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學」?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5T09:53:40+00:00

咖啡入坑分兩步:第一步,喜歡喝咖啡;第二步,動手做咖啡。當你開始不滿足於直接去店裡買一杯現成的咖啡,而是想探尋從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過程時,恭喜你,順利成為坑中一員。

咖啡入坑分兩步:第一步,喜歡喝咖啡;第二步,動手做咖啡。


當你開始不滿足於直接去店裡買一杯現成的咖啡,而是想探尋從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過程時,恭喜你,順利成為坑中一員。


手沖咖啡 | flickr Iyhon Chiu


不同於意式咖啡機的加壓萃取,手沖咖啡採用滴濾的製作方式,做出來的咖啡表面幾乎看不到油脂,相對於意式咖啡的厚重感,手沖咖啡口感更清爽、順滑。製作過程更考驗個人技術,也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


意式濃縮表面有著豐富的油脂 | 作者 拍攝


在咖啡店,通常手沖咖啡也賣得比意式咖啡更貴,不少人都有一個疑惑:手衝到底是不是玄學?是不是智商稅?是不是裝X大於風味?



01 影響手沖咖啡風味的關鍵因素是:研磨度、沖泡水溫和沖泡時間。


02 咖啡味道太強烈,就把粉磨粗一點;味道太寡淡,就把粉磨細一點。


03 淺烘的豆子,要用高一點的水溫;深烘的豆子,水溫可以稍低。


04 沖泡時間太短容易萃取不足(酸味明顯),時間太長容易過萃(苦味強烈),時間通常控制在2分半到3分鐘。


05 沖泡掛耳咖啡時,水量在150-180毫升為佳,分段注水,第一段注水悶蒸最為關鍵。



01

手沖是玄學嗎?

/ 決定手衝風味的關鍵因素 /


手沖咖啡貴在「咖啡」,而不是「手沖」

製作手沖咖啡的咖啡豆是可以逐本溯源、具有明顯可辯識風味的單品豆,突出表現咖啡本身的地域之味,比如明亮、活潑的柑橘類風味,或者是醇厚、乾淨的黑巧類風味。不同的產區和處理法,在味道上也是千差萬別。


一杯手沖咖啡的味道如何,60%取決於生豆的質量,30%取決於烘焙師的技術水平,人為萃取對味道的影響僅占10%。換句話來說,只要選的豆子足夠好,了解影響咖啡萃取的關鍵要素,衝出來的咖啡都不會太難喝


咖啡豆好是最重要的 | flickr Umer Shabib


這時候有人或許就會問了:既然人為影響只占到了10%,那手沖的味道豈不是都差不多?那手沖比賽都在比什麼?


手沖咖啡的有趣之處在於——每個人對於豆子的理解不同 。在開始沖泡一隻咖啡時 ,會設計自己的沖煮參數,制定最佳的萃取方案。沒有味道完全一樣的咖啡,這也是咖啡的魅力(大家對這部分感興趣的話,後來可以再出一篇文章詳細說說,今天就不展開啦)。


不同咖啡師對豆子的理解不一樣 | flickr Jack Amick


至於網上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畫圈方式,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均勻萃取

。所以其實什麼樣的手法不重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最重要


言歸正傳,如果買了網評超讚的咖啡豆,結果衝出來的咖啡不是特別酸就是特別苦,嘗試了很多衝煮手法,同樣的粉水比,但衝出來就是不好喝?如果你遇到過類似的困惑,這幾條實用錦囊記得收藏。


首先,手沖咖啡是否好喝,取決於三個關鍵條件:研磨度(咖啡粉的粗細)、沖泡水溫、沖泡時長。在其中兩項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另外一項的參數,可以調整和改善咖啡的味道。


❶ 研磨度

不同型號的磨豆機刻度標識有所不同,手沖咖啡的研磨度可以參考白砂糖的粗細度進行調節。


磨好的咖啡粉 | flickr DIY Del Ray


如果衝出來的味道特別強烈,可以適當將研磨度調粗進行改善;反之,如果喝起來有些寡淡,可以將研磨度調細再次嘗試。


可以通過調節咖啡粉粗細來調整風味 | jeremysmyers.com


❷ 沖泡水溫

拿到一支咖啡豆,首先看下烘焙度。


淺烘焙的豆子,低水溫沖泡的話,風味表現會比較單薄,較高水溫(92℃-94℃)才可以更好的實現萃取;深烘焙的豆子,水溫可以適當調低3℃-5℃,水溫過高容易呈現出焦苦的口感


❸ 沖泡時長

咖啡中的風味物質是一個先快速析出,達到峰值後迅速減少的曲線過程。而咖啡中的苦味是一個緩緩析出的上升曲線。


咖啡沖泡時間的長短要參考咖啡粉的多少,製作一杯250ml左右的手沖咖啡,沖煮時間通常在2分半到3分鐘。時間太短容易萃取不足(酸味明顯),時間太長容易過萃(苦澀感強烈)


萃取時間也會影響咖啡風味 | flickr musicdive


萬一不小心買了一支風味不太喜歡的豆子,又不想浪費,可以嘗試調粗研磨度,弱化風味表現。過了最佳賞味期的豆子,可以調細研磨度高水溫沖煮來提升風味表現。


總之,即使第一次沖的不好喝也不要放棄,多多嘗試,說不定會有驚喜~



02

手沖裝備篇

/ 新手入坑這麼來準備 /


作為剛剛入坑手沖咖啡的小白,選對手沖器具,掌握正確的手沖方法,不僅能省去試錯的時間和銀兩,還會讓你衝出來的咖啡更好喝。


入門級手沖新手,需要準備哪些咖啡器具?


