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西》:細節里處處是心機

歷史研習社 發佈 2022-05-13T00:04:18.957153+00:00

從劇名上看就知道跟《風起洛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暗暗推測一下,是不是要構建一個名為《風起》的系列古都懸疑劇世界啊!


作者/木頁

首發於公號歷史研習社

01


《風起隴西》開播了。


從劇名上看就知道跟《風起洛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暗暗推測一下,是不是要構建一個名為《風起》的系列古都懸疑劇世界啊!



這部劇野心很大,開篇就想從正史上的一個傷疤撕個口子。


公元227年,趁著魏文帝死後朝局動盪,諸葛亮親率蜀漢大軍第一次北伐。


本來聲勢很猛。《三國志》注引《魏略》:「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一時間,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全部叛魏附蜀。



為了儘快堵塞隴坻西方隘口,確保後方糧道暢通,諸葛亮又急令蜀軍趕赴街亭和柳城,阻止魏將張郃的軍隊,但由於先鋒馬謖的指揮失誤,蜀軍在街亭之戰中大敗,諸葛亮不得已下令全軍撤退,返回漢中。另一路由趙雲、鄧芝率領在箕谷(褒斜道太白嶺之西坡)與曹真對戰的蜀軍也同時撤退。天水等三郡得而復失,諸葛亮檢討戰敗的責任,處斬了馬謖,並上書自貶三級。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作戰經過圖(《中國歷代戰爭史》第4冊)


這是正史裡面講述的馬謖失街亭故事。


《風起隴西》卻沒陷入俗套,作者馬伯庸將街亭之敗歸結於一次情報系統的大失誤。


陳坤飾演代號為白帝的蜀國游梟(間諜)傳遞給諸葛亮的情報出現重大失誤,直接導致了諸葛亮北伐失敗,馬謖被殺。



蜀國間諜機構司聞曹判斷白帝已經叛變,要除掉白帝;曹魏知道了白帝的存在,也要除掉白帝;想整垮諸葛亮的蜀漢本地勢力,也想借著白帝叛變來掌控蜀漢情報機構,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逼白帝走上絕路。


可偏偏被派去鋤奸的荀詡(白宇飾演),選擇信白帝。



不信,一切都順理成章。信,則全盤皆亂,局中有局,如何破解?


本劇的第一集就如同一個擅弈的高手,布下這麼個連環局,過癮。


只是一般愛穿越的群眾要慎重,就算穿越回去,估計活不過一集。


02


導演路陽是拍電影出身的,《繡春刀》《刺殺小說家》都是這幾年懸疑劇的上乘之作。稍微有點觀劇經驗的人都不難看出《風起隴西》這部劇表面上是古裝劇,但從敘事、剪輯、布局都很現代,貼合著現代人的興奮點,絕非傳統意義上「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傳統古裝正劇。


但又不得不說,這部劇又很古裝劇。


只要拉著看幾個畫面,就會被細節感滿滿的畫面震撼。


這部劇很克制卻又野心勃勃構建了一個「三國古典美學」世界。


近幾年的國產劇在服化道上都很用心,譬如《長安十二時辰》裡呈現的古都長安城、《風起洛陽》裡面呈現的洛陽城,都在用精良的製作呈現那個朝代的美學,中國影視人卯足了勁要創造一個華夏古城宇宙啊!


《風起隴西》也不例外,只是這部劇挑戰的是一個更高難度的時代——三國。


一個在眾人印象中兵荒馬亂,人人苟活的時代,朝不保夕,流離動盪,如何去表達這個時代的美學?


此劇讓人大開眼界的地方不只是故事的連環局,還在於導演非常有心機地用顏色、光影、妝容等不易察覺的細節來拓展故事,讓你越摳細節越能收穫驚喜。


1)顏色的秘密


《風起隴西》的故事集中發生在蜀漢與曹魏兩地,電視劇非常細緻地通過場景細節來展示氣候差異,從而暗示政治地域的轉換。


蜀漢南鄭的主色調是青綠


曹魏天水的主色調是灰黃


蜀地多山。在關於蜀漢的場景中,有著呼之欲出的自然感與濕潤感,綿綿細雨、輕薄水汽、隨處可見的茂盛植被,乃至雨後地上的積起的水窪。




而魏地,則彰顯出相對粗獷乾燥的氣質,遍地砂石,黃沙飛舞。


即使是室內場景也儘量用昏黃的暖色調來突出房間外的世界。



這麼解釋《風起隴西》的色彩問題有一定道理,卻也容易忽視隱藏在深處的歷史。


曹魏天水的場景主色調選擇黃色,還因為根據漢代流行的五行學說,周為火德,秦為水德,漢為火德,曹魏繼漢則為土德,而與土德相對應的顏色就是黃色


《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曰:「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 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一德對一色,金德對白,木德對青,水德對黑,火德對紅,土德對黃。


看看曹魏天水郡守郭剛的大旗用的什麼顏色?明白了吧!



更暗藏玄機的地方還有一處。注意到蜀漢諸葛亮北伐軍中大帳的主色調是什麼了嗎?


亮眼到有些違和的紅色!



如果本劇給蜀漢設計的主色調是綠色,為什麼突然來這裡出現了紅色?


