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瑞幸、Costa、tims誰未來會是國內咖啡頂流

超級慧客廳 發佈 2022-04-13T13:29:26.323307+00:00

說起連鎖咖啡店,大多數人第一時間能想起來的估計是這四家:星巴克、瑞幸、Costa、Tims,但你們知道他們的背景嗎?

說起連鎖咖啡店,大多數人第一時間能想起來的估計是這四家:星巴克、瑞幸、COSTA、Tims,但你們知道他們的背景嗎?瑞幸作為這四個中唯一的中國品牌經歷了美股上市--退市--粉單市場突圍,近期發布的2021年Q4及全年財報,數據表現亮眼,淨收入近乎翻了一倍,門店數量也是首次超過星巴克,真是深諳爽文小說套路,逆風翻盤玩的溜。但你知道它要想和其他咖啡品牌較量有多難嗎,今天咱們就說說,我們常喝的這些咖啡背後的故事。

星巴克教育了中國大眾:咖啡是一個很貴的消費品

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第一家門店開在北京國貿,其隨後的運營模式可以看出這個美國連鎖咖啡巨頭在品牌和文化的輸出上是很有一套的,很多第一次接觸咖啡廳的中國人的認知里,星巴克咖啡和高品質生活劃上了等號。甚至有一段時間,人們覺得喝其他的咖啡都算不上是咖啡,尤其是luckin coffee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覺得這是新來的「暴發戶」,喝一杯會拉低格局一樣。

不過隨著國人見識增長,慢慢的星巴克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形象,其客流量逐年下降,導致業績下滑,之後開啟剝離除咖啡店外的其他業務。17年星巴克以3.84億美元價格將其Tazo茶品牌出售給了聯合利華,還關閉了379家teavana零售店。

18年另一食品巨頭雀巢以71.5億美元購買了星巴克全球咖啡店以外銷售相關星巴克產品的權力。也就是說咱們在超市看到的那些星巴克咖啡都是雀巢噠。

星巴克和雀巢合作,21年的年報還沒公布,但是看2020公布的財報,受疫情影響,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9.28億美元,同比下降74.21%,營業收入為235.18億美元,同比下降11.28%。今年雖然疫情好轉,星巴克在中國門店擴張,但是後來發生的「漲價」「哄人」事件造成口碑下降,中國地區的銷售是收到了影響的。

國內其他老牌新貴們加速擴張,瓜分市場份額,星巴克行業「大哥」的地位還能做多久呢?

雖然是千年老二,但Costa背靠大樹

有行業大哥,就會有緊隨其後的的二弟,Costa必須擁有姓名,雖然很多人把Costa當做星巴克的替代品。

雖然是個替身,但是Costa的身價漲了23倍。怎麼做到的,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另一個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對就是巴菲特每天都要喝的飲品公司。

同樣是17年,Costa業績同比下滑81%,淨收入僅有12.48億美金,二級市場哀嚎一片。

這一年可口可樂過得也不好。全年實現淨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滑高達15%;淨利潤收入僅有12.48億美元,同比下降高達81%。為了挽回頹勢,可口可樂在試圖轉型全飲料公司。於是可口可樂目光瞄向了擁有廣闊前景熱飲市場。18年8 月 可口可樂以宣布以 39 億英鎊(約合 51 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三大、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Costa。

目前看來這波收購併沒有挽救Costa。國內的咖啡市場蒸蒸日上,但是這個老牌英倫貴族在中國關閉了10%門店還有上千人的裁員。你覺得Costa失敗了嗎,其實不然,深層次我們要看可口可樂和雀巢的競爭,可口可樂藉助COSTA在咖啡市場的影響力和專業性,進軍瓶裝咖啡等消費市場的細分領域。門店數量已經不再是Costa的核心業務指標了,所以對於Costa而言,保持品牌影響力的同時減少單店虧損其實是一個明智之舉,這就像海底撈,你說它關店賠錢嗎,其實人家是把不盈利的關了,人家老闆可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所以你看Costa看似敗了,人家也許是順應時代變化得最佳抉擇呢。這裡吐槽下Costa門店,服務確實和星巴克沒得比。

Tim Hortons與漢堡王的親戚關係

2021年騰訊、紅杉資本等巨頭投資了Tim Hortons,隨後這家連鎖咖啡館在中國的步伐加速了,據說當時這家公司打出的口號是「每36小時在華開一家店」。可以看出它的雄心壯志,這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Tim Hortons和漢堡王(Burger King)可是一家人啊。漢堡王的營銷宣傳可是很厲害的,畢竟通過營銷宣傳手段將自己的估值翻了幾十倍呢。2014年這兩家公司就合併為國際餐飲品牌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Inc., "RBI")。

而RBI的間接大股東可是3G Capital。這個名字你可能不了解,如果我們說百威、corona、Stella、亨氏、味事達、和哈爾濱啤酒呢?這些都是3G Capital麾下的產物。

市場上已經有星巴克這種在國內深耕二十多年的企業,也有瑞幸等網際網路咖啡占據碎片化的場景,tims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呢?

目前來看,tims的價格介於瑞幸和星巴克之間,在營銷方面,tims推出了城市門店限定款,比如北京的「京韻澳白」,而且促銷折扣上也很有力度,大額優惠券比較多,相比瑞幸多了堂食的地方,但是店內的甜點目前看來並沒有得到中國用戶的青睞。

門店方面,雖然加快開店步伐,但是相比星巴克和瑞幸還是少了很多,目前可以看出來,tims應該是想要對標星巴克,很多星巴克門店不遠處逐漸出現紅色楓葉標了,看來是想要走麥當勞肯德基開店的路子。

不過這難免像是曾經的Costa走過的路,不知道tims未來會超越星巴克還是像Costa一樣,逐漸沒了聲響。

瑞幸才是小白逆襲的代表

看了之前那些連鎖咖啡品牌,都是背靠大樹,瑞幸經歷了之前的【財報醜聞】之後還能能突出重圍,占據國人記憶點真是不容易,它是怎麼「起死回生」的呢?

瑞幸背後也是也資本運作的,要不早就死透了。除了資本運作,瑞幸重視社群運營,也給復購增加了機會。

另外瑞幸放棄開大店模式,砍掉了營收不理想的店鋪,把網際網路咖啡之路做大,還回復了加盟模式,通過加盟優惠和技術扶持,吸引加盟商進場,增加門店覆蓋範圍和數量。

其次,瑞幸的產品推陳出新頻率高,打造的爆款好喝,比如曾經賣脫銷的生椰拿鐵,其他家隨後複製。據說生椰系列產品的單月銷量甚至超過 1000 萬杯,刷新了瑞幸咖啡的新品銷售記錄。

瑞幸雖然之前暴雷過,但是如今也在靠著用心的服務,新穎的產品、優惠的價格、以及敏銳的營銷嗅覺(19年就簽約了谷愛凌),逐漸挽回自己的形象,在角逐中國連鎖咖啡品牌頂流的賽道上有了一席之地。

回顧瑞幸的發展歷程,不經給人一種「傳奇」的色彩,毫無以為,瑞幸如它的名字一樣是幸運的,但市場從來不缺「翻身」神話,未來瑞幸能否一直幸運下去,還是要以實力說話,我們期待國產品牌大放光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