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情感主播——拒絕賣慘炒作式直播

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 發佈 2022-04-07T02:35:03.188228+00:00

然而在一些資本和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主播的為了吸睛,利用錯誤的價值觀及人們的同情心,產生了一批以情感裹挾、調解糾紛等主題形式的情感類主播,在他們的直播間總能聽到一些奇葩的情感故事。

直播行業的興起,給了許多平凡人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造就了各種類型的熱門主播。然而在一些資本和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主播的為了吸睛,利用錯誤的價值觀及人們的同情心,產生了一批以情感裹挾、調解糾紛等主題形式的情感類主播,在他們的直播間總能聽到一些奇葩的情感故事。從婆媳關係到伴侶出軌,從老人贍養糾紛到女孩被後母虐待,他們能處理生活中許多理不清斷不了的家務事,各種荒誕的情感故事在他們的調解下最終會走向完美的結局,觀看直播的粉絲也隨之心滿意足,拍手稱快。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糾紛、情感糾紛怎麼能靠一次直播或主播的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的。那麼其背後一定存在著一定的運作與套路,而這種套路隱然形成了一條專業的產業鏈,從編劇、演員到演員培訓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情感直播中很多離奇的故事大多是按照劇本來演的。所謂的「情感調解」或許只是主播們吸金的幌子和籌碼。不少情感主播在直播中設置陷阱,引誘缺少網絡判斷能力且信任主播的中老年群體在直播中購買假貨,甚至直接騙取他們的財物,其中不乏售賣「三無」產品和假貨.

而在眾多直播中有這樣一個事情:夫妻離異,妻子不願回去看孩子,婆婆抱怨「前兒媳不回來看孫女,不管孩子」;兒子也抱怨「前妻在家懶散不幹活,婆媳關係不好天天吵架」;而前妻卻說「是婆婆嫌棄自己生了女兒,加之各種婆媳矛盾才所以不願意回去看孩子」。

當主播接到求助後,主播會在直播間中進行調解,開始主播先給這位婆婆打電話,利用一些話語讓婆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願意給前兒媳道歉。然後主播又打電話給婆婆的兒子,勸解婆婆的兒子,之後其會改口說前妻對自己很好,是母親的做法有些過激了,並勸說母親向自己的前妻道歉。接下來,前妻也一改之前老死不相往來的態度,接受了婆婆的道歉。最後主播試圖勸前妻和兒子復婚,理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美滿的家庭。直播間刷起了一片彈幕:「回家吧」。一場鬧劇在主播時而神色凝重、時而慷慨激昂的話語中。僅需幾個小時,看似無比尖銳的矛盾總會「柳暗花明」得到解決。同時也會獲得直播間中的一片打賞。


隨著該類糾紛得到了有效解決,該主播的直播間人氣也被推到了高峰,該主播會利用其直播間熱度另尋時間開啟自己的帶貨之路,為了拉近距離,屏幕前的觀眾被主播稱呼為「家人們」。「家人們,來,想聽聽她們婆媳關係究竟發生了啥,請點個關注,或者加入粉絲團」。而成為「粉絲」的這部分觀眾,代表著和主播建立信任、密切的情感聯繫,願意為主播花錢。在其直播間內往往有多人上線表演「假砍價」,銷售的常常是殘次品、三無假貨。主播還會表演與「廠商」翻臉,讓他們讓利甚至搭錢,逼迫降價或再生產。而兜售化妝品、日用品、首飾時「忽悠」:「買東西是為了幫助更多委託人在直播間解決問題」「廠家直銷,絕對最低價、正品」「廠家押了20萬元質量保證金在我這裡,家人們放心」。

據部分抖音用戶反映,他們在情感主播直播間內買到的商品質量差、貨不對板、售後服務差。在直播間購買的商品被鑑定為假貨後,多次聯繫客服始終沒有得到答覆,在直播間投訴此事後,被主播罵為「黑粉」,受到人身攻擊,被踢出直播間。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中老年人缺乏子女陪伴,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然而這種家庭瑣事與情感糾紛的故事,最容易吸引中老年群體的注意,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與大團圓的故事結局又能滿足中老年群體的心理需求,所以中老年群體會在心裡相信這些主播賣的東西,也不會懷疑。

從演員到劇本,從「吸粉」到帶貨,情感直播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最受歡迎的劇情包括出軌類、喜歡表哥或表妹、鄉村劇情、家庭暴力等。情感主播通過編造劇情賣慘炒作,通過你來我往表演「砍價」、先虛高標價再「虧本」降價等套路來誘導消費,對於缺乏社交的中老年群體吸引力極大,欺騙性較強。希望有關方面加大力度整治,淨化網絡空間。平台應加大對商品質量、價格的監督,完善消費者評價機制。如果平台對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