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黃橋決戰

雪迪 發佈 2022-05-14T16:16:07.744299+00:00

7月初,陳毅到達郭村,決定發起全面攻擊,攻取塘頭。於是,葉飛率挺進縱隊和陶勇的蘇皖支隊分路出擊,一舉奪取塘頭,俘虜李部官兵近兩千人,然後直逼泰州城下。

(連載四十六)

金建軍



7月初,陳毅到達郭村,決定發起全面攻擊,攻取塘頭。打塘頭,一則塘頭是產米區,稅收多;二則塘頭控制著新四軍東進必經的大河。於是,葉飛率挺進縱隊和陶勇的蘇皖支隊分路出擊,一舉奪取塘頭,俘虜李部官兵近兩千人,然後直逼泰州城下。為長遠的「聯李打韓」戰略方針,陳毅命令不得進攻泰州,然後派朱克靖進泰州與二李談判,表示新四軍願與二李捐棄前嫌重新合作,希望與兩李「互助互讓共同發展」,同時釋放了李軍被俘官兵700餘人,發還部分繳獲的槍枝。[120]二李與新四軍重歸舊好,新四軍則徹底打開了進軍蘇中蘇北的大門。

7月8日,粟裕率江南指揮部及老二團、新六團渡江北上,到達吳家橋地區。尊中共中央指示,將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改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兼政委,粟裕任副指揮。已到達蘇北的新四軍編組為三個縱隊,全軍約7000餘人。

新四軍江南主力北上以後,要解決的中心問題就是以何處為根據地的問題。經多方面、多層次考慮和商討,最後決定向東,拿下黃橋鎮,以黃橋鎮作為抗日根據地的中心。

以黃橋做根據地的理由是:第一、黃橋鎮處於泰州、泰興、如皋、靖江之間,以黃橋鎮為中心建立根據地,可以控制上述四縣,並可向南通、海門、啟東發展。新四軍控制這一地區後,就可與江南部隊相呼應,控制長江通道,截斷韓德勤與江南國民黨軍的聯繫;第二、駐防黃橋的國民黨軍何克謙部保安第四旅,是一支人員雜亂的非正規軍,戰力較弱;第三、黃橋地區是建立紅十四軍的地方,鄉村有不少革命群眾,且抗戰爆發後,我黨又在該地建立了秘密工委和縣委。[121]

進攻黃橋的戰略方針是,設法使與韓德勤有矛盾的二李和陳泰運中立,以最小的代價消滅駐防黃橋鎮的何克謙部。7月25日,陳粟率隊東進,25、26兩日經過兩李防區時,李部官兵朝天鳴槍,如約讓路;當前進到老葉莊、徐家橋一線時,忽然轉兵北上,直擊正按韓德勤命令率兵南下的陳泰運,擊潰陳泰運部兩個團殲其一個營。

當陳泰運因損兵折將正感痛心時,陳毅卻把俘獲他的人槍如數歸還給他,警告他不許再追隨韓德勤同新四軍作戰。因為韓曾軟禁過陳泰運,事實又證明打新四軍占不到便宜,所以,陳滿口答應不與新四軍作戰。隨後,粟裕命令以第二縱隊占領黃橋以北及東北一線,以第一縱隊占領搬經,截斷國民黨軍何克謙部退路,以第三縱隊攻占黃橋及其以南地區。經一夜激戰,次晨占領黃橋,殲滅何克謙部主力2000餘人,何克謙的特務團團長、中共地下黨員陳宗寶率兩個團起義。[122]

7月30日,毛致電劉少奇、陳毅、葉挺、項英:「同意劉少奇關於蘇北戰略的意見。」「蘇北全部為我必爭之地,韓德勤部攻我時,我應大舉反攻,一舉驅逐或殲滅該部,發展蘇北。如其對我不進攻,我則步步發展,待其攻時才大舉反擊。以保持有利原則。」 [123]占領黃橋後,陳毅立即部署各部門發動群眾擴大宣傳,並於8月下旬,成立了泰縣、泰興、如皋、靖江四個縣政府及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同時成立軍政幹校,出版報刊,設卡收稅,招募新兵。[124]

8月31日,陳毅致電中共中央,建議「八路軍應迅速南進,主力要在省韓未攻我前先行占領鹽城之線,五支隊則應先占領平橋、寶應之線,才能密切配合我一舉解決蘇北問題,否則要失良機於萬一。」同時表示自己「積極準備單獨解決決戰任務」。[125]

