慨說:「我最不放心者是捐班,他們素不讀書,將本求利,廉之一字,誠有難言。」

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道光立志改革風氣。

怎麼做呢?

道光下旨各地讀書人、官吏大膽點評時政,上表進言,凡是指出國家弊端、官員瀆職現象,並給出解決辦法的人,朝廷給予重賞。

同時,道光還要求各地清查過往陋習,凡有違法行為的鄉紳、官吏,嚴懲不貸。

道光沒想到的是,他的命令一下達後,卻收效甚微,各地還屢有官吏進言,向道光訴苦,要求他停止這樣的改革政令。

最終,道光以自己不知各地民生實情,又屢有官員進諫為名,收回了自己的政令,這聲勢浩大的改革,便在道光自己的妥協下宣告失敗。

很有意思的是,道光本人卻並不認為這是一次失敗。

二、道光帝骨子裡是個很刻薄寡恩的人,他勵志革新,卻性格多疑,對於會影響到自己利益的人,哪怕是至親,他也不會容忍;

1、孝全皇后暴亡。

孝全皇后比道光帝小26歲,入宮後憑著優雅氣質和聰明靈巧非常受寵。在宮中的發展也十分順利,地位直線上升,僅僅12年的時間,就被晉封為中宮皇后。

他為道光帝生下了兩位公主一位皇子,兒子奕詝又是道光帝的長子,27歲風華正茂的年齡就兒女雙全,幸福繞膝,可見她是得到了道光帝最特殊的恩寵,令其他妃嬪很羨慕。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正值歡度春節之時,卻突然傳出她暴亡宮中的噩耗,年僅33歲。

關於皇后的死,有一種普遍的說法,就是她利令智昏,因為干預朝政和毒害皇六子奕訢,獲了大罪,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對於她的死,有好幾個版本。最初說是因為和婆婆孝和皇太后有隔閡,被太后賜酒毒死的;第二種是說太后使用家法,逼迫她自殺。但是從史料來看,這兩種說法並不合情理,因為太后並不是皇帝的親生母親,我們知道當年嘉慶帝即封皇后又立太子,已經使他們之間有了隔閡,況且道光帝沒事還找茬懲治她的兒子綿愷,對她也不過是做做表面文章,看似給她榮譽地位,實際不辦實事,連寢陵都不給她修。也就是說在後宮之中,太后還要看皇上的臉色過日子,如果道光帝十分寵愛孝全皇后,太后怎麼敢逼殺她呢?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況且太后和皇后都是同宗同族的鈕鈷祿氏,這個姓氏是滿族八大姓之一,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在皇宮之中有好多皇后都是這個姓,應該有一種自豪感,有一定的凝聚力,所以皇太后是不會輕易處死這個同姓人的。

那麼皇后之死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被道光帝冷酷處死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首先,據《清稗類鈔》記載道光帝曾殘忍地殺死過一個妃子。這個女人究竟是誰?為什麼會被道光帝如此殘忍地殺害?不知詳情,但是可以從這件事情中看出道光皇帝的殘忍寡恩,他對待自己的妃嬪尚且如此,何況是其他的人呢?如果皇后果真做出有礙皇家子嗣的事情來,道光帝翻臉不認人把她處死的可能性很大。

清朝在選擇接班人時歷來立賢不立長,但道光帝在秘密立儲問題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猶豫,這件事情本身就很奇怪。因為皇后的兒子奕詝雖為長子,才能遠不如靜貴妃的兒子奕訢。優秀的奕訢與平庸的奕詝誰適合當皇太子顯而易見,而道光帝卻在他們之間該選誰非常糾結,猶豫不決。據《上諭檔》記載,最後是在同一張紙上,用滿、漢兩種文字分別寫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兩道硃諭,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從中可以看出,道光帝這個錯誤的決定其中一定大有文章。

並且皇后暴死後,道光帝不經過禮臣事先擬定,親自賜諡號「孝全皇后」,意思是她兒女雙全、地位至頂,該得到的全部得到了,就安心去吧。因此,道光帝作為對自己錯選皇子的彌補,變臉導致皇后暴死的因素很大。

2、奕緯皇子猝死。

奕緯是道光帝的長子,不僅如此,道光帝繼位後,直到道光六年,皇次子奕綱才出生,長達19年的時間裡,奕緯一直是道光帝的獨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道光帝應該感謝這個孩子,因為他被秘密立為儲君是在嘉慶四年,當時已經18歲,可是他早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結婚了,但是一直沒有生育,作為皇太子,後繼無人是最可怕的事情,嘉慶帝對他並不滿意。如果不是這個孩子的降臨,晏寧被廢皇太子的可能性極大,可以說奕緯的出生,對鞏固他的皇儲地位立下了大功。

