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天台院詠》宋.陸游

農民世家 發佈 2022-05-26T02:08:20.809997+00:00

《天台院詠》宋.陸游注釋:邛崍凡丁序天台院自小閣下臨官道,予為名曰:玉宵峰。(玉宵峰)詩竹輿衝雨到天台,綠樹陰中小閣開。勝作玉宵君會否?要知散吏按行來。陸游:(見前注)天台院:在鶴林寺後山,屬古白鶴山寺廟群。宋.

《天台院詠》宋.陸游

注釋:邛崍凡丁

天台院自小閣下臨官道,予為名曰:玉宵峰。(玉宵峰)

竹輿衝雨到天台,綠樹陰中小閣開。

勝作玉宵君會否?要知散吏按行來。

陸游:(見前注)

天台院:在鶴林寺後山,屬古白鶴山寺廟群。宋.魏了翁《鶴山營造記》:「邛州之西,直治城十里所,有山曰白鶴自隋唐迄今,庵院凡十四所。」

「有山曰白鶴」指廣義的白鶴山區,包括小柏樹、金龜山等,非專指鶴林寺的那匹山。

天台院 原名 玄天宮院。全國有很多天宮院,有的供奉袁天罡和李淳風,多數供奉玄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真武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尊神。宋代為避「聖祖」趙玄朗(趙匡胤)的諱,改名:元天宮院。(見《朱子語類》)

因陸游見天宮院處有山峰聳立,頗似家鄉天台山的玉宵峰而勾起思鄉情結,於是名曰:玉宵峰。還在詩中將天宮院稱為:天台院。

已故魏堯西先生《放翁詩中之天台院詠天台山考》:「天台院不在天台山,而放翁自注所領的崇道觀,是在他家鄉浙江天台縣天台山的玉宵峰下。陸游以此處景色與家鄉天台山的玉宵峰比較,感覺過之而讚嘆勝作玉宵。」

清.潘元音《登元天宮後高台》詩

邛地鶴林寺有魏文靖公手題《雲吟山》三字。

昔聞邛笮路,今看白雲吟。水勢南來遠,山根北臥深。

鶴林遺粉本,易洞鎖煙岑。無限東風意,蒼茫問古今。

潘元音:字希聲,號東庵,成都華陽人。乾隆庚辰(1760年)舉人,乾隆乙未、丙申、丁酉(1775-1777)年掌教邛州鶴山書院(山長)。

元天宮今無跡可尋,位置可能在鶴林寺的後山。

本地籍的彭運華老師講

鶴林寺的塔子山以西,有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平地起高近百米,從兩山之間埡口至峰頂約三、四十米,有路通峰頂,頂部平坦處約六、七十平米。1958年前有一戶人在頂上居住,還種有花椒樹,今荒蕪。山腰紅砂石崖鐫有佛像,未詳是否有《雲吟山》三字,但符合陸游詩序「天台院自小閣下臨官道」以及 清.潘元音《登元天宮後高台》詩題的描述。

官道:歷史上由中央王朝號召修建的道路稱為:官道。因路寬五尺,又稱:五尺道。約近今制的1.2米。亦即今稱的南方絲綢之路 或 茶馬古道。

天宮院小閣下的山谷中,原先有兩個生產隊,兩側山岩上有若干古代佛造像,此段官道過去用紅砂石板鋪就,從公孫述城開始,經喻坎、金龜山、盤陀寺、幽居寺、天台院、馬湖、油榨馬岩頂、火井、高何,至三國時期姜維所築的姜城—即今蘆山縣城以遠。

明初,朱元璋曾下令修復此條官道。(見《蘆山縣誌》)

1952年始修邛崍至高何公路時,天宮院下山谷中的「官道」被廢棄,因谷中地形酷似《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落鳳坡」,上世紀末由村民取名為:落鳳坡。

予為名曰玉宵峰:陸游以家鄉天台山的「玉宵峰」來命名「天宮院」處的山峰。此座山峰當地人稱為:玉皇頂。

竹輿衝雨到天台:陸游乘坐竹輿到天宮院。竹輿,又稱竹轎,過去的一種交通工具,由二人抬,兩桿之間設座椅,可臥可坐,上有棚遮陽防雨。民間叫:滑杆。

勝作玉宵:陸游認為自己命名的「天台院玉宵峰」處的景觀,要勝過家鄉天台山的玉宵峰。

君會否:讀者會意嗎?

散吏:閒散的官吏。

按行來:陸游按赴臨邛十日游的行程計劃而來。

連結:

邛崍麻辣論壇《歷代名人吟詠邛州雜詩輯注》

你咋只轉發一半呢?而且用「天台山玉宵峰還在嗎」作標題文不對題,看來你沒理解陸游所說:「勝作玉宵君會否」的含義!玉宵峰全國有多處,包括陸游老家天台山的玉宵峰。還有,你不知道「已故魏堯西先生」是前邛崍縣文物局的局長,他參與編纂的1993版《邛崍縣誌.文物古蹟》部分是得到省志辦的最高評價的!

目前已有163人轉發至朋友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