9月3日,劉少奇、鄧子恢致電陳粟並報中央:「韓德勤已開始向你們進攻,這已給了我們解決蘇北問題的極大可能。現決以9個團參加,由蘇北全部南下,配合你們解決韓之主力,完全占領鹽城、東台、興化、阜寧四點。這對我八路軍、新四軍今後在華中之作戰地位具有決定意義。」

次日,陳毅致電中央,謂「我處即照胡服3日申電原則辦理」,吸引韓德勤,固守待援。同日,陳毅派黃橋著名士紳和民眾代表到泰州轉海安、東台呼籲和平,展開政治攻勢,下令新四軍放棄黃橋及其以北陣地,並致電蔣介石,通報韓德勤糾集兵力進攻及新四軍退讓情況,要蔣制止韓進攻。

次日晚上,陳、粟指揮部隊反擊,一舉殲滅韓德勤先頭部隊第一旅兩個團。

13日,陳、粟再次令二、三縱隊對韓德勤部張少華駐防的姜堰發起攻擊,以一縱隊打援。次日,新四軍殲滅張少華部1000餘人,並占領姜堰。陳毅稱:「我們打姜堰的目的很簡單,是為求得和平,以打促和。」[126]

9月22日,毛澤東電令葉挺、項英:「蘇北主力須即動手解決韓德勤部。皖南部隊及軍部以在動手解決韓德勤之前移至蘇南為有利。」 [127]

10月3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讓周在重慶向國民政府抗議,「告(國府)以韓德勤部現又大舉壓迫陳毅蘇北部隊,據陳毅稱戰事不可避免,要求黃克誠增援。我們的部署方針是:韓不攻陳,黃不攻韓;韓若攻陳,黃必攻韓。望先告何應欽停止韓之行動,否則八路軍不能坐視。」 [128]

嗣後,蘇魯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再三命令新四軍撤出姜堰,經黃橋開回江南,否則即動武。陳毅為了誘敵深入,同意退出姜堰,但卻將姜堰交給了二李,而不是韓德勤。稍後,陳毅在姜堰邀集各界人士舉行告別會,陳毅告訴眾人,新四軍東進黃橋以來,真誠維護團結抗日大局,一直採取退讓態度,但韓德勤既不許我們抗日,也不准我們生存,他喪失了人性,簡直是一條狼!我們是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的![129]

10月4日上午,國民黨軍進抵黃橋,在新四軍歷史上至關重要的「黃橋決戰」爆發,由於我黨很好的統戰工作,二李和陳泰運雖率部到達了戰場,卻保持中立,只觀戰不參戰。10日,決戰結束。國民黨軍第八十九軍及獨立六旅等部16個團共1.1萬餘人被殲,89軍軍長李守維在撤退過程中落水淹死,獨立六旅旅長翁達自殺。俘虜33師師長孫啟人、99旅旅長苗瑞林以及117師參謀長等師、旅、團軍官30餘名,下級軍官600名以及士兵3800 餘人;繳獲長短槍3800餘支,輕、重機槍189挺,山炮3門,迫擊炮59門及大量彈藥和軍需物資。新四軍乘勝追擊,攻占海安、東台並重占姜堰;八路軍黃克誠部也南下攻占了東溝、宜林、阜寧、鹽城等地,與新四軍在東台之白駒鎮會合,韓德勤率餘部1000餘人向興化撤退,新四軍追至東台後放棄繼續追擊,蘇北與蘇中的抗日根據地連成了一片[130]。

新四軍各部在江蘇、安徽、豫東、魯南等地地下黨組織,和國民黨在這些地區的政府、軍隊中地下黨的配合下,到皖南事變發生後,僅三年時間就從一萬餘人發展到7個師,並創建了7塊兒抗日根據地。其中四師創建了由豫皖蘇、皖東北、邳睢銅三塊根據地合組而成的淮北抗日根據地;二師創建了安徽省東部和江蘇省西部,東起運河,西至淮南路,北抵淮河,南瀕長江的淮南抗日根據地;七師創建了安徽省境內長江南北沿岸的皖江抗日根據地;六師創建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一師創建了東到黃海,西臨京杭大運河,北到興化、東台一線,南至長江的蘇中抗日根據地;三師創建了淮海、鹽阜地區的蘇北抗日根據地。華中已基本掌握在積極抗日的新四軍手中。

至此,關於八路軍、新四軍如何創建抗日根據地的內容已連載完畢。各位網友,如果你們還想看近代史那部分內容,請告訴我,我儘量滿足大家,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