這也要從「五行」學說中來講,蜀漢自認為繼承的是漢朝的正統,因而以漢為正朔,漢在五行中屬火德,尚紅色,因此蜀漢北伐軍總司令諸葛亮的大帳中才出現了彰顯政權屬性的紅色。



2)光影就是戲


有些彈幕詬病本劇顏色太黑暗。


其實這也是一種貼近自然的視覺審美。


古代沒有那麼多的照明設備,更沒有動輒美顏、打光、補光這些條件,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即使是白天,在屋子裡也會略顯黑暗。



所以很多明明是白天的室內戲,也點上了燈。


夜晚就更是如此了。


就連李嚴這樣位高權重的大臣屋內對談,也只能點上一盞如豆的油燈,只看得清近處的面孔。



導演其實有時還偷偷強調他對於「光線」的運用,不斷提示觀眾他在用寫實的方法拍攝。



看到馮膺身後的影子了嗎?


這麼簡單一個細節,就告訴你這部戲拍攝的時候劇組儘量還原古代的實景,演員身處漆黑的室內,光源既單一又很微弱。


下面這個場景也是夜晚,卻要從畫面內感知,從畫面外想像


中間懸掛著的一盞大燈只是伏筆,你看地上那一片明亮,是不是天上的白月光映照下來。而白月光的投影面積如此之大,又可見這個院子的天井之大,李嚴府的雄偉就可想而知了。



再比如第一集在酒肆內的打鬥名場面。


用屋內錯綜複雜的門、窗、牆將畫面切割成多個結構空間,極具縱深感,也產生了一種危機四伏的懸疑氛圍,頗有電影的質感。



無怪乎本劇的主創團隊宣稱,能用結構構成畫面的,就堅決不用道具,能只用一樣東西,絕不多一件。


武俠世界中,高手往往一花一木都是兵器;

電影江湖中,會講故事的人一束光影都能入戲。


3)男人的鬍鬚


對細節的精益求精,也體現在人物的鬍鬚之上。


鬍鬚這玩意頗有點「睫在眼前不易見」,細心點的觀眾會留意到《風起隴西》中的男人基本上都留有鬍鬚,這點跟我們熟悉的穿越劇、辮子戲完全不同。



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王力先生曾經指出,「漢族男子在古代是留鬍子的,並不是誰喜歡才留鬍子,而是身為男子必須留鬍子。」


就連王力都自己都覺得鬍子問題本是個很「微末」的小事,只是再微末的小事到了細節控那裡,都能分出個三六九來。


既然「蓄鬚」是那個時代的一種審美和禮儀,團隊設計了貼合每一個角色性格與特殊造型的鬍鬚。


譬如整部劇的男子鬍鬚都比較短,唯有諸葛亮和李嚴兩位地位最高的人是長須。


《三國志》記載,「(崔琰)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說的是曹魏有個名叫崔琰的人,因為鬍鬚長,特別像位高權重的大官,不僅朝野上下敬重,就連曹操都忌憚三分。可見在時人眼中,長鬍鬚其實是和人的權勢地位有密切的關係。



而諸葛亮的鬍鬚也經歷了一個由短變長的過程,昭示著諸葛亮已經步入老年。



不止是鬍鬚,躬耕南畝時候的諸葛亮明顯身形魁梧許多,而第一次北伐後的諸葛亮伏案批閱案牘,身形已經有些佝僂……



這些人物細節一閃而過,卻很耐琢磨。


03


對於劇中的幾位男主的演技,導演還是頗有幾分自信,動不動就給演員特寫鏡頭。


這對於演員的演技要求很高,不是每個演員都能經受「特寫」的考驗。


就算是普通場景中,人物與畫面的比例也更為突出。


話說,王驍這殺氣騰騰的樣子,配個略顯憨萌的大頭,屬實有點可愛。



陳坤骨子裡的不羈,確實符合白帝游梟的角色設定。


還有白宇,當他嗓音低沉說出「我相信的是自己的心」的時候,有那麼一剎那,仿佛是《沉默的真相》裡用生命追求真相的江陽法官復活,看得筆者眼角有些濕潤。



演技這塊沒必要講太多了,大家認真看看劇大概就清楚了。


除了關注劇情、邏輯、道具、台詞這些因素,一部劇傳遞的價值也值得探究一下。


有時,能夠推動劇情的就是一個簡單的信念,譬如《沉默的真相》裡江陽就是信侯貴平老師是冤枉的,法律應該還他一個清白;譬如《風起隴西》裡一切證據與局勢都要白帝死的時候,荀詡選擇相信白帝,才給了白帝破解真相的機會。


在懷疑一切的時代,選擇不信很簡單,選擇相信卻很難。


選擇不信能讓自己少一些受傷,但選擇相信能有逆轉乾坤的力量。


再有,喝酒的那場戲,荀詡向陳恭講了一個秘密,原來他的家族世代追隨諸葛家,充當諸葛亮的耳目,搜集天下事。


到了諸葛亮主持蜀漢政局之後,又自然而然成為情報人員游梟,在暗處協助處理內奸、搜集情報。



因為自己的家族出身,就必須進入九死一生的情報機構,就必須為了別人的成功淪為一名游梟。


讓人不由想起曹植的兩句詩「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沒有人生來就願意活在時代的陰影里。只是身負家族的使命,國家的需要,即使有一千一萬個不甘心,卻也只能向死而生,踐行諾言。


荀詡和陳恭,雖然是大時代的小人物,但在他們身上卻也有那個時代精神。


在三國大人物熾熱的光芒之後,還有那些看不見的小人物矗立在大地上,他們或許根本沒讀過書,卻知道兄弟之仁、心中之義、時代之禮、生存之智,以自己的堅守,撐起了更為豐富的華夏古城世界。


從《風起洛陽》到《風起隴西》,接下來還有《敦煌》《兩京十五日》《廣州十三行》……愛奇藝正在用影視人的方式連成一個「華夏古城宇宙」,這個宇宙有不同時代的華夏美食、禮儀、建築、美學、遊俠、故事、民族精神,希望我們能一起見證這個華夏古城宇宙的構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