❶ 磨豆機

無論是電動還是手動,磨豆機都屬於必須添置項。


雖然如今很多店都有提供磨豆服務,有現成的咖啡粉可以買,但是既然都已經自己動手了,不妨試試從頭開始體驗?而且咖啡豆和咖啡粉相比,香氣、新鮮度、口感都有很大不同


選擇電動還是手動,取決於使用場景和使用頻次:家庭使用,一天多杯,選電動磨;移動辦公,戶外愛好者,選手搖磨。不要主觀上覺得手搖磨一定不如電動磨,現如今,在咖啡賽事上都能見到手搖磨的身影。只要價格不是低得太離譜,可以調整研磨度,手搖磨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需求。


手搖磨豆機 | flickr Iyhon Chiu


磨豆機作為咖啡製作的必備利器之一,價格下至百元,上至幾萬,選購時重點要看刀盤


刀盤是磨豆機的心臟,常見的刀盤無外乎平刀和錐刀兩種。無論是什麼價位的磨豆機,電動磨還是手搖磨,高品質的刀盤和可調整的研磨度必不可少。適宜的咖啡粉粒徑製作出好喝的咖啡,咖啡粉的粒徑大小是否均勻,是檢驗一台磨豆機是否優質的重要標準


磨豆機最重要的是刀盤 | 作者 拍攝


❷ 手沖壺

適宜的水溫會讓咖啡呈現出更好的風味。預算充足的同學可以一步到位購置控溫壺,根據沖煮需要設置水溫。也可以單獨採購手沖壺,搭配溫度計,方便觀察水溫的變化。


溫控壺 | baristaspace.com


入門級新手推薦壺嘴細長的手沖壺,更有利於練習對水流的控制。


壺嘴細長的手沖壺更適合新手 | flickr David H


❸ 電子秤

稱量咖啡豆必備,價格高一些的秤精準度相對高。預算有限,買單獨稱量的;預算充足,買能計時又能稱量的。


帶藍牙、可連接APP、在線分享沖煮計劃的那種「高級」電子秤,入門級大可不必

。新鮮勁兒一過,你會發現除了基礎功能,當初吸引你剁手的那些附加功能,使用概率幾乎為零


❹ 濾杯

單孔、三孔、四孔,樹脂、陶瓷、金屬材質應該如何挑選?陶瓷材質保溫性最好,V60單孔濾杯對新手友好,適合入門級練習。


V60濾杯 | estasmanoscoffee.com



03

讓掛耳更好喝

/ 用手沖的方式去沖泡 /


掛耳咖啡是方便類咖啡產品中,味道最接近手沖咖啡的一種。新鮮咖啡研磨成粉後密封裝袋,飲用時,只要一個杯子,一壺熱水,就能隨時隨地快速得到一杯好喝的咖啡。


大部分掛耳咖啡在包裝上會標記保質期12-18個月,但保質期不等於賞味期。新鮮烘焙的咖啡豆賞味期會有不同,通常會在1-2個月左右。咖啡豆研磨成粉後,香氣和風味會逐漸消散。因此,要想喝到風味相對出色的掛耳咖啡,購買時記得關注生產日期。


看似平平無奇的掛耳咖啡,在沖泡上也有小技巧。以下這3個小細節,會讓你的掛耳咖啡更接近手沖咖啡的味道噢。


❶ 粉水比

掛耳咖啡每包咖啡粉的克重通常是7克-12克,以一包10克的掛耳咖啡為例,最終得到的咖啡液體在150-180毫升為宜。過多水量沖泡,咖啡的味道會變得寡淡。


❷ 沖泡方法

參考手沖咖啡的方法分段注水。打開掛耳咖啡包裝,開始第一段注水。用咖啡粉量兩倍的熱水進行預浸泡,讓咖啡粉和熱水充分接觸。當熱水與粉層充分接觸,咖啡液開始向下滴濾時,開始注入第二段熱水。


注水手法與手沖的方式相同,目的是讓咖啡粉層與熱水均勻接觸。同時,可以通過攪拌的方式,加快咖啡粉的萃取速度。


分段注水的目的是充分萃取,第一段的注水悶蒸最為關鍵。注水速度可參考熱水穿透咖啡粉層向下滴濾的狀態。在不改變水溫不增加攪拌的前提下,兩段式或多段式注入的手法,對咖啡的味道影響不大。


注入手法其實影響不大 | flickr Drip On


等注入的熱水完全滴濾結束後,再將掛耳咖啡取下。掛耳咖啡只能沖泡一次,不建議反覆沖泡。


❸ 水溫

過低的水溫不利於咖啡粉的萃取,根據掛耳咖啡的烘焙程度,沖泡水溫在88℃-94℃之間最佳。深烘選擇相對較低的水溫,淺烘選擇高水溫更容易萃取出咖啡中的風味。


❹ 杯子

沖泡掛耳咖啡的杯子同樣有講究,杯量最好在250ml以上,預留出咖啡液滴濾的空間。杯量過小,整個掛耳咖啡會浸泡在杯子裡,會影響萃取。


沖泡掛耳的杯子最好是在250毫升以上 | flickr mojocoffee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