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滄州之13:滄州本地人常去吃的十大拉麵店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6T15:33:21+00:00

拉麵從湯色上來分,基本有兩大類吃法:一種是清湯的,基本是西北吃法,裡面加白蘿蔔、蒜苗、大而薄的肉片;

滄州人愛吃拉麵,從遍布市區的拉麵店就可以看出來。從拉麵店的品牌名字來看,有本地多年孕育品牌的、有加盟的,也有拉麵師傅自己獨創品牌單幹的。拉麵從湯色上來分,基本有兩大類吃法:一種是清湯的,基本是西北吃法,裡面加白蘿蔔、蒜苗、大而薄的肉片;另一種是黃湯的,基本是本地吃法,裡面有咖喱粉、香菜,加的是碎肉粒。人們常說:殺人的包子,宰人的面。指的就是做包子和面生意的利潤之大。不過,要想真的做好一種美食,真材實料,成本也不低啊。下面,我說說市區百姓常光顧的幾家拉麵店。

1、吳記拉麵。吳記拉麵之前在滄州有好幾家,畢竟吳姓老闆做拉麵的有很多。但是從前年開始,貌似「吳記拉麵」已經成了加盟店,統一了牌匾樣式。最早人們一提吳記拉麵,好像指的是運河邊解放橋北面那份,但是目前「吳記拉麵」已在市區遍地開花,到底是不是他家呢?這家拉麵就是滄州的傳統拉麵湯頭,唉…,實際上現在好多拉麵館誰還用牛骨頭湯調湯頭呢?都是調料配置出來了的。吳記拉麵,不管好不好吃,就是開的店面多。


2、曹師傅拉麵。這家是西北做法,白湯,有大塊的牛肉粒,在我看來是目前滄州最大方的拉麵店了。況且,此店24小時營業,店內衛生間乾淨衛生,在滄州拉麵屆估計也是絕無僅有的了吧。由於是去年新開店,店面很大、寬敞明亮,老闆也為了聚攏人氣,推出了早餐6至9點大碗6元,小碗5元,且贈送雞蛋的做法,這可十分的親民啊。


3、興濟拉麵。最早在興濟鎮建國街路口,後來,不知怎麼的,突然就火了起來,在市區也開了不少的店面。我慕名前往去吃,感覺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啊,不就是一碗拉麵嗎?不過,他家的牛肉確實好吃。

4、二寬麵館。拉麵有七個粗細標準,分別是:大寬(二個指頭寬),二寬(一指寬),韭葉子(韭菜葉的寬度),二細(直徑四毫米左右),三細(直徑三毫米左右),細的(鉛筆芯粗細),毛細(細鐵絲粗細)。二寬本是拉麵的一個標準,被店家用在了招牌上,可見老闆對自己面的自信心。這是新開在市中心的一家麵館,兼顧了老中青各層次消費人群,店面整潔乾淨,服務到位。與店面招牌相迎合的是,去了你就點「二寬」嘗嘗准沒錯,畢竟是招牌面嘛。


5、五姐拉麵。這是開在道東的一家麵館,在我印象中,老闆娘的熱情永遠要高於拉麵的溫度,另外,辣椒油感覺也不錯呢。好長時間沒去吃了,記得不大清楚了。

6、松鼠家拉麵。新開了不久,在朋友的抖音和快手都看到過,但是沒有吃過,不便於評論。看名字貌似和本地拉麵有區別,據說,牛肉和辣子很不錯,有空得去嘗嘗。


7、拉麵大王。在祁孟莊開了有年頭了吧,一開始覺得老闆竟然把一個小小的普通拉麵敢稱作「大王」到底有什麼高明之處?之前因為離工作單位近,經常去吃,有時還時不時的到旁邊熏雞店和餡餅店買幾個熏雞蛋和餡餅,這一整,肯定是吃撐了。說一下,他家牛肉不錯,自己醬的。


8、大港五區拉麵。在快手上幾乎天天能看到,可能是新開了不久吧,沒去吃過,不便於評論。改天還真得去嘗嘗,既然敢以地名做招牌,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9、馬蘭拉麵。20多年前開在老華北門前,是第一家真正體現西北拉麵特色的店,開店之初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顧客的好評,加之拉麵店還經營小菜、炒菜,一時間成了當時滄州拉麵界的高端。後來挪到了華北8樓。

10、石記拉麵。據朋友講,他家屬於拉麵劑放的比較少的,所以要靠人工不斷的給面上勁兒。面可以,就是不太勁道兒。另外,他家還經營包子。

市區內拉麵還有很多很多,如白記拉麵、中國拉麵、傳承拉麵、x師傅拉麵……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