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年夜飯」火了?預製菜加工業仍要「闖三關」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6T14:59:12+00:00

醃臘肉、洗切食材、炸年糕和包餃子......這是我們曾經習慣的年夜飯準備流程。

醃臘肉、洗切食材、炸年糕和包餃子......這是我們曾經習慣的年夜飯準備流程。然而,隨著餐飲企業標準化和工業化的提高,以及年輕人宅文化、一人食等潮流的興起,對於鮮有機會鍛鍊廚藝的90後和Z時代等年輕人群來說,掌握做飯技能占比下降,「懶人年夜飯」(即預製菜)正在成為他們籌備年夜飯的新法寶。



年夜飯,是國人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頓飯。一年的辛勞、全年的收穫、闔家團圓的幸福,全都濃縮在餐桌上的每一道菜裡面。然而,與以往年夜飯不同的是,現在85、90的年輕人已早早接過了「鍋鏟炒鍋」,著手準備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頓飯重任,種類多樣,且即熱、即烹等特點的「懶人年夜飯」(即預製菜)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據了解,不少商超各種各樣的年夜飯預製菜已經盡數上架,而且種類齊全,有冷菜、熱菜、湯鍋、甜品,也有全國幾大熱門菜系如徽菜、川菜、淮揚菜、粵菜都應有盡有。另外,筆者了解到,由於今年「一人食」消費趨勢明顯擴大,在產品包裝上,一些預製菜品還採用小分量包裝或者獨立碗包裝,都是方便的1-2人食分量。

也有一些知名飯店推出了「預製菜」套餐,葷素混合搭配,也可以選擇搭配,滿足不同家庭對年夜飯的要求,而且省時又省力。此外,線上平台也推出各種預製菜品,有花開富貴黃魚鯗蒸肉餅、恭喜發財金元寶形發糕、招財進寶鮑魚煨豬蹄以及佛跳牆、胡椒豬肚雞湯、酸菜魚、紅燒肉、筍乾老鴨煲等等,很好地滿足年輕人與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的儀式感。

預製菜通常經過洗、切、搭配、成型、加工調味等工序而成的菜品,主要採用中央廚房生產模式,利用急速冷凍技術或其他保鮮技術製作成品或半成品,再進入常溫、冷藏、冷凍等包裝即可,之後通過全程冷鏈運輸至門店銷售和平台銷售,像真功夫、西貝、吉野家、小南國等大眾連鎖餐飲品牌,都是預製菜B端消費主力軍。

不過,很多預製菜品製作程序複雜,且口味多樣,八大菜系、南北差異等都使得國內預製菜工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難度倍增。這種口味差異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都不同程度地阻礙了預製菜企業規模化擴張的絆腳石。有行業人士認為,預製菜企業要聚焦於前端研發能力、中端加工能力和後端運輸鏈路及銷售網絡三端能力之上。

預製菜品的創新是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以企業要加強菜品研發能力,不斷推陳出新,滿足市場需求。預製菜原材料篩選、規模化生產及品質的把控有著高要求,企業要提高中端加工能力,通過搭建中央廚房生產線,提高加工效率,加快產能釋放和確保產品品質安全。預製菜需要在冷藏、冷凍條件下貯藏、運輸,因此企業還要具備直采、完整的冷鏈運輸等供應鏈優勢,才能更好地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隨著「單身經濟」和「懶人經濟」的崛起,預製菜消費市場的升溫,資本市場對這一餐飲新「風口」也在不斷加持,再加上冷鏈運輸產業鏈的完善等,預製菜市場未來依然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而臨近年關,一大波「一步到胃」的預製菜也正在送往千家萬戶的路上,成為千萬家庭餐桌上的年夜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