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魏明帝考核官員的一次嘗試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0T23:12:36+00:00

古代對官員的考察有過許多制度,然而,不管哪一種制度都難以取得實效。三國時景初年間曾經發生一起圍繞考績法而進行的爭論,即可見一斑。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曹叡下詔給吏部尚書盧毓:「選拔舉薦人才時,不要唯名是取,名聲如同地上的畫餅,只能看不能吃。

古代對官員的考察有過許多制度,然而,不管哪一種制度都難以取得實效。三國時景初年間曾經發生一起圍繞考績法而進行的爭論,即可見一斑。

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曹叡下詔給吏部尚書盧毓:「選拔舉薦人才時,不要唯名是取,名聲如同地上的畫餅,只能看不能吃。」

盧毓回對道:「憑名聲確實不足以得到奇異的人才,但可以得到一般的人才;一般的人敬畏教化,仰慕善行,然後才會出名,不應當痛惡 這樣的人。我既不能夠識別奇異的人才,而主事官吏的責任又是根據名次按常規任命官職,只有從以後的實際中檢驗了。

古代通過上奏陳事考察大臣的言談,憑實際工作考察大臣的能力。如今考績法已經廢弛,只是憑藉譽毀的輿論決定晉升和罷免,所以真假混雜,虛實難辨。」魏帝聽後,命散騎常倚劉邵作考課法。劉邵作《都官考課法》七十二條。

魏明帝將一部績效考核法交給百官審議,沒想到,遭到了一致反對。司隸校尉(秘密監察官)崔林表示反對:「《周官》中績效考試之法,條例已十分完備了。從周康王以後,就逐漸廢弛,這就說明績效考核法能否實行完全在人。





-end-


選摘自《歷史只露半邊臉》劉緒義,九州出版社


這是一部輕鬆解讀歷史的作品,所選文章均來自《南方都市報》歷史評論專版。本書主要圍繞著一些廣為人知的歷史事件、文化史上一些熟悉的學術問題進行了重新考察與分析,提出了新的觀點,糾正了歷史的誤讀,還原了歷史的真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