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割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重點理解四個問題

讀書工 發佈 2022-05-26T21:38:02.333702+00:00

唐憲宗元和二年也即是807年,白居易36歲,此時他入仕不久,胸懷大志,血氣方剛,正在陝西的周至縣擔任縣尉,主要負責縣裡的治安保衛和錢糧租稅等事宜。

唐憲宗元和二年也即是807年,白居易36歲,此時他入仕不久,胸懷大志,血氣方剛,正在陝西的周至縣擔任縣尉,主要負責縣裡的治安保衛和錢糧租稅等事宜。



他雖然沒有和劉禹錫柳宗元那樣參與永貞革新運動,但也是十分關注民生疾苦的。當時寫的《賣炭翁》就是苦於宮市,揭露宦官集團強買強賣的典型作品。

陝西的五月份天氣炎熱,地里的麥子已經泛黃,到了收割的時候。白居易來到田間地頭,他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看到農民忙碌地收割,於是深有感觸,寫了《觀刈麥》這首詩。

《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這首詩是敘事詩,就是寫農民收割麥子這件事。但是從結尾詩人的自責來看,它又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敘事上,它與《賣炭翁》一樣,還是一首諷喻詩。

作為諷喻詩,詩歌反映的社會問題就更尖銳,所揭示的主題也更深刻。為了更好地理解這首詩,我們不妨隨著詩人的創作思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重點理解。



一是,詩歌開頭描寫了一派豐收的景象。

農民一年到頭沒有空閒,到了五月麥子成熟的時候那就更加忙碌。詩歌里寫出小麥覆隴黃,隴就是田埂,整個田野都被金黃的小麥覆蓋,已經看不到土地和田埂了。

這種開頭為後面兩家人的出場做了鋪墊,也造成了懸念。小麥豐收,農民獲利了沒有?想到聶夷中的一首《田家》詩,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不免又有些擔心起來。



二是,用兩個勞動場面反映農民的辛苦。

第一個勞動場景就是有土地的一家人割麥子。一家三代人都沒有空閒的,丈夫很早就下地了,妻子做完家務,和兒子及婆婆來送飯,並繼續一起割麥子。

第二個勞動場景是失去土地的貧婦人拾麥子。這個婦人提著破舊的籃子,抱著嬰兒,在艱難地撿拾別人遺漏的麥穗。前面一家人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忙碌。後面一家人無田可耕,沒有收成,處境就更為悲慘了。



三是,借拾穗者之口指出租稅制度的不合理。

貧婦人說家田輸稅盡,就是因為交租稅田地都賣光了,現在哪裡還有田地可種呢?連一家人吃飯都成了問題,靠拾麥穗能解決生存問題嗎?詩中沒有交代她的丈夫,有可能就是服徭役去了。

唐代前期實行的是租庸調的租稅制度,安史之亂後推行兩稅制,改上交糧食等實物為金錢。這樣農民只得變賣穀物,金錢不夠就得出賣土地。賦稅本來就夠繁重,現在又多了一層中間商的盤剝。



四是,詩人在愧疚自責里隱藏著對社會現象的諷刺批判。

詩人看到割麥和拾麥的兩家人,不禁產生了深深的自責。自己沒有參加繁重的勞動,一年有三百多石的俸祿,到年底還有結餘,這是何德何能呢?

白居易只是一個縣尉,一個七八品的小官吏,尚且如此富足,那些大的官宦權貴他們的富庶那就不用說了。這些財富都是哪裡來的,追根溯源就到了這些割麥者。



白居易是一個有良知的文人士大夫,他拿著朝廷的俸祿,雖然不便於對皇帝和朝政進行直接的批判,但對社會制度的不合理,對貧富不均和人民的苦難又不能視而不見,因此只能進行自責。

這個自責,既是對人民的同情,也是對官僚的暗示,裡面有大文章。白居易有一句詩叫作,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意思就是要通過詩歌來反映民生疾苦,好讓皇帝等社會上層了解民情。

白居易是唐朝第三大詩人,而杜甫李白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正是白居易詩歌引領的中唐時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的詩歌自從得到大詩人顧況的推崇以後,可以說即使是當朝天子,也是常讀之物。



我們知道後來白居易去世時,唐宣宗李忱非常惋惜,他感嘆自己失去了一個寫詩的老師,為此還寫了一首詩來哀悼他。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對白居易是何等熟悉。

了解了上面四個方面,我們就能更好地把握《觀刈麥》針砭時弊、諷喻現實的主題。白居易知道自己是一個小官,以他的身份地位,無力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實。



因此他只能一邊做官,一邊寫詩,把各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在詩歌里反映出來,讓皇帝和上層統治者知道實情。我們讀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他所說的「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大概也是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