可是道光帝並不喜歡這個皇子。主要的原因是這個皇子的生母出身低微,他的母親那拉氏僅僅是一名宮女,立這個女人的兒子為皇太子,保守的道光帝不能接受。所以道光帝繼位後,置大清家法制度不顧,一直不立儲君。不但如此,從道光帝繼位,一直到奕緯去世,他的爵位也一直沒有晉升,他的爵位貝勒還是爺爺嘉慶帝給的。

關於奕緯的死,據《老太監的回憶》中記載,道光初年,為了培養奕緯,給他請了一位好老師教他知識,這個老師為了勸貪玩的奕緯讀書對他說:「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好皇上。」本來父皇遲遲不立儲君,奕緯已經很為不悅。偏巧老師拿做皇帝說話,他十分生氣就說:「等我做了皇上,先殺了你。」本來就是一句氣話,奕緯說完也就忘了,可是誰知這個老師認真了,他怕萬一將來奕緯真做了皇帝殺了自己,於是便跑到道光帝那裡去告密。不想道光帝聽後大怒,立即把他叫來,他剛跪下來請安就被踢了一腳,正好傷了下部,幾天後就死了。

道光帝立儲的時間是道光二十六年,那時候他已經65歲高齡,而奕緯也已經去世15年了,道光帝的這種做法實在不合理。更為可悲的是這個曾經給道光帝帶來機遇的兒子,在死後也沒獲得道光帝的憐憫之心,奕緯到死已經做了13年的貝勒,不但得不到晉封,還要降格按照普通皇子的慣例治喪。而且道光帝還給他上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諡號「隱志」,史學家推測,這個諡號是道光帝與奕緯之間有一個永遠不能公開的秘密,這個秘密對道光帝或許是難言之隱。

不管怎麼說,奕緯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沒有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作為父親為了自己的顏面加罪於孩子,可見是多麼的刻薄寡恩。

3、後宮妃嬪慘遭降黜。

按理說,妃嬪作為皇帝的老婆,皇帝是應該保護和袒護她們的,即使出了問題,也是要儘量地息事寧人。可是,道光帝妃嬪封號被降卻是一種普遍現象,據統計,在他的23位后妃之中,竟然有13位有過被降級的經歷,占後宮總數的57%,真是聞所未聞的事情。

道光帝在對妃嬪們封號時,不僅晉升得快降得也快,不管你是身份顯赫或者出生低微,是得寵的還是普通的,是不會生育還是兒女雙全,封號升降現象都是司空見慣的,而且一般情況下只要遭到降級,就再沒有翻身的機會。比如彤妃、祥妃,入宮時,晉升得都很快,雖然為道光帝生育了子嗣,也沒因此網開一面,直到 道光帝去世後,她們降的封號都沒有被提升。

在道光帝的後宮之中,嬪妃們即使小心翼翼,也會慘遭降黜。 道光帝對妃嬪們的降級也是不分等級,不管是哪個等級都有被殘酷降級的可能,即使做了貴妃,當上了堂堂的主子,也並無保證,很可能一夜之間就會化為烏有。

從這些事例我們可以看出,道光皇帝的情感世界是冷漠無情、刻薄寡恩的,是一位沒有責任擔當的帝王。身為他的兒女、妻妾真是一生的不幸。

三、道光不徹底的改革方式,並未真正解決弊端,缺乏處事經驗的他,只是活在了自己編織的美夢中;

據《清碑類鈔》記載,道光皇帝為了讓大臣們發揚節儉之風,他帶頭在自己膝蓋破了一個洞的褲子上,縫了一塊綢緞。

大臣們目睹了道光的心意後,紛紛迎合,用在衣服上打補丁的方式,來體現自己的清廉節儉。

有一天,道光發現軍機大臣曹振鏞褲子上也縫了一塊補丁,他很高興地問道:「你的褲子上也打了補丁嗎?」

曹振鏞心中竊喜,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他回答道:「重做一件太貴了,打下補丁也能穿,還能節省不少錢。」

道光聞言,如同發現了人生知己一般,他又向曹振鏞交流起省錢成就來:「你這打一個補丁需要多少錢呢?」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簡單,但曹振鏞卻知道道光皇帝深居皇宮,壓根就不知道民情,平日裡道光的衣服都是由內務府負責處理,曹振鏞在不知道內務府報價多少的情況下,他報錯價的話,很容易爆出一些內幕。

於是,曹振鏞想了想,儘量往大的方向提了提價格:「臣需要三錢銀子。」

曹振鏞以為,這個報價已經很高了,但他顯然忽略了內務府的腐敗程度,道光聽了後竟然感慨道:「你們外面的物價也太便宜了吧,內務府給我補個丁,可需要至少五兩銀子。」

對於老百姓而言,衣服破了補個丁壓根就不需要幾文錢,可內務府竟敢給道光報價五兩銀子,要知道,這個報價可夠普通五口之家幾個月的生活開銷了。

由此可見,道光自我陶醉式的改革,其實根本就是面子工程。

作者:斜陽醉美

感謝大家的閱讀,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覺得文章好的朋友們,記得給文章點個讚,關注一下,每天都會給您帶來好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