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讀後感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5T11:25:30+00:00

人們常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見《哈姆雷特》這本書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在文壇的巨大影響力。《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代表作,並且在歐洲被譽為歐洲「四大名著」之一。這個誕生於四百年前的劇本,時至今日仍然備受推崇。


人們常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見《哈姆雷特》這本書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在文壇的巨大影響力。《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代表作,並且在歐洲被譽為歐洲「四大名著」之一。這個誕生於四百年前的劇本,時至今日仍然備受推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命運多舛,性格的細膩變化依然引人入勝。懷著崇敬的心情,又重讀了這部皇皇巨著。

哈姆雷特這個藝術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他是一個充滿了悲劇美學的英雄,機智勇敢,克服重重困難,手刃他為仇人,之所能讓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的形象各不相同,是因為他具備人性的光輝,也有人性的陰暗。作為丹麥的王子,他的生活安定,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是陽光的,善良的,純淨的。他認為親情是溫暖的,友情是堅固的,愛情也是純美的,世界是光明的。所以他歌頌:「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但一場災難過後,他的美好世界崩塌了。他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忙趕回國內參加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喬特魯德與新皇帝叔叔克勞狄斯的婚禮。他的世界觀也崩塌了,他雖然心懷怨念,但也只是無可奈何的詛咒。他感到憂鬱:「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麼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

當他得知父親死於新皇帝叔叔之手以後,他開始變得扭曲,發出了震古爍今的名言: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當他決定去做的時候,他背負起了更大的使命。這些使命也迫使他不得不拋棄現有的生活,愛情和一切。克服重重構陷,終於大仇得報,但是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我看來,與其說是哈姆雷特復仇是個悲劇,不如說是哈姆雷特對抗命運是個悲劇。我們可以苟且也可以詩與遠方,這是個選擇。有些人選擇活著,而有些人選擇不湊合地活著。勇士的宿命大約應該是「馬革裹屍還」。就像羅永浩駁斥的槍打出頭鳥理論:「有些鳥來到世間,我們是為了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如果沒被幹掉,就繼續彪悍囂張下去;如果被幹掉了,老